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间一篇名为《80多岁了,心还是不甘》的稿子被网友风传,一是由于受访者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昔日“烟草大王”禇时健,二是因为撰稿人是“地产大王”王石的女友田朴珺。
禇时健一般不轻易接受采访,数年来能直接采访到禇时健本人的媒体包括凤凰网、南方人物周刊在内,用手指头就能数得清,而作为个人去采访禇时健的,可能放眼中国也就只有田朴珺一人。
田朴珺是如何成功采访到禇时健呢?从她的文字中,我们可见端倪。文章的开头田朴珺便提到“我们”而不是“我”,显然她是有人陪伴,而且能让86岁的传奇老人等待两个多小时的人一定有来头。虽然,她在文中以“朋友”一名来代指,但根据其与禇时健交往的小细节再参照之前媒体的报道,不难猜出此行陪同前来的是王石。
当年,田朴珺便是通过长江商学院认(gou)识(da)王石。如今,她巧用名为王石的草船借到了禇氏的箭。
一言以蔽之,不能小看圈子的力量。
私董会——中国好圈子
圈子在字典中的释义为圆而中空的形状,泛指环形的东西,再引申到社会生活中便是指代集体或活动的范围。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身为圆心,以不同范畴的纽带为半径,可以画出不同层面的圈子,如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属圈、以友情为纽带的朋友圈、以工作为纽带的同事圈等等。
再说一些高大上的诸如王石、马云等商界大佬所在的圈子,里面卧虎藏龙,圈内人如同在谈论今日天气温度一般随口报出的数据,对圈外人来说都暗藏着惊人的讯息。圈外人削尖脑袋想挤入圈内,圈内人想借助已有的资源进入更高级别的圈子。
2014年的中国进入智慧经济时代,而这一年也势必将成为中国以“智慧 资源”构建的圈子元年。而圈子的最好形态是私人董事会。私人董事会(以下简称为私董会),用一句话概括,即为老板帮忙老板。一些没有竞争关系、利害冲突的企业老板组成小组,定期会面,为彼此在解决重要问题时提供智慧和经验上的帮助。
虽然,中国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富可敌国的商人团体,如晋商和徽商等十大商帮,帮内商贾相互沟通信息,并在必要之时提供帮助。但私董会却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它起源于1957年10月的一个清晨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5人讨论会。
当年,会议的发起者罗伯特·诺斯因面临做出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的需要,邀请4位商界友人来出谋划策。最终罗伯特公司的业绩一年更胜一年,他将获得的成就归功于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朋友的集体智慧结晶。为了让朋友们都能享受到集体智慧的优势,他决定把这次自发的、临时的聚会演变成一种定人、定期的小组活动,最后形成了如今风靡全球商业圈的模式。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欧美发达国家已有50多万企业总裁拥有自己的私人董事会。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私人董事会”已经成为继EMBA、富豪俱乐部之后的第三种企业经营者沟通交流的平台。
从字面上看,“私董会”就体现出一般商学院所不具备的私密性以及人情味。在解决企业主公司运营的问题上,商学院同学间的泛泛之交无法使小组内讨论触及到个人心中最隐秘的部分。而在私董会上则不同,公司人事的调整、企业管理的疑问甚至是极度私密的情感问题都被诉说人毫无保留地摆到台面上,作为小组成员的讨论话题。问题越是私人化,越能显现小组成员间极高的信任度。
信任是这个圈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维系着小组成员间微妙的相处关系。一些人甚至能把企业最真实的账本在小组内部公开传阅。因为信任感在得到提升后,相对应地,组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就降低了。通过组员之间长时期的坦诚相待,对彼此的内部情况都知根知底,一旦发生问题,无形中就省略了需无数次重复讲述的企业背景及发展现状等一些背景介绍,小组成员可直接针对问题给出最适宜的解决建议或方案。至今为止,还没有一起由于私董会成员泄露商业机密或造成他人企业人事任免纠纷的新闻见诸报端。私董会的私密性使企业家将其视为个人的“智囊团”,大张旗鼓地走起了私人定制风。
小圈子 大能量
俗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而当小组成员都是由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数十年之久的老手组成时,仅仅将成员经营年岁简单的累加,得出的经验总值也够诸葛亮活过几世了。通过彼此毫无保留的信息和智慧的分享,足以让一些尚处于幼年期的企业少走很多弯路。当然,圈子中積聚的庞大财富以及背后强硬的人脉,使得一些企业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回天有术,枯木逢春。
1993年,一群私交甚好的企业家组成了一个小圈子——泰山产业研究会(1998年改称泰山产业研究院)。史玉柱在“泰山”创办初期便成为会员,也就在那时结识了泰山会的发起人之一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据知情人士介绍,自从史玉柱涉足资本市场,段永基就始终与他比肩。在史玉柱把脑白金生产厂家无锡健特转让给青岛国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段永基便以独立董事身份列入国贸新的股东名单中。
17年前,史玉柱要在珠海建造“巨人大厦”,当时圈内的朋友都不看好。由于大厦楼层数目变动过大,从最初计划的18层自用办公楼到最后78层,长达3年的工程,导致公司资金流转不通,负债累累。眼看着巨人集团正在遭受严峻的打击,圈内的朋友都心急如焚,时任中民协秘书长、“泰山”会长的华怡芳亲自找到在职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探讨“怎么拯救史玉柱”,同时还四处找关系、想办法。
作为史玉柱的铁哥们,在巨人集团面临免顶之灾时,段永基自然没有袖手旁观。长城企业战略发展研究所的一位资深人士曾向媒体透露,当时段永基倾尽全力帮助史玉柱挺过难关,后来支持史玉柱重振雄风,迎来事业新纪元。2004年初,四通花12亿元买下脑白金,并给了史玉柱20%的四通股权。
史玉柱东山再起后,邀请众多圈内好友举办了一场名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谈会,段永基还专程赶来做会议主持。会上,史玉柱多次感谢泰山会给他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称这是他得以复出的重要条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商界的气象往往变幻莫测,当初力挺巨人的老大哥段永基遭遇事业低谷时,史玉柱欣然于危难之中出任四通CEO,一任便是好几年,并且只象征性地收取1元年薪。
一个商人的成功,要么借力于庙堂,要么起草莽于江湖,但不论走的是哪条路,都离不开圈子的襄助。精明的企业家不可能只栖身于单一的圈子,史玉柱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他目前的交际圈主要是泰山会和金鼎俱乐部,前者更多倾向传统企业,而后者是以马云为代表的新兴企业。据京东离职中层透露,掌门人刘强东主要就活跃在越野车和中欧商学院这两个圈子中。而马云更是深谙其中门道,混迹于多个圈子:互联网圈、浙商圈、投资圈、影视圈乃至“大师圈”,从默默无闻的英语老师到家喻户晓的商界大佬,他的事业得益于一群仗义的朋