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讨论提问 后错者讲题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h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28人的小班,笔者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把班上28个人分为5个小组拼桌上课,每组5-6人,每个组选有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讨论、实验等活动,将一学期教学内容分成5-6个知识领域,每个组员认领一块知识领域成为“专家”,如“声学专家”、“物态专家”等.“专家”在本领域学习期间要力争学到本组最好,并且参与组织组员讨论、小制作、小实验等活动,还可以精选自己课外研究的好题给组员做,各专家组织了各项活动还会得到期末平时分的加分.
  以往的试卷讲评课多为老师讲题,学生订正,优化改进后会有学生提问,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讲解,更有针对性.而老师讲题,学生听讲必然会有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听了也不懂,只记下答案,课后又不问不巩固,甚至有的学生听课状况很差,连答案都不一定记下来,还要靠课后收卷检查作为督促.而且满堂讲也不见得来得及讲完全卷,必然有的题目没讲,有的学生不会订正.所以一节课上下来往往只有一部分学生有收获,很多同学会留下很多漏洞.为了让课堂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所以,笔者在这样的“专家制”小组学习的模式下对试卷讲评课做了新的尝试.
  一节课45分钟,把课堂分成三个板块:
  1 分组讨论,随时提问,解决每个组员的错题
  前15-20分钟由组长和本领域专家一起组织组员讨论解决错题,要求每个组员每道题都尽量搞懂,笔者则在组间收集各组疑问,大家有都不会做或有组员始终听不懂的题则随时问老师,个别问题老师单独解答,如果大家都提的问题笔者将记录上黑板,全班学生一起分析.
  2 难点突破,集体分析共同的疑问
  讨论结束的小组
  ,利用10-15分钟就黑板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分析,首先请会做的学生为大家讲解,讲得不清楚或不全的话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如果还是有的同学没有听懂,教师为大家梳理思路,最后总结方法.
  3 抽错者讲易错题,督促每一位同学搞懂所有错题
  这个反馈板块是利用最后的10-15分钟检测每个学生的错题订正情况,看他们第一板块讨论时是否解决了所有问题.他们不懂的题会找哪位同学来讲,凡是有错的同学都有可能抽到,所以他们会有一种紧迫感,不能在组里滥竽充数,都要认真的参与小组讨论.也正因此,讨论时大家都非常积极,不愿掉队,组长和专家也很团结与组员一起解决问题,谁也不希望自己组的组员被抽到后答不出来.
  至于怎么抽人讲题,这是要课前做好准备的.笔者在阅卷时就在每个易错题目旁边随时记录一个扣分的同学姓名,上课就抽他讲题.前后名单尽量不要重复,给更多学生讲题的机会.名单绝对保密,到第三板块时也就不需要耽误时间去想提问谁,只要直接点名就行了.
  被抽到讲题的学生如果讲不清楚,组员可以帮忙补充,抽题给学生们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也略有压力,但是有自己的小组做后盾,大家也会比较安心,大家在争取自己讲对的同时也感受着团结的小集体带来的力量.
  本学期的试卷讲评课笔者一直采用着这个“先讨论提问后错者讲题”的模式,学生们每次讨论都非常热烈,兴致很高.这个模式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方面的效果.
  3.1 内敛型学生也能得到辅导和解答
  平时不敢问问题的学生平时往往被忽视,一节课下来他们自己的问题都不敢提出,会有很多漏洞得不到解决.而在自己最熟悉的小组里他能把自己的错题问出来,不问也会有组长、“专家”从他的试卷上了解到情况,带着他和组员讨论解决.即便组长、“专家”无法讲明白,即便他自己还是不敢找老师,但是他的组长或“专家”会举手找老师,希望老师能提供帮助,帮他们讲清楚,所以他就不会再被忽视,他会喜欢上这种和同学一起融入课堂的感觉,从而也提高了上物理课的兴趣.
  3.2 平时纪律不佳的学生如鱼得水,把精力投入到讨论解题中来
  学生总听老师讲题容易乏味,有自控力不强的学生上课就分神了,还容易讲话.现在有半节课的讨论时间,他们可以尽情的交流,爱讲话的学生是不会甘于落单寂寞的,他们积极地融入组里的讨论,和组员们一起争辩,也是一种乐趣.而且讨论后能解决不会的问题,还会有讲题检测,有刺激感也会有成就感,有让他们提起精神的事儿干了,他们也自然无瑕分神了.
  3.3 做对的题也能在讨论中检验出自己是否真的理解
  笔者认为,学生做对的题目不一定是真会,可能会是凭感觉蒙对的,只有会讲思路的题才是真会.在分组讨论过程中,组员的错题往往都请教做对的同学,他们在给组员讲题的过程中就能检验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都是在常规试卷讲评课上无法生成的.
