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存在诸多差异,英汉语言的文化内涵的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文化空缺词的翻译是个复杂问题,本文从“不折腾”三个字的翻译谈起,阐述了翻译时处理文化空缺词的常见策略。
【关键词】文化空缺词;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2-0120-01
1引言
胡锦涛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讲话中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折腾”三个字的运用不仅具有现实针对性,而且微妙贴切,意蕴深刻,可是这个词的翻译却难坏了各路翻译精英,翻译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其汉语拼音念出“buzheteng”,因为这三个字只有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才具有相应的含义,在英语中没有任何单词或者短语能与之意义对等。此处,“不折腾”的翻译也就是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翻译既是语言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植过程。英汉两种文化既存在共性,又有诸多差异。文化空缺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由于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社交习俗,宗教习俗以及词汇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中西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不对应便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例如,在英语中找不到汉语中表示自然现象的节气如“惊蛰”、“清明”等,也找不到如“阴阳”、“风水”、“乌纱帽”、“穿小鞋”、“狗腿子”等词汇。同样,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如engine,motor,sofa,logic,chocolate在汉语中也没有对应的表达。作为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都有着为数众多反映其各自语言文化特色的词汇,但这些词汇在对方的语言中大都处于空缺状态。如果我们不了解英汉词汇空缺现象,势必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给翻译造成障碍。
文化空缺词可以划分为两类:词汇指称意义的空缺和词汇语用意义的空缺,前者指一种语言中有某类词汇而另一语言缺乏这类词汇,即完全空缺,后者指同一词汇在一种语言中蕴含的意义在另一语言中却不存在,即部分空缺。在翻译实践中,文化空缺现象主要反映在对文化空缺词的处理上。根据文化空缺词的分类,翻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化空缺词进行处理。
2文化空缺词翻译策略
2.1直译对于完全空缺的文化空缺词,翻译时由于找不到任何对等的表达,进行直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既避免了词汇无法翻译的尴尬,又能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忠实的达到了对语言与文化的传递。因此,在处理文化空缺词的翻译时,能直译则直译。由汉语直译成英语的例子有: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丢脸lose face,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等。由英语直译成汉语的有:纸老虎paper tiger,traffic peak交通高峰,microwave微波,supermarket超市,firewall防火墙等。采用直译的前提是直译而成的词必须符合译语词的构成法则,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可理解性。
2.2意译词义空缺更多地表现在原文和译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统一。为了保证原语意义的对应转换和译文优势不受损害,保证译语的可理解性,意译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和补充。如shuttle bus的翻译,shuttle的本义是“梭子”,但若把此短语直译为梭子公共汽车将令人不知所云。美国机场很大,主楼和候机楼之间有相当远的距离,许多机场采用了一种专用的客车shuttle bus往返于主楼与各个候机楼之间运载旅客,根据shuttle bus的具体功能,可以意译成“空港往返客车”。关于意译的例子再如科学science、社会society、个人individual、民主democracy等。
2.3音译加注音译加注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处理文化空缺词的手段,它尤其适合人名、地名、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的翻译。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很多情况下都被翻译成way,但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绝不是一个英语单词way所能道尽的。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把“道”音译为Taoism,然后用脚注的方法表现其内涵,使外国读者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有个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
2.4音译汉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即属于完全空缺现象的,宜采用音译。对于读者熟悉的一些异域事物,翻译时也仅用音译不加注即可。采用这种方法翻译过去的词很多已被译语接受,成为该语言的外来词。如汉译英的过年guonian、功夫gongfu、气功qigong、风水fengshui、太极taichi、阴阳yinyang等,英译汉的Sofa沙发、McDonald麦当劳、逻辑logic、humor幽默、motorbike摩托、hysteria歇斯底里、Cupid丘比特等。
2.5音译兼意译这种翻译方法在处理文化空缺词时不仅巧妙而且形象,能达到音意兼顾,例如hamburger汉堡包、vitamin维生素、bandage绷带、club俱乐部、Bowling保龄球等。在广告中,一些产品的品牌往往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如Coca-Cola可口可乐、Robust乐百氏、Giant捷安特等。
2.6阐释对于一些在某种文化下有着约定俗成含义的文化空缺词或表达仅用以上提到的翻译方法是不够的,翻译时很多时候还需要对其意义进行全面的阐释,如:锱铢必较to haggle over every penny;祸起萧墙Trouble breaks out at home.或Trouble arose within ones’ own doors;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有些词汇的翻译要完全用解释或附加解释才能达到准确传达意义的目的。如: baby-kisser指竞选时到处笼络人心的政客,Gordian knot戈尔迪結(棘手问题),Red Power红人权力(美国印第安人争权运动)。
2.7形译即对用字母的形象来为形状相似的物体定名的词,用某种形状描绘出来。例如T-track锤形径迹、T-square丁字尺、I-column工字柱、U-bend马蹄弯头、V-slot三角形槽等。
由于英汉文化存在的诸多差异,文化空缺词的翻译是个复杂问题,译者不仅可以利用以上方法,还可以利用替换法、图解法等其他方法进行灵活翻译。同时,译者在透彻理解某些文化空缺词的前提下,是可以通过努力找到相应准确的表达进行翻译的,我国驻外大使任小萍对于“不折腾”给出了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这样贴切的翻译就是一个例子。在翻译文化空缺词时,译者要熟知两种文化的内涵并利用合理的翻译策略进行准确的翻译,以便消除文化空缺词给语际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总之,在翻译文化空缺词时,应结合其语境、原义、引申义、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也可综合几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切忌望文生义,草率对待或者回避翻译。
3参考文献
