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中的隅宁静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h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曾祺是个爱讲故事的人,作品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阅读汪曾祺的《鉴赏家》,围绕季匋民和叶三间的知音之缘,穿插当地风俗轶事,以诗意写清愁,以繁华写寂寞,以平静写怀念,如同亲历,听他娓娓道来。
  作者名片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作品选评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也就是给二三十家送。这些人家他走得很熟,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有了这句“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熟”显得形象、生动了】到了一定的日子,他就来了。里面听到他敲门的声音,就知道:是叶三。挎着一个金丝篾篮,篮子上插一把小秤,【金丝篾篮、小秤,物件精致,突显叶三人的精致】他走进堂屋,扬声称呼主人。主人有时走出来跟他见见面,有时就隔着房门说话。“给您称——?”——“五斤。”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因为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有的人家当时就给钱,大多数是到节下(端午、中秋、新年)再说。叶三把果子称好,放在八仙桌上,道一声“得罪”,就走了。【卖果子卖的超有个性】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篮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他的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挤筐、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贱价卖给别的果贩。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再次强调卖果子很有个性】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也很喜欢到处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为路走得多。【卖果子卖得甚雅,不寻常,有个性】
   There i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a giant leap for mankind.
  某人的一小步就是人类的一大步。
   A promise is a promise.(made a promise and keep a promise).
  信守承诺。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批把。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人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描摹色彩的词汇一语中的,使人眼前浮现出瓜果上市时的新鲜。此段写果,突显卖果人的精致】
  关键解读
  季匋民真有此人?
  读汪曾祺的作品,深刻地感受到,他的视线会应激式地越过都市,《鉴赏家》也不例外。在这里,作者最大限度地设置了一个民间背景,季匋民是县里的大画家。真的有说服力吗?汪曾祺有着自己的个性判断,他更更信赖民间,认定奇人、奇事、奇迹往往就产在民间,有时甚至只产在民间。
  季匋民不是作者的凭空想象,其原型曾任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主任及上海美专国画系教授,兼上海《美术生活》特约编辑,得与徐悲鸿、黄宾虹等共事,39岁时辞去教务重返故里高邮。小说不写他这段世俗眼中更富华彩的人生段落,而写归隐的季匋民,写身在民间的季匋民,深味意长。古朴的人物身上,汪曾祺寄寓着一种无比深厚的人文理想。而他也一直效仿季氏的“荷梗甚长,一笔到底”,他画的花全是“杆子都这么老长”。
  风俗画
  汪曾祺的小说里有风俗画,他自己也谈到对风俗的兴趣。
  汪曾祺说:“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他认为:“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的成分(如自上而下的推行),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谈谈风俗画》)写风俗,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写人。因此,汪曾祺在作品中既把风俗作为人的背景,更注意把风俗和人结合在一起,使风俗成为人的活动和心理的契机。
  读《鉴赏家》,故乡的风物如在眼前,成为人物活动不可缺少的背景,甚至就是人本身。如写叶三四处走,了解各地乡风;写一年四季、不同节令的鲜果;写布店种种看似和小说主题毫无关联的细节,都如风俗画一般,铺展开故乡风物的画卷,而人在其中。
  汪曾祺相当一部分小说都是写家乡,写小城的生活,平常的人事,每天都在发生、举目可见的小小的悲欢,写进一点风俗,便是很自然的事了。“人情”和“风土”,原是紧密关联的。可以推断,汪曾祺小说中的风俗,是对故土的追怀。
  “最后一个”情结
  “最后一个”是汪曾祺一个挥之难去的情结,《故乡人》中的王淡人,《岁寒三友》中的靳彝甫,《喜神》中的管又萍,《故里三陈》中的陈小手、陈四、陈泥鳅,《三姊妹出嫁》中的秦老吉,《故人往事》里的戴车匠……如此人物被“最后一个”轻轻着色,作家拚命想抓到、挽留什么,却是无力,只能听任其凋零和远去。
  《鉴赏家》的主角是“最后一个”鉴赏家,和“最后一个”画家。“果贩+鉴赏家”的奇异融合,应是绝无仅有了。作品中的诗情画意,也极可能成为最后的生活、最后的景致。作家笔下的“风俗画”,其实是一种安静、惬意的朴实生活。文字背后是作家留恋、感慨的情愫,因为他深知“这种封闭的古铜色的生活是存留不住的”。
  汪曾祺本人好像也是“最后一个”,他被人唤做“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或许,说法未必合适,但还是能够体味到其中的意味。汪曾祺对古朴现实有着一种特别的热爱,他们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曲折前行、来之不易。
  “最后一个”带有“原型”意味,作品中能够读到一种矢志不渝的努力,那就是最大可能地挽留传统文明。
  汪曾祺平静地讲他的故事,看似随意而作,实则匠心独运。字里行间,不经意地突显他那深深浸润在语言中的气质修养、生活态度。
  淡然、优雅,于喧嚣中追寻宁静之美,这是阅读汪曾祺的最深感受。
  
  中国龙的起源
  中国龙的产生至少有6000年的历史了。
  
  在远古时代,人们常把他们所敬畏的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作为自己氏族的标记,他们崇拜它,祈求得到它的保护,这就是图腾崇拜。龙就是一种图腾崇拜物。
  有人说龙起源于鳄鱼,有人说起源于蛇,有人说起源于猪,还有人说最早的龙就是下雨时天上的闪电。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
