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文化中源觅踪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是渔猎、畜牧时代象征性的代表人物,传说他结网罟而发明渔猎工具,制作琴瑟等乐器,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始画八卦,用“太极”学说来分析宇宙发展变化之理。女娲是伏羲族中另一位颇具神话色彩的传奇式人物,她是远古时代“三皇”之一,与伏羲同时,二者为兄妹或夫妇关系,可能代表同一部落联盟中两个具有通婚关系的氏族部落。相传女娲曾抟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发明笙簧等乐器,为女媒而设置婚姻。伏羲与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和“夏娃”。其丰功伟绩,从远古流传至今。
  由伏羲、女娲及其族人共同缔造的伏羲文化,发祥于陇右地区成纪(今天水)一带,随着伏羲族势力的强大,其文化也不断发展,并渐呈向四周辐射之势,锋芒所向,直指中原。伏羲文化东渐的轨迹,可能是自陇右沿渭河上中游谷地入关中,出潼关,沿黄河干流,傍崤山,经函谷关至伊洛盆地,出虎牢关而抵达豫东平原,在此融合了东夷太昊族文化,从而形成了以陈为都的新的文化中心。中原地区除了流传着大量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外,至今仍能觅到不少纪念性遗存。
  
  淮阳羲皇故都与伏羲陵
  
  淮阳古称“宛丘”或“陈”,地处黄河冲积扇南沿的颍水中游,左挹嵩山,右控商丘,南襟淮蔡,北枕魏梁,是历史上的交通枢纽和财赋之区。文献记载,陈为太羲之都。《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大之虚也。”杜预注:“大居陈,木火所自出。”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云:“伏羲……世号太,都于陈。”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首人身,有圣德,都陈。”罗泌《路史·后纪一》引作“天皇伏羲都陈留。”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谓:“太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都于陈,东封太山。”徐坚等《初学记·居处部》说:“伏羲都陈,神农亦都陈。”郑樵《通志·都邑略》云:“伏牺都陈,神农都鲁,或云始都陈。”马《绎史·太纪》引《帝王世纪》说:“庖牺氏……称太昊,都陈。”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云:“伏羲氏都陈。”吴乘权等辑《纲鉴易知录·太昊伏羲氏》谓:“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作都于陈。”《水经·渠水注》载:“沙水又东南径陈城北,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城东北三十里许,犹有羲城实中。”当代学者著作中多袭此说。淮阳境内分布着许多大汶口文化遗址,它们属于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这一类型的大汶口文化是公认的太昊文化。说明淮阳确实是太昊伏羲氏之都邑。
  伏羲都陈,死后亦葬于此。《历代陵寝备考》云:“太昊伏羲氏,风姓……陵在河南陈州府城北三里淮宁县界。”其墓通称“太昊陵”或“太昊伏羲陵”,系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因为是中华“人文始祖”墓,故称天下第一陵。该陵位于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的蔡河之滨,面临万顷湖水。其陵庙的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孔子《家语》载:“孔子自卫适陈,陈侯启陵阳之台。”“朝祖”碑载,孔子在陈时已建了庙。唐、宋时期,诏立陵庙,并派专人看守。元朝时,陵庙多年不修,渐渐毁坏,至元末,宋以前遗物仅留下一块墓碑。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在原有的废墟上进行重建;清乾隆十年(1745年),又拨专款修葺。至此,形成规模宏大、殿宇巍峨的陵寝。
  太昊伏羲陵重建于明朝,按伏羲先天八卦之理数而兴修,其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整个建筑群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总体布局坐北朝南。现有三殿、两庑、两楼、两坊、一台、一园、七观、十六门。主体建筑分布于南北750多米长的中轴线上,陵园正中为统天殿,殿内塑伏羲坐像,手托八卦,两侧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塑像;殿前有月台,高7级,可容纳千人朝拜;再进为显仁殿,殿后是太始门,太始门后为太昊伏羲陵,陵周围即紫荆城。陵高20米,周长182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规模宏大,建筑雄伟。陵前有八卦坛和宋代青石巨碑一通,宽1米,高5米,上镌“太昊伏羲氏之墓”7个大字,据传此碑为苏小妹用汗巾做笔写成。陵上有白檀、古柏,苍翠峥嵘,素有“羲陵岳峙”之称,是淮阳七台八景之一。陵后为蓍草园,传说伏羲曾在此揲蓍画卦。园内蓍草茂盛,名为“蓍草春荣”,列为古陈八景之一。从前太昊伏羲陵东西两侧还分布着观、殿多座,东边有岳飞观、老君观,西边有玉皇观、女娲观等。由于沧桑之变,这些建筑多遭毁坏,今仅存遗迹而已。
  昔人有诗赞羲陵:“宛上龙蟠面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
  
