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CAS)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改善作用。

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入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CAS患者行CEA术,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0±7)岁。左侧颈动脉严重狭窄21例,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17例。术前1周行头颅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利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情感情况。术后4周复查MRI,术后6周复查MMSE及MoCA,评价CEA对患者脑灌注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结果

PWI结果显示,术后病变侧灌注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血流达峰时间(29±9比23±4)、相对平均通过时间(22±8比14±6)、血流到达时间(21±8比15±4)明显缩短,相对脑血容量(11.6±3.5比7.5±3.2)明显下降(t=1.31~5.24,均P<0.05)。术前MMSE及MoCA评估发现35例CA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术后患者MMSE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术后MoC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20.4±1.5比22.0±1.6,t=-4.25,P=0.000);MoCA单项评分中,视空间执行能力(2.4±0.9比2.8±0.7)、命名(2.0±0.7比2.3±0.6)、注意力(2.3±0.6比2.6±0.5)及抽象概括能力(1.2±0.7比1.6±0.6)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5~0.029,均P<0.05)。

结论

CEA在有效增加CAS患者大脑灌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CA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对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早期和晚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西南部地区就诊于5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123例在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将其分为心房颤动组(n=52)和无心房颤动组(n=71),总结两组患者的基线特点和预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心房颤动与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心房颤动
目的探讨孤立性皮质下小梗死(ISSI)的形态学特征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MCA)穿支供血区ISSI患者209例。依据病灶形态分为线形ISSI组和圆(或椭圆)形ISSI组。END定义为3 d内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最高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2分以上。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和END的发
因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逐年增加,他们需长期行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支架内血栓栓塞。对这类患者施行脊柱手术时,若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会增加血栓形成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的风险,而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存在增加术中出血、术后血肿形成压迫脊髓和神经的风险。故这类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颇为棘手。2008年1月
目前全国的结核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发病率也相应上升[1]。脑内多发结核瘤是全身播散性结核病的一种,是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至脑组织,发生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变态反应,最终导致肉芽肿形成的病理过程。一般多发性颅内结核瘤较为少见,现将我院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多发结核瘤病例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探讨成年烟雾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分布模式,及其与颅内血管形态学的联系。方法连续入选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首次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成年烟雾病患者7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3.0 T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检查并依照脑微出血病灶的分布区域分组。比较各组间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临床症状、起病时间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内的基线危险因素,颅底烟雾血管铃木分级,后循环受累情
患者女性,28岁,主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0 d,左侧肢体无力11 d”于2012年9月收入我院。患者2008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多处色素沉着,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取皮肤病理示:表皮轻度增厚,局部单核细胞移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轻中度淋巴、组织细胞浸润,诊断为“副银屑病”,“蕈样肉芽肿”不除外,予定期光疗,皮肤病变明显好转。2011年11月开始双侧腹股沟、右侧腋下多发淋巴结肿大,生长速度快,最大约鸡蛋大
期刊
目的观察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应用鞘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同步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恶性实体瘤脑膜转移患者的诊疗及随访资料。治疗方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12.5~15.0 mg,每周1次,连续8周;同时行全脑或节段性椎管放射治疗,每次剂量40~50 Gy,照射20~25次。结果症状完全缓解9例,明显缓解11例,症状减轻6例,无缓解3例;共19例患者完成同步治疗;19例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onbacterial thrombotic endocarditis,NBTE)是指心脏瓣膜上产生质地松脆的无菌性赘生物, 通常由纤维蛋白及血小板组成,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NBTE可发生在各种非致死性急性或慢性病患者,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种疾病有关。现将1例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合并NBTE的病例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的方法研究当延长颈椎前路融合节段数时对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小关节应力的影响,探讨导致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原因。方法利用6具成人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2~T1),模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钢板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每具标本依次进行C4~5单节段融合、C4~6双节段融合、C4~7三节段融合,利用特制颈椎三维运动测试系统模拟人体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运动,使用混合测试方法,测量
目的探讨浙江西南部地区(简称浙西南)静脉溶栓院内延迟时间以及影响其延长的因素。方法收集就诊于浙西南6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的110例在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院内延迟时间的平均值93.5 min将110例患者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点,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院内延迟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院内延迟时间为(93.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