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打破外企的知识管理神话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o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公认在这方面做得相对好的是国际企业。他们大多会培养自己专门的讲师队伍,有自己系统的内训教材,人力资源部会对不同职别的员工,设计相应的培训列表规定——培训在这种企业不是应景之作,是有计划的,员工接受培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福利,而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部分外企在知识管理方面也在积极地创新,比如金龙鱼、嘉里,近年来在制作业务员、主管、经销商的情景培训光碟——把他们应知应会以演员模拟的形式呈现出来,抛开其内容质量不讲,至少这种更贴近实际场景、更易吸收的形式值得思考、借鉴。
  但外界对国际知名企业都有点神化,认为“人人都是高学历,讲洋文,读砖头厚的书,接受最先进最实用的培训。”
  其实,误会了,大家误会了。笔者打工十年,曾经也是“知名外企”中的一员,深知他们的管理系统没那么玄。优秀的地方我们要学习,但失败之处大家也不必“迷信”!
  以下列举部分国际知名企业目前的知识管理现状,供大家观摩、对照、自省(本故事纯属事实,绝非虚构,若有雷同,是意料中的巧合)。
  现状1:自家武功秘籍已经失传
  前段时间帮一家非常知名的跨国企业做销售人员培训,两件事让我非常吃惊。
  1、这家威名赫赫的企业,区域经理级别的干部竟然有一半不知道1.5倍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
  其实该企业早就有四册“系统的”培训教材,笔者十几年前在企业里跑街做销售时早就把这四册教材像宝贝一样复印、拜读、收藏。像1.5倍安全库存这样的营销常识在第一册就有详述。但是十几年后,该企业从总部的职训人员到各省的大区总经理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出这四本教材。下了课有一个营业所经理告诉我:“江湖上传说我们公司有四本教材,但我一本也没见到,我们老总也只有两本”。
  笔者十年前在外企打工时,常听前辈炫耀:“我们当年进公司,接受的培训那是什么品质,现在你们这一批人听的培训就没那么好了,数量质量都不行……”
  行内人都知道,中国的第一批“外企白领”,那可真的是精英,学历要求高,工资也高,福利待遇好,培训多,还动不动就出国受训。后来外企流行本土化经营,“外企白领”从几百个变成几十万个,人员素质要求/待遇/培训自然缩水,变成了“非典型性外企白领”。
  人员层级降低了,培训数量减少了,人员流动却变快了。内资企业现在气象恢宏,最喜欢从外企挖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几年下来,外企员工一个又一个辞职另谋高就,内部培训又没跟上,新老更替之中,“先辈们的文化遗产”就这样磨灭了。
  自家武功已失传,这样的案例绝非个别现象。繁华萎谢,衰败得让人刺目。
  现状2:一套教材,“五十年不变”
  十几年前笔者在某国际知名饮料企业打工时,就领过一套三册的教材《销售精英步步升训练》。2008年,笔者邂逅一名该企业的现任销售经理(此君不知我是同门师兄),席间他向我献宝——展示所谓武功秘籍。我一看,晕!跟我当年拿到的一模一样,一字未改!
  十几年过去了,消费品行业先后经历了“广告制胜”、“供销”、“大客户代理”、“赊销成灾”、“密集分销”、“坐商变行商”、“终端销售”,“厂方执行预售制掌控销售网络,经销商向物流商发展”八个不同阶段,眼下又有人提出“还原经销商的销售功能,企业需要行销商不需要配送商”的反思,
  十几年过去了,赊销、恶性冲货已从厂家共同头痛的营销“癌症”,到成为正规企业的“历史故事”,大家面临新一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物流效率,如何改进既有的销售队伍和经销渠道,更有效地跟国际大卖场打交道,
  十几年过去了,以前中国的商超根本不成气候,现在已经统领城市通路,以前批发市场车水马龙,国营商场趾高气扬、现在很多批发市场已经消失,国营商场已经倒闭,以前业代上街可以随便贴海报,现在城管不允许了,以前业代在店里陈列不要钱,现在鸡毛小店都找你要陈列费。以前人们都喝碳酸饮料,现在喝茶、水、果汁,以前说凉白开水装在瓶子里就能卖钱,别人说你是疯子,现在一瓶矿泉水卖两块——水比汽油贵了、录像机消失了、BB机没人用了、黑社会都不用大哥大了……
  十几年了,中国的市场营销竞争焦点、市场格局、渠道格局发生了多少变化?变化的市场中。每一个企业都是“新兵”,固守以往的经验一定会过时,收藏武功是会贬值的!
  十几年了,教材一个字没变?
  现状3:企业内训系统性、生动性有余,但实用性尚待提升
  笔者去一个跨国知名企业讲课,学员告诉我,我是他们公司第一次外聘的营销培训老师。
  为什么我会是他们公司“第一次外聘的营销培训老师”?外企没有培训预算吗?
  不是!
  因为“如此优秀的成熟外企”都有自己成套的营销内训教材和讲师。
  知名国际公司采购课程一般都倾向于新观念课程(比如九型人格、全脑分析、同理心聆听)、激励课程(比如巅峰销售心理),或者户外拓展,极少请外面的老师讲营销课程——他们认为“老子的营销管理天下第一,别人要向我们学才对”。
  要真是这样也行呀!