  巩义伏羲台
  
  伏羲台位于巩义市东北约10公里处的河洛镇洛口村东黄河南岸的台地上,该台地正值黄河与洛河交汇处以东的夹角地带,高出黄河河床约80余米。东部沟壑纵横,西部紧靠洛口,南边依望莲花山,此山诸峰联绵起伏,形似莲花,当地人古辈千年口耳相传,名之曰“连山”。伏羲台为一土丘,高15米,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略呈椭圆形,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台东有一个15平方米的洼地,称“羲皇池”,据说为伏羲画卦着墨处。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颁诏于此建“羲皇祠”,元代谯国公曹铎在祠侧建“河洛书院”。现祠、院均毁。相传伏羲台为当年伏羲画八卦之处。伏羲台以西的河洛交汇处,洛水清,黄河浊,洛水注入黄河时,清浊异流,形成漩涡现象。伏羲在台上察日月交替,思寒暑循环,观河洛汇流所形成的漩涡,有感而绘制“太极图”。他在连山北麓伏羲台上创立八卦,完成了“易”的最初构思,就是后世所说的连山《易》。
  
  孟津负图寺
  
  负图寺或称“龙马负图寺”,位于孟津县城东北20公里的老城乡雷河村。相传上古之世,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据此而画八卦。“河图”出于黄河的孟津段,是由孟津县朝阳乡卦沟村东北,经送庄乡负图村,白鹤乡的上河图村、下河图村,至老城乡雷河村汇入黄河的一条河流,全长20公里,现为“图河故道”。据说河中有龙马怪物,兴风作浪,危害人民。伏羲降伏了龙马,把它圈养起来,从龙马背上的旋毛图纹中经过认真观察,受到启发,画出了八卦。“龙马恰为天地用,河图先得圣人心。”后人为缅怀伏羲降龙马、画八卦的伟大业绩,于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在此建寺纪念。《孟津县志》载:“寺在孟津县(今老城西),始名浮图寺。晋天竺僧浮图澄西来,住锡于此。怀帝永嘉时曰河图寺,梁武帝改曰龙马寺,唐高宗麟德中改曰兴国寺,又改曰负图寺。”寺内雄伟的伏羲殿内,供奉着伏羲和龙马的塑像。原来建筑比较完整,历经毁坏,仅明嘉靖年间所建一座大殿旧貌未变。该殿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面阔3间,进深7间,挑角斗拱,灰瓦绿脊,琉璃吻兽。殿内东西山墙上镶石碑24通,镌有全寺建筑分布图和程颐、邵雍、张戴、朱熹、王铎等名家撰写的碑记。原山门左侧,立有“龙马负图处”碑一通。
  伏羲八卦最初源于天赐祥瑞。《尚书·顾命》载,策立康王时,堂上“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河图是其中所陈设的一件宝器。郑玄疏曰:“河图,图出于河,帝王圣者之所受。”《论语·子罕》曰:“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礼记·记运》疏引《中候·注》:“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汉书·五行志》说:“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水经·河水注》说:“粤在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也。故《命历序》曰:《河图》,帝王之阶,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谓:“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其图之数,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则之,以画八卦。”元代吴澄《易纂言》云:“河图者,羲皇时河出龙马,背之旋毛,后一六,前一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以象旋毛星点,而谓之图。羲皇则阳奇阴隅之数,以画卦生蓍。”“河图”神话意在伏羲征服自然灾害,并从中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开始创造出符号文化。传说当年伏羲拴龙马的地方叫马庄(桩),圈养龙马处叫“前圈”和“后圈”(后改称雷河村和卫河村),面对龙马研制八卦的高台叫“八卦台”。这些地方都在负图寺附近,为伏羲降伏龙马的传说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正像《孟津铭》说的“洋洋河水,朝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
  
  上蔡伏羲画卦亭
  
  画卦亭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的白龟庙村蔡河之滨。这里原有白龟祠,俗称白龟庙。祠内蓍草丛生,祀伏羲,有伏羲墓。明清之际,每年都在此举行祭祀大典。现祠被拆除,仅存伏羲画卦亭,相传为当年伏羲画卦处。该亭建在一个砖砌的高台上,为八角形钻尖顶,上覆以灰瓦,顶部有八个拱角,檐下八方分别有“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个大字,檐下立八根方形石桩,柱间装饰有青石栏板,雕以花卉图案。门在南面,门侧两根石柱上刻对联一幅:“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该亭是一座形制独特的古代建筑。据考证,上蔡之“蔡”字,意为蓍草下面的神龟。周源《重建上蔡治碑记》说:“蔡之为地,本以卜筮得名。”陆德明《经典释文》云:“一云龟出蔡地,因以为名。”《陈州府志》载:“上古伏羲氏得白龟于蔡水。”伏羲从白龟背上的纹理中得到启发,而画出了先天八卦。《初学记》引《礼统》云:“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曹植《神龟赋》谓:“嗟神龟之奇物,体乾坤之自然;下以方以则地,上规隆而法天;顺阴阳以呼吸,藏景曜于重泉。”神龟象天法地,伏羲则以画卦。这里除画卦亭外,还有白龟祠、伏羲墓等遗迹。东汉时蔡邕曾到此题“画卦碑”三字,表明这里为当年伏羲创画八卦、进行占卜活动的场所。
  