  专家们的这种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远古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1987年在河南省淄阳发掘了一处距离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龙了,人称“中华第一龙”。在内蒙古还出土了一个玉龙,样子很漂亮,它的身体细长,弯曲成C形,龙头很像猪。这个猪头形玉龙也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距离今天3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龙常常出现在青铜器和骨器上。那时的玉龙(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出土)甲骨文中就有“龙”字,“龙”字的写法有100多种。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龙多次被生动地描绘在帛画上。到了汉代,龙的样子就跟我们今天见到的龙差不多了。以后,经过各个朝代的加工,龙的样子越来越威武神气。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19日晚,武汉  我是1960年进入大学的,在学校期间就很热爱地质科学。除了书本知识以外,我曾钻研过河流走势的变化和它的力学原理,还研究过磷矿,特别是北方磷矿的成因。那不是老师布置的,是我课外涉猎的。我上大学时,构造学主要是地槽-地台学说。工作以后,自己开始研究地质力学。当板块学说出来以后,我又努力学习板块学说。我觉得一个科学工作者,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该是禁锢的。他只承认规律和
期刊
你在香港搭公车,看见老人,你主动让座,老人却不“领情”,不但不坐还很生气,生气你认为他(她)老了……香港,真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这十年,越来越多的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而随着香港教育政策的开放,也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去香港读大学。今后,香港和大陆只会更紧密地联系和交流。无论你是否去过香港,对于这颗祖国的东方明珠,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它。它的文化、它的习俗、它的
期刊
“我”,是汉语中使用最普遍的第一人称代称。其实,“我”的最初含义与人称毫不相关,而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其间,部落、诸侯之间为了地盘、利益和权欲等征战频繁。当时,出于两军对垒、攻城略地的需要,各种冷兵器被派上了用场。这其中,就出现了一种尖端为三角刺,形状类似戈的一种青铜兵器。这种手持的短兵利器便是“我”。  《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说明在古代,“
期刊
核心提示:“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完全称得上是古代的高考了。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面对如此诱惑,古人为顺利地考
期刊
当下,“公考”高烧依旧持续,其中“工作稳定、旱涝保收、铁饭碗”是重要原因。说来你可能不信,古代公务员端的多是“瓷饭碗”,不信,我们不妨来穿越一下历史。  以明朝为例,朱元璋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严惩不贷,先是借户部侍郎(财政部长)郭桓“空印案”杀掉官员1.5万人;然后又借口丞相胡惟庸、大将蓝玉谋反案,大开杀戒14年,受株连被杀的各级官员4万余人,至于那些被关进监狱、辞退、开除的更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
期刊
在靠近神农架森林的一个村庄里,发生了一桩怪事,村长半年前走失的女儿小白,竟然奇迹般地再次出现,更令人震惊的是,小白声称自己在森林中遇见了一群她从未见过的奇异矮人,并与之生活了半年。究竟是小白在说谎还是确有神秘矮人的存在?如果真有神秘矮人,那么这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物呢?它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架野人呢?  请关注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暑期系列节目《丛林秘影之探秘丛林矮人》。  是恶搞,还是致
期刊
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是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主要内容之一。自2009年安徽省自主命题以来,连续四年创设不同的情境,考查这一相同的知识。  试题及简析  试题一:图6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27-28题(2009年)。  27.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
期刊
  美国《大众机械》杂志的年度最具突破奖项,每年都会选出10个最富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借助天才般的思路解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譬如大气污染、日益增长的移动数据需求等等。不论是让电视游戏具备更逼真的视觉效果,还是令天文学更加走近普通人,它们都有力推动了现有技术向前发展,并赋予消费者对技术更熟稔的掌控。    比如某品牌的充气式后排安全带。有些创新虽然看起来略少新意,但实
期刊
1葡萄牙语(开办院校6所,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7个左右):    (巴西桑巴舞)  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5个。非洲是葡语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不过非洲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远观,不愿近临,如果不想去的话也无妨,巴西,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被称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目前葡语毕业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
期刊
每个学习英语和教英语的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笔者总结自己多年学习和教学经验认为“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巧妙利用母语,帮助理解和记忆”是一种有效地学习英语的方法。   一、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就是课前预习。高效预习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要分类预习;(2) 选择好预习时间;(3) 迅速浏览新课;(4) 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5) 要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