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冬小麦’西农20’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构成、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以优质高产冬小麦’西农20’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播种方式(常规条播、宽幅播种和露地穴播)和4个不同播量(112.5、150、187.5、225 kg/hm2)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条播和穴播相比,宽幅播种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增产幅度达6.33%、6.85%,且产量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大,在225 kg/hm2时达到最大,有效穗数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露地穴播与常规条播和宽幅播种相比,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6.34%、2.83%,且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谷醇比均为露地穴播最大;随着播量的增加,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组分含量和谷醇比在187.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露地穴播较条播显著提高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延展性,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延展性、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在112.5 kg/hm2时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播量.综上所述,宽幅播种和提高播量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露地穴播有利于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加工品质的提升,增加适宜播量能提高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但减小了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延展性,缩短了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不利于加工品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H9N2禽流感病毒(AIV)纳米抗体(Nbs)酵母双杂交文库,为后期筛选H9N2 AIVNbs奠定基础.[方法]以H9亚型禽流感疫苗(F株)免疫双峰驼,当血凝抑制(HI)抗体滴度大于1:2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