  西华女娲城
  
  女娲城位于西华县城北7.5公里的聂堆镇思都岗村,相传为“女娲氏之故墟”或“女娲之都”,城系女娲补天时所筑。《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太平寰宇纪》卷十载:“县西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云:“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河南通志》云:“女娲氏遗民思故都,因以为名。”《西华县志》谓:“在县东北十里,《东野纪闻》云:‘陈之长平即女娲炼石补天处。今有女娲城在焉。’《旧志》以为女娲所筑之城。故老相传,其来久矣。春夏之交,城上朝烟,缤纷在目。诗曰:女娲炼石自何年?补足人间缺漏天。石屑化为城上土,常将五色幻朝烟。”村内有古刹,名龙泉寺。寺内存有一明代碑碣,碑文说:“西华县治北十五里有城遗址,半就湮没,传为女娲故墟也。”女娲死后,人们在城西修女娲陵,在城内建女娲阁,上供女娲,下供伏羲。后来城、阁被毁,百姓思念娲皇故都,因名“思都岗”。民间传说,这一带就是当年女娲补天处。
  1981年,周口地区文物工作队对女娲城进行钻探试掘,发现一座春秋战国城址。城址平面呈正方形,为内城外郭式格局。外城城墙边长500米,内城城墙边长360米。城墙存高3米,宽约6米,周围有城壕环绕。西城墙上筑有一座烽火台。城内出土的陶器,有釜、罐、鼎、鬲、瓮、豆、筒瓦、排水管道等。表明春秋战国之际这里已筑有以“女娲”命名的城邑。80年代后期,新建的女娲阁在城中拔地而起,坐北向南,高8米,占地2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飞檐斗拱,琉璃瓦顶,一派古朴景象。四周古柏参天,绿水荡漾,景色宜人。城西女娲陵高13米,陵前建有女娲墓碑。陵阁并峙,相映生辉。
  
  灵宝女娲陵
  
  女娲陵即“风陵”,因女娲氏姓风,故而其墓又称风陵堆。在今灵宝市原阌乡县西20公里的黄河中。《太平寰宇记》载:“风陵城在其下阌乡津,去县三里,即风陵故关也。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河南府志》云:“女娲陵在阌乡县黄河滨。唐天宝末忽失。乾元初,复涌出。遂名风凌渡,盖后风姓故也。”《阌乡县志》载:“天宝十一年六月,阌乡县黄河滨女娲墓因大雨晦冥,失所在。乾元二年六月,濒河人闻有雷,晓见其墓涌出。上有巨石,石有双柳,时号风陵堆。盖女娲亦风姓。”阌乡县治今为灵宝市朱阳镇文乡村。文乡西约20公里的原黄河滨(今在河中)有一古墓,名曰风陵堆,地近陕西潼关县城与山西芮城风陵渡,正值豫晋陕三省交界地带,黄河水流经此处,吼声如雷,波浪激天,因此“风陵波浪”为灵宝胜景之一。
  中原地区有关伏羲文化的胜迹甚多,除上述外,尚有登封三皇(伏羲、女娲、神农)庙、新郑风后(女娲)岭、荥阳汜水紫金山伏羲庙、汜水白玉岭女娲祠、济源王屋山主峰天坛山顶女娲补天五色石、沁阳女娲山与女娲祠、信阳鸡公山上女娲祠、上蔡伏羲庙等。在这些地方,大都伏羲、女娲共祀。特别是淮阳与西华二县相邻,近在咫尺,一为羲皇故都与伏羲陵所在,一为娲皇故都与女娲陵之遗墟,充分反映出伏羲族中两个氏族或部落之间的亲密关系。当地百姓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女娲为“人祖奶奶”或“人祖姑娘”,叫太昊伏羲陵为“人祖陵”,女娲庙为“人祖奶奶庙”或“人祖姑娘庙”。表明伏羲确为中华人文始祖。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伏羲的由来、女娲娘娘、莲生伏羲女娲、龟为媒、女娲捏泥造人畜、伏羲演卦、人祖爷女儿宓妃等传说故事,加上考古发现的仰韶、大汶口文化遗址,足以窥见伏羲文化在中原播迁的轨迹。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婚嫁看成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礼记》中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在古人看来,婚姻有两大任务,即“事宗庙”和“继后世”。这是封建家族制度下的典型的婚姻观念,其实质就是扩大家族,延续香火,让家族兴旺发达,繁衍不息。  客家根在中原,而且很重视保存中原传统文化,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习气的影响。其婚姻仍以传统的“传宗接代”为主要目的
期刊
诸葛亮的家乡徐州琅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原是一个较为安定的地区,但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后不久,这里便成了曹操、陶谦、吕布、刘备等军阀混战的地方。恰在此时,扬州军阀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太守,于是诸葛亮、诸葛均兄弟便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到豫章去。可是不久,诸葛玄的豫章太守一职又为人取代,诸葛玄无奈只好带着诸葛亮兄弟投奔与之有旧交的荆州牧刘表。  诸葛玄并没有得到刘表的礼遇
期刊
  
