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台竞诵庆华诞 齐聚东图用中华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营造欢乐喜庆的文化氛围,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于6月17日、18日举办了2019年阅读北京——“我和我的祖国”东城区诵读大赛。作为“阅读北京——2019年度首都市民阅读系列文化活动”的标志性活动内容之一,本次活动通过诵读经典的形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抒发对祖国的礼赞和热爱,打造浓郁的“书香东城”文化氛围。
  本次大赛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首都图书馆、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支持。秉承“广度覆盖高度参与”的原则,本次大赛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共收到个人组报名节目70个、集体组节目报名40个,共计230余名选手参与其中,引起广大朗诵爱好者的热烈反响。
  大赛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诵读内容的关键词为“伟大祖国”“美好生活”“魅力故乡”“阅读与成长”“心中的美文”,特邀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冯福生,著名演播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经典诵读爱心大使、教育扶貧最美志愿者李慧敏,著名朗诵艺术家、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副秘书长王世贵,朗诵表演艺术家、文化和旅游部朗诵播音主持考级委员会考官、高级讲师、全国语言艺术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米鸥,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青年朗诵艺术家张松松,原东城区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包靖国担任本次大赛专家评委。
  比赛过程中,选手们紧扣比赛主题,精心准备,同台竞诵,既有少年儿童朗诵爱好者带来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我的南方和北方》,也有身患癌症的诵读爱好者们带来感人至深的原创作品《活着真好》。在诵读中展现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与未来祖国发展的美好展望。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比赛最终分别评选出个人组和团体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得个人组一等奖的选手侯志刚带来的《我的中国》,获得团体组一等奖的选手李文、赵京梅、王德林、冯永柱、刘淑清、孙长玉带来的《伟大的觉醒》,将代表东城区参加在首都图书馆举办的北京市总决赛。
  据悉,大赛之后将建立“领读者宣讲团”,为全市读者诵读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宣讲阅读的故事,以分享阅读心得,传递阅读的力量。“信仰是一种力量”经典诗文诵读会
  在中国共产党98岁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将携手三月雨朗诵艺术团于6月24日上午举办主题为“信仰是一种力量”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美文,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届时,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国家话剧院演员于泓等将齐聚东图,共庆党的生日。回首风雨来时路,让我们一起重温红色经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欢迎各位诵读爱好者们相约书海,聆听经典!
其他文献
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只有“懂”的人才有资格喝,喝茶不是做功课,怀着一颗恬淡安详的心,泡一壶茶才是深谙品饮之道。喝茶是享受,享受喧嚣生活中片刻的宁静,享受奔波中深藏在胸中的心态从容、安闲和放松。常听一些朋友小心翼翼地谈论茶,总担心自己哪里说错了会贻笑大方,总再三声明自己不懂茶,都是随便喝喝,作不得数。这种态度不管是出于谦逊还是谨慎,其实都大可不必。  懂不懂茶根本不重要,喝茶要的就是一种感觉,感
期刊
6月12日,北京“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走进北工大附中十八里店分校,学生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垃圾“变废为宝”作品。今年,北京市城管委和北京市教委将向全市中小学推出垃圾分类公开课程,垃圾分类校本教材也正在研究制定中。  自2010年以来,“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北京市宣传活动的品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了每个家庭参与其中,初步实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
期刊
谭维维、陈意涵Estelle携无风音乐十强唱作人唱响北京  6月15日,美的空调携手京东联合主办的“为你无风”美的空调无风原创音乐盛典在北京五棵松M空间举行。这是一场集结了全国金属摇滚、爵十、民谣、说唱、古风原创实力唱将的音乐大典。  主题原创歌曲《为你无风》由谭维维倾情创作并演唱。现场特邀新生代偶像歌手陈意涵Estelle动情演唱原创作品《小星球》。  无风导师谭维维集结第三季无风原创音乐大赛十
期刊
巧妙设计的快递箱,不塞填充物也能防震;不起眼儿的秸秆、甘蔗渣,做成全降解绿色餐盒……  6月17日,北京市发改委组织召开2019年北京市节能宣传周启动日暨首届绿色包装设计征集活动作品发布会,展示介绍一批解决快递、外卖、食品等过度包装的奇思妙想设计方案,推动市场解决痛点。  2018年9月,北京市首届绿色包装设计征集活动启动。经过8个月的征集,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四川、山东、内蒙古等2
期刊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有在门上插艾草的习俗。  我的母亲对这一习俗极为重视,别人家一般都是在门上插艾,可母亲恨不得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插上艾草。门上,窗下,廊前,檐下,連东屋配房都要插上艾草。每年的端午节,我家宽敞的农家院落里,艾草飘摇,艾香弥漫。  母亲的做法,总让我想起一句诗:“在每一个角落都种上花草,每一个日子都是芬芳的。”我总以为,母亲也是生活的诗人,她是个非常讲究仪式感的人,一年中大大小小的时
期刊
我对麦子一直有种情结,芒种越是临近,这种情结也就越深。  父辈们侍弄了一辈子的庄稼。为了让口粮有保障,除了种两季水稻加一茬红薯外,小麦是一定要种几亩的,以便在来年青黄不接时救急。  小麦救过很多人的命,这是爷爷常说的。后来在《三国演义》中,读到曹军踏坏了麦田,曹操要割发代首时,立刻联想到从古至今人们对麦子的尊重和敬畏。一株麦,在饥荒年代能给人活下去的希望。小时候,粮食不怎么宽裕,麦田里总有忙碌的身
期刊
前不久,发在微信同学群里两个我曾经主演电视栏目剧的视频,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同学们夸我多才多艺。我理解这是大家对我的鼓励,自己毕竟是个业余演员。  其实,早在青少年时,我就比较喜欢演戏这一职业。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入行当演员。退休以后,在爱好文艺的朋友影响下,我开始涉足演艺圈。先是在某部电视剧里跑跑龙套,后又在北京电视台制作的《大城小事》《现场说法》等栏目剧里客串个角色,同时也参加了一次有关部门举办
期刊
诗坛大家、诗歌《一月的哀思》的作者、原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李瑛将军于2019年3月28日逝世,享年92岁。忆起1980年8月27日我访见他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年他54岁,出版了20本诗集,出第一本诗集时他只有25岁。  这个铁路职工的儿子,中学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投考了公立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半工半读。在高等学府他有机会读到古今中外大量的书籍,特别是文学书籍,为此后的创作做了充分准备。他积极参加
期刊
这是我的第一张工作照,摄于45年前。照片还很清晰,而照片上的人已经从青年进入古稀之年。  记得那年春天,我正在连部前边的枸杞地里喷农药,老霍背着相机走来,操着浓浓的广东口音问我:“要不要照相?”能在工作场地留影,我当然高兴。老霍“咔嚓”一声,把我定格在青春岁月。这张照片让我跨越时空,又看到了过去。感謝老霍送给我的珍贵礼物。  我在兵团的照片都是老霍给拍的,看到这些照片让我对老霍心存感激。老霍很爱摄
期刊
《嬉水图》中国画  《待到春天雪化时》中国画  《双牛》中国画  《封猴图》中国画  《祝寿图》中国画  《春艳》中国画  《祥云满天》中国画  《珍奇动物金絲猴》中国画  《白猿攀树藤花落》中国画  《鸿运当头金鸡报春》中国画  《觅音图》中国画  《双白猿》中国画  《母子情深》中国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