  3.4 组长、“专家”在组织过程中提高能力,在解答过程中加深理解
  组织者首先保证了自己的全程参与,被选出的组长都是能力较强,爱向老师提问,爱思考的学生,“专家”在组长的带领下也能放开来,他们有为组员解答的责任感,在讨论过程中,组长和“专家”一般讲题最多,要把题目讲清楚,自己就要把问题搞得更透彻.在兵教兵的过程中,有人会觉得浪费了讲题同学的时间,而事实上讲题人的收获是很大的,他能把同学讲明白,他对自己思路的优化对问题的理解一定是更有深度的,这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很好机会.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试卷讲评模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笔者做了问卷调查,两个班学生里,81%的学生选择了“很好,能够更全面地解决问题”,他们表示非常喜欢这个模式,希望以后继续实行;19%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我还是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有一个错题非常多的同学反映有时会来不及搞懂所有题,组长对她一对一辅导,但仍会有题目没搞懂,但比起以前的常规试卷讲评,她已经解决了大多数题,是不小的进步,至于来不及解决的问题笔者会在课后进行的单独辅导.没有学生选择“不好,还是希望都由老师讲评”.所以这个模式适用于大多数学生,基本能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并且提高了学生对试卷讲评课的兴趣.
  针对学生提出的“有大家都不懂的问题都没得到解答很容易混过去”,笔者的改进方法是在分组之前用5分钟时间讲解几乎全班的错的、共性的难题,这样就省去了大家讨论无果的时间.针对“有人几乎每题都错,讨论来不及帮他解决”,这样的个别学生笔者会在课后进行单独辅导.
  接下来笔者会继续实行,希望对此模式进一步改进,让试卷讲评无死角,更全面.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的优化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课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结合,认真研究如何把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由“教”转向“学”,从而更好的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在这样的目标之下,“翻转课堂”的物理教学模式就逐渐的发展起来,并且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不断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物理知识。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探究学习是初中物理教学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且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但初中物理教师面临着诸多困惑:新增的大量探究式内容,到底该怎么教?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 教会、学会及会学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摘要:针对“电压”概念的建构,中国大陆现行六套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五套采用了与水压类比的方法;英国利兹大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所编写的《教学科学的理解——电路》(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Electric Circuits)一书,也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本文将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纵横对比,并进行整合与创新,以求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关键词:电压;类比;概念;土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切实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而这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学前、课堂以及学后展开真实有效的评价.笔者以“运动的相对性”一课为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前测;后测 ; 评价证据;深度学习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初中物理‘证据课堂’构建中学科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E-
如果世界上没有问题,那么世界就不会进步.只有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疑问,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来解开自己的疑问.所以说问题是学生进步的关键因素,问题的产生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开发.因此,物理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的利用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1将不易操作的实验转化为容易操作的实验来创设问题
摘 要:初中学生普遍反应浮力内容的解题方法灵活多变,难以把握.本文通过一些常见题型的举例、分析,归纳整理了三大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浮力;解题方法;分析;归类  浮力内容是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的一个部分,究其原因:是这部分内容题型较多,解题依据又灵活多变,学生难以把握.但不管题目怎么变,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有那么多,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在本节内容中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考点及解题方法.现对
1探究目标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实际材料相结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协调配合的精神.  (4)初步培养学生书写探究报告的能力.  2课题分析  鸡蛋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古代人常用“鸡蛋碰石头”来比喻自不量力,鸡蛋的易碎性是显而易
[摘 要]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其涵盖的知识体系最终服务于临床。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指定科目,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实践中,将思想政治元素与临床病例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融会贯通能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品格、科学观等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使得课程在无形中发挥了育人功能,病例导入法的课程思政模式是病理生理学教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趣的物理实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深化教学研究,提高实践技能,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增加实验的可视性、直观性、随堂性、趣味性、成功率和创造性六方面来阐述物理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用来补充课堂上有所需要的具体案例,希望能对更多学生的探究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物理实验;改进;创新;探究学习  文章编号:1008-
一堂物理课可以分为哪几个环节?按“导学课堂模式”的说法,可以分为预习、讨论、展示、测试、点评和小结等六个环节.  其中,预习是学生通过提前的学习为即将面临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这个准备既包括知识能力上的准备,更包括学习兴趣上的准备.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导学课堂模式”的六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预习环节.预习环节就像围棋中的布局阶段一样,良好的布局往往是决定一盘棋胜负的关键所在,对中盘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