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地塞米松和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和常规剂量泼尼松一线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成人ITP患者87例随机分为A、B组,A组42例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B组45例采用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无效后再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A组有效率为83.3%,B组为6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35例,长期缓解率为60.0%;B组随访31例,长期缓解率为3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无一例并发感染;B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类库欣综合征表现,部分患者并发感染。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方案治疗成人ITP的疗效高、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优于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Duffy抗原,是Cutbush在1950年发现一名叫Duffy的输血后产生了溶血反应患者,在该患者血浆中发现了抗Fya抗体,之后确认了Fya抗原的存在。到1993年,确认了Fy基因的位点。1991年D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病因及预后的相关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7例HLH患者的病因及预后,计算各种病因HLH的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147例HLH病因以淋巴瘤最为多见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短程冲击治疗对成人初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初诊ITP患者41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d,共4d,不进行维持治疗,观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