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观遗传学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中占有着越来越凸显的地位.DNA甲基化则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与RA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DNA甲基化在RA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以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为代表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本文就DNA甲基化在以上细胞中的研究进行阐述总结,揭示了一系列甲基化状态异常的基因,可有助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可从表观遗传学层面对RA发病机制进行更深刻的了解.
其他文献
LC3相关吞噬作用(LAP)是吞噬细胞吞噬、降解、清除胞外异物的高效过程.吞噬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将凋亡细胞、病原体等胞外异物吞噬后,募集自噬相关蛋白形成单层膜结构的吞噬体,最终将内吞物高效降解,该过程以形成LC3-Ⅱ修饰的单层膜结构的吞噬体为特征.LAP作为一种非经典自噬,是吞噬细胞自噬和吞噬作用的桥梁.LAP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吞噬形式,可通过高效地清除凋亡细胞、病原体等,介导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本文重点对LAP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
血小板在凝、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中性粒细胞在免疫防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可通过配-受体如P-选择素与PSGL-1、CD40L与CD40及Mac-1、PAC-1与Mac-1、HMGB1与TLR2/4或RAGE直接结合相互作用,经过细胞内信号传导,引起中性粒细胞活化、黏附及迁移,刺激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形成与释放,有助于中性粒细胞捕获、消灭病原体,促血栓形成.
C型凝集素受体(CLRs)是一类强大的模式识别受体,它能识别人类体内的自我和非自我配体,并通过调节免疫识别和反应来保护人类免受入侵病原体的侵害.Dectin-1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C型凝集素受体之一,Dectin-1主要在活化的髓细胞上表达,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对调节免疫稳态至关重要.它主要存在于病原菌容易侵入的细胞通道上,介导病原菌识别和吞噬,在宿主防御中起重要作用.Dectin-1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细胞反应的调控,包括吞噬、自噬、呼吸暴发、炎性脂质的产生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本文主要介绍了
缺氧、慢性炎症等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诱发细胞高表达CD39、CD73等表面分子.上述分子基于自身催化活性,引发ATP大量降解与腺苷的局部蓄积.蓄积的腺苷通过激活A2A2B等受体,实现了广泛的免疫调控功能,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抑制,调节性T细胞和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的功能增强,巨噬细胞M2型极化亢进等.上述异常改变严重削弱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与此相关的免疫无能直接导致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与转移.鉴于上述原因,CD39-CD73-腺苷-腺苷受体信号轴在肿瘤中的作用近年来得到了越
肿瘤干细胞(CSCs)在肿瘤中数量极少,但在肿瘤发生、发展、扩散乃至复发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SCs具有无限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以及在体内诱发肿瘤形成的能力.与此同时,CSCs塑造了适宜自身生存的肿瘤免疫微环境,以支持肿瘤生长.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肿瘤组织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受CSCs募集在肿瘤中累积,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CSCs提供信号,增强CSCs的“干性”.本文以肝癌、乳腺癌、胶质瘤和胰腺癌为模型,详细讨论TAMs与CSCs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TAMs介导干预CSCs进行肿瘤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BTC)是与化疗耐药和不良预后相关的侵袭性肿瘤,现有的干预方法无法有效改善预后,因此需要探寻新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成就,其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为BT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初步临床研究表明,BTC的免疫疗法可有效增强肿瘤免疫反应,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改善预后.主要方法有免疫检查点阻断、基于肽和树突状细胞的靶向肿瘤抗原疫苗和过继T细胞转移.随着BTC免疫治疗的深入研究,该方法的抗瘤功效将得到进一步明确,最终将成为BTC的常规治疗手段.
肝细胞肝癌(HCC)作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约70%~80%HC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可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比例较低,且目前常见的局部治疗手段,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等,对中晚期HCC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晚期H-CC患者五年总生存率(OSR)仅为10%~18%.近年,随着肿瘤免疫机制进一步阐明,其临床试验得到广泛开展.目前中晚期HCC免疫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领域研究热点,其中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ICB)和过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AAV)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血管尤其是肾脏及肺脏的小血管.AAV的治疗主要包括诱导缓解治疗、维持缓解治疗,其中诱导缓解治疗是治疗的关键一步.近几年很多研究关注于AAV的靶向治疗,这为血管炎的治疗开启了新的未来.本文将介绍近几年有关AAV治疗的研究进展.
衰老是机体复杂的生理过程.机体衰老往往伴随着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即免疫衰老.免疫衰老作为免疫系统与年龄相关变化的总称,受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个特征表现,即整体免疫反应缺陷和系统性慢性炎症.免疫衰老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失衡.研究认为,机体内的这种炎症反应与多种老年性疾病有关,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目前,随着对免疫衰老的深入研究,与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新思路.
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充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哨兵,既可作为清道夫、抗原提呈者,又可作为凶恶的杀手,为宿主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巨噬细胞极化是根据周围特定环境做出不同功能表型的一个过程,一般分为两个亚群:经典激活的M1促炎细胞和替代激活的M2抗炎细胞,二者代表极化的两个极端,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巨噬细胞极化既发生在生理条件下,也发生在病理条件下,贯穿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全过程.文章从巨噬细胞起源、组织分布、不同极化表型,以及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平衡为治疗靶点在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