  误会了,大家又误会了。
  跨国企业的培训系统大致分四个方向:
  企业知识:企业文化、产品特征、系统利益……
  基本素质教育:TTT训练、有效沟通、时间管理、SWOT、4P、4C……
  业务基本功:拜访八步骤、讲利润故事、安全库存、生动化技能……
  管理素质:管理者的理念、授权、激励、终端路线规划、市场分析……
  这些内部培训系统自有可取之处,但也不乏瑕疵。
  优点:
  1、系统性不错:毕竟是领袖企业,内部训练体系的设计有素质教育、有技能教育、有晋阶培训、有应知应会的宣贯,从知识结构上讲,相对完整。
  2、生动性有余:课堂都是小班,20个人一堂课,保证大家充分互动,讲课的老师大多受过专业训练,非常善于搞气氛: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唱“成吉思汗”、“感恩的心”、“我们都是一家人”,课堂上欢声笑语、很热闹、气氛很好、学员也很开心,美中不足的是第二天睡醒后一想昨天好像啥也没说(其实很难断言这个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
  缺点:
  1、实战性不足:培训课上也讲了一些实用的内容(比如拜访八步骤、利润故事),但都属于入门功夫,大多粗浅,涉及管理层次的话题(比如线路规划、市场分析等),大多只讲些理论和概念,不具体、不深入,在实战中指导意义不大。
  2、故步自封:国际知名外企的营销管理和培训系统是不错,但那是建立在国际知名外企这个背景下的(大品牌支撑、充足的市场资金投入、相对高素质的人员队伍、完整的部门协作机构、完善的IT平台、成熟的marketing支持)。除非你待在国际知名企业干一辈子,否则走出门你就会知道“江湖很大,道行尚浅”,大多数中国企业做市场要学会无中生有、乱中求治、量入为出,甚至做无米之炊。这么多年多少外企的职业经理走进中国内企做高管,掰着手指算算看,成功了几个?尤其是首次转业者(第一次从外企跨入民企),大多数“生死时速两三年”。
  “老子天下第一”!“从来不外请营销课程”!错!
  十年之后回头看,话说难听点,如果我今天当老师,照搬当年在外企接受的培训系统,在培训界一定没饭吃——他们的培训和管理并非不好,而是不能乱中求治,不能直击目标迅速解决针对性问题,学员不爽,老板也不欢迎。
其他文献
隐私权与知情权是当代社会两项重要的权利。然而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二者时常发生冲突甚至难以协调。近年来出现的文章事件以及最近的王宝强事件都侵犯了娱乐明星的隐私权,这
企业命运是否改变,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行业的最终格局里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寻找改变命运的轨迹,一定要从行业发展的规律和最终格局谈起。  一个行业从幼稚期到成熟期通常要经历充分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三个阶段。有人将此比喻为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  一个行业发展初期,成千上万家企业活得都挺滋润。但是。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企业却少得可怜。  中国彩电行业曾经多达200多家企业,现在却只有10家左右的
[摘要]如何正确的在音乐课堂里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它更好的服务于音乐整体教学。我认为找准课件的最佳作用点是关键。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化解难点、欣赏审美、激发兴趣等几方面展开论述。力争通过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中的巧妙应用,把音乐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作者: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心路小学467000  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与教育技术的发展
众所周知,技术向前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人”。某个技术领域的发展往往都是由于某个技术英雄的不懈倡导和推动才开辟的。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只有技术英雄才了解某个技术领域
曾经听过犹太人的一则教子故事:年轻的母亲在书的封面上抹上一层蜜,吸引幼童去舔舐,待孩子舔净封面上的蜜,母亲便会十分庄重地告诉还不谙世事的孩子:书是甜的。书是全世界的
抓住行业战略机遇    如果用“水涨船高”来比喻一个企业的发展的话。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水涨”——行业快速发展,也要靠“船高”——企业自身发展。如果抓住了行业战略机遇,“水涨”能够迅速助推“船高”。  一个行业的发展通常要经历舒适期、市场整合期、对峙期,资本整合期。  在舒适期,行业规模不大,企业规模也不大,市场处于“非竞争状态”。即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企业各做各的市场。在舒适期。赚钱是特别容易的
就理解竞业禁止协议的制度价值及承认其存在之必要性,德国竞业禁止的发展与对其明文规定的做法,实在值得我国及他国的借鉴,因为德国的立法例及理论见解可使雇佣双方所持权利
长期以来,饱受种种法律、法规限制的烟草品牌对于参与体育运动,推行体育营销的热情一直没有削减,并成为数个运动项目积极的推行者。对他们来说,赞助并参与体育运动是树立品牌
我国“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对建材提出新要求。 1.轻质内隔墙体系:今后5年若以每年新建2亿m~2城镇住宅,则需内隔墙4亿m~2,若以20%为大开间,则每年需
先扛40公斤化肥跑300米,再抱12块实心砖爬坡上坎,接着连做20多个俯卧撑,最后还能翻跟斗。  超人?机器人?大力士?还是……大力神童?  他叫王国宏,今年6岁,身高1.40米,体重近90斤,超出同龄人一半还多。他曾和一个体重相当的阿姨比试腕力,不到10秒钟即告捷。  搬砖块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每块重达5斤多的实心砖,小国宏抱了12块在胸前,只能勉强露出眼睛看路。然而他抱着这12块砖,爬坡上坎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