期刊
公元4世纪中叶,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突然出现了一支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他们以后向莱茵河等地区的欧洲古代民族日耳曼人发起攻击,迫使日耳曼人西移并侵犯罗马帝国,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  这一民族从何而来?他们是些什么人?为什么突然出现于欧洲?  这些问题虽然历经讨论,但一方面仍然见解纷纭,未能统一;另一方面讨论停留于粗疏的理解阶段,缺乏深入与有创造的见解,有待深入。  有鉴于此,对于这一支民族的历史渊
期刊
笔者此前了解畲族,多是从书本上,而且大都与畲族的历史有关。此次因为参与云南大学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才有了与畲族同胞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从一张张笑容可掬的脸庞上,从一幕幕辛勤劳作的画面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畲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它们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也带给我们文化上的撞击。眼前的畲村是美丽的,畲民是温和的淳朴的,他们的文化积淀更是深厚的。    历史源流  我们此次调查的目标是罗源
期刊
在我国古代,“弄潮”是一种游泳戏水活动,这种活动发生在钱塘江海潮倒涌的水面上,具有让人无法置信的巨大难度。历经唐、宋、元、明四代,总有一些勇敢者在钱江大潮之际与潮搏击,展现出人类的活力和勇气。本文将对“弄潮”的原发本意及真实内容进行考说和分析,希望能够借此展现我国古代人民的勇敢行为和超人本领。  钱塘江,或称浙江,其入海之处地貌构造特殊,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每年农历八月,海潮最大时,海
期刊
香严斋词    此龚芝麓香严斋词初刻本,今日获之石麒许,至可喜也。定山堂集所见往往为近刻全集本,原刻单本传世绝罕。过岭集犹有著录者,至此词集则从未知有原刻,况为徐电发所刊者耶?郁达夫诗云,尚书白发老江湖,卅二芙蓉句不磨。莫怪临危艰授命,只因无奈顾横波。婉而多讽,余深喜之。遂为录之于此。壬辰芒种前一日,黄裳小燕。  癸巳正月廿二日,奉母游吴门,小住二日。漫行拙政园及虎阜山塘之间,春风骀荡,甚快事也。
期刊
定南客家人的由来    定南县位于江西与广东交界之处。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人烟稀少的山区。天然的屏障成了历代绿林草寇隐身之地,尤其明末建定南县治之前,三巢作乱,官民不宁。隆庆三年(1569年),明政府在莲塘里(今老城村)筑城建衙,割龙南县之高砂堡、下历堡、横江堡,安远县之大石堡、小石堡、伯洪堡,信丰县之潭庆堡组成定南县治。据考:  龙南割来164户,1131人(男781人,女350人);  安远割来
期刊
对联,又叫对子、联语、联句、楹联等。它是我国独有的且较为普及的一种文学样式。尽管现在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地都有人写对联,但多数作者为华侨,所用的也差不多都是汉字。    桃 符    传说在黄帝时代,沧海之中有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屈盘起来荫遮了三千里的地面。大树东北有一座鬼门,鬼界里所有的鬼都从这里出入。桃树梢上站着一只金鸡,当太阳露出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它身上的时候,就会鸣叫起来。夜里出
期刊
中国自有原始农业以来,已有万年的历史。漫长的传统农业受到自然气候大环境的影响,大体上沿着三大区域发展:黄河流域以粟麦及杂粮为主的旱地农作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以水稻为主的稻作农耕区,以及西北以马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区。除西北的畜牧业区以外,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两河流域农区,作为粮食生产的另一种支柱——家畜饲养中,突出地以养猪业为主,从新石器农业起,一直绵延不衰,这是中华传统农业特有的一种农业生产经济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