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产生学习兴趣;恰当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师生角色,提高学习兴趣;开展意识教育,强化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興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总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觉得学习很轻松。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最佳境界在于以兴趣激发动机,促进思维和想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至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善于诱导、激发、表扬和鼓励学生,逐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习兴趣
  教学形式的单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创设情感环境,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那么课堂气氛就会十分融洽和谐。同时,采用学习比赛形式促进学习。比赛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盎然。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既变化多样,又相互穿插,坚持以新的知识带动旧的知识,复习旧知识,导出新知识,分析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产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主动深入学习。如教学“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在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设疑:“是否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呢?”然后请学生用“3、4、5”这三个数组成三位数去验证、去探求、去发现。这样抓住学生认知矛盾设疑,能迅速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
  三、恰当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巧妙的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
  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巧设悬念导入:让学生出题考老师:5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20个7相加呢?……看到老师回答得既迅速又正确,学生非常惊讶。教师因势利导:“像这样的加法只要用乘法计算就非常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悬念顿生,兴味盎然,随即产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学贵有疑”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学习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老师巧妙地设问,可以以问促学,以学促思,从而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转变师生角色,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如果能够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如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当小老师是一种好方法。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时,边板书边提问:“你们仔细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学生:“是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相加。”师:“对,怎么加法,我们以前学过没有?”教师巡视,见学生睁着迷惑的双眼。生:“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师:“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同学们那么聪明,联系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想个办法,看谁想得最快,就让谁来当老师。”学生积极动脑。师再问:“有的同学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我们请他们来当老师,大家要仔细听,看他们的方法能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道理。”生甲:“因为分母不同,分数的单位就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我想:要先通分,把两个分数的分母都变成相同的。”生乙:“对!那就变成刚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了。”听完发言,许多学生开始动手计算。让学生当小老师,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五、开展赏识教育,强化学习兴趣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些学生往往由于感到某一方面很吃力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单纯以“批评”论事,对学生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而应以“鼓励”为主,寻根问底,找出病源,对症下药。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其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鼓励,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加以正确引导和耐心辅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以上仅是我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可能具有普遍性,也不够成熟,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柯汉林.教与学.中央民族出版社.
  [2]柳海平.教育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李维.小学儿童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4]何蕾.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2003,6(16).
  [5]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0.
其他文献
森林和水的关系一直是林学、生态学科研究的热点,而水源涵养功能则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选择江西大岗山地区常绿阔叶林、杉木林和毛竹林三种主要林型分析研究其各
近年来,国内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生产的水产品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大量出口国外。然而,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在环境水质监测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传统人工监测的方法,不但浪费了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师要科学、有效、准确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认为,教师应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自主建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有效性 教学策略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初中数
在生物细胞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必然有新的功能蛋白产生,从而启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运转,与此同时也必然伴有结束其生命功能的蛋白质的降解。在某些情况下,蛋白质的降解与其产生及翻译后过程一样,对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受到精确的时间和空间的调节,并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如果蛋白质降解的时间、速率和部位出现异常,将导致严重的细胞增殖、分化障碍,甚至造成细胞...
摘 要: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创建高效数学课堂已成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它主要表现为教师高效地教、学生高效地学;它是一种融高中生认知过程、情感教育、教学活动和情境营造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本文从课前准备与教学过程的组织两个方面,谈谈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策略与方法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创建高效数学课堂已成为
CMOS图像传感器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与CCD图像传感器的研究几乎同时起步,但由于受当时工艺水平的限制,在成像质量上不能和CCD图像传感器相比拟,因此传感器市场的主导地位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主要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从G0期到S期)和分化,并且具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让教师能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了阐述。  关键词: 数学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问题情境 动手实践 学习
QM基因是从人维尔姆斯肿瘤杂合细胞中首次分离到的,最初认为与人维尔姆斯肿瘤抑制相关。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发现QM基因产物还具有c-jun等原癌基因转录调节、Src家族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