[1]白靖宇. 文化与翻译[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2]王宁. 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关键词】文化空缺词;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2-0120-01
1引言
胡锦涛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讲话中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折腾”三个字的运用不仅具有现实针对性,而且微妙贴切,意蕴深刻,可是这个词的翻译却难坏了各路翻译精英,翻译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其汉语拼音念出“buzheteng”,因为这三个字只有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才具有相应的含义,在英语中没有任何单词或者短语能与之意义对等。此处,“不折腾”的翻译也就是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翻译既是语言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移植过程。英汉两种文化既存在共性,又有诸多差异。文化空缺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由于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社交习俗,宗教习俗以及词汇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中西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不对应便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例如,在英语中找不到汉语中表示自然现象的节气如“惊蛰”、“清明”等,也找不到如“阴阳”、“风水”、“乌纱帽”、“穿小鞋”、“狗腿子”等词汇。同样,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如engine,motor,sofa,logic,chocolate在汉语中也没有对应的表达。作为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都有着为数众多反映其各自语言文化特色的词汇,但这些词汇在对方的语言中大都处于空缺状态。如果我们不了解英汉词汇空缺现象,势必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给翻译造成障碍。
文化空缺词可以划分为两类:词汇指称意义的空缺和词汇语用意义的空缺,前者指一种语言中有某类词汇而另一语言缺乏这类词汇,即完全空缺,后者指同一词汇在一种语言中蕴含的意义在另一语言中却不存在,即部分空缺。在翻译实践中,文化空缺现象主要反映在对文化空缺词的处理上。根据文化空缺词的分类,翻译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化空缺词进行处理。
2文化空缺词翻译策略
2.1直译对于完全空缺的文化空缺词,翻译时由于找不到任何对等的表达,进行直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既避免了词汇无法翻译的尴尬,又能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忠实的达到了对语言与文化的传递。因此,在处理文化空缺词的翻译时,能直译则直译。由汉语直译成英语的例子有: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丢脸lose face,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等。由英语直译成汉语的有:纸老虎paper tiger,traffic peak交通高峰,microwave微波,supermarket超市,firewall防火墙等。采用直译的前提是直译而成的词必须符合译语词的构成法则,同时还要有很强的可理解性。
2.2意译词义空缺更多地表现在原文和译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统一。为了保证原语意义的对应转换和译文优势不受损害,保证译语的可理解性,意译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和补充。如shuttle bus的翻译,shuttle的本义是“梭子”,但若把此短语直译为梭子公共汽车将令人不知所云。美国机场很大,主楼和候机楼之间有相当远的距离,许多机场采用了一种专用的客车shuttle bus往返于主楼与各个候机楼之间运载旅客,根据shuttle bus的具体功能,可以意译成“空港往返客车”。关于意译的例子再如科学science、社会society、个人individual、民主democracy等。
2.3音译加注音译加注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处理文化空缺词的手段,它尤其适合人名、地名、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的翻译。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很多情况下都被翻译成way,但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绝不是一个英语单词way所能道尽的。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把“道”音译为Taoism,然后用脚注的方法表现其内涵,使外国读者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有个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
2.4音译汉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即属于完全空缺现象的,宜采用音译。对于读者熟悉的一些异域事物,翻译时也仅用音译不加注即可。采用这种方法翻译过去的词很多已被译语接受,成为该语言的外来词。如汉译英的过年guonian、功夫gongfu、气功qigong、风水fengshui、太极taichi、阴阳yinyang等,英译汉的Sofa沙发、McDonald麦当劳、逻辑logic、humor幽默、motorbike摩托、hysteria歇斯底里、Cupid丘比特等。
2.5音译兼意译这种翻译方法在处理文化空缺词时不仅巧妙而且形象,能达到音意兼顾,例如hamburger汉堡包、vitamin维生素、bandage绷带、club俱乐部、Bowling保龄球等。在广告中,一些产品的品牌往往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如Coca-Cola可口可乐、Robust乐百氏、Giant捷安特等。
2.6阐释对于一些在某种文化下有着约定俗成含义的文化空缺词或表达仅用以上提到的翻译方法是不够的,翻译时很多时候还需要对其意义进行全面的阐释,如:锱铢必较to haggle over every penny;祸起萧墙Trouble breaks out at home.或Trouble arose within ones’ own doors;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有些词汇的翻译要完全用解释或附加解释才能达到准确传达意义的目的。如: baby-kisser指竞选时到处笼络人心的政客,Gordian knot戈尔迪結(棘手问题),Red Power红人权力(美国印第安人争权运动)。
2.7形译即对用字母的形象来为形状相似的物体定名的词,用某种形状描绘出来。例如T-track锤形径迹、T-square丁字尺、I-column工字柱、U-bend马蹄弯头、V-slot三角形槽等。
由于英汉文化存在的诸多差异,文化空缺词的翻译是个复杂问题,译者不仅可以利用以上方法,还可以利用替换法、图解法等其他方法进行灵活翻译。同时,译者在透彻理解某些文化空缺词的前提下,是可以通过努力找到相应准确的表达进行翻译的,我国驻外大使任小萍对于“不折腾”给出了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这样贴切的翻译就是一个例子。在翻译文化空缺词时,译者要熟知两种文化的内涵并利用合理的翻译策略进行准确的翻译,以便消除文化空缺词给语际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总之,在翻译文化空缺词时,应结合其语境、原义、引申义、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也可综合几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切忌望文生义,草率对待或者回避翻译。
3参考文献
[1]白靖宇. 文化与翻译[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2]王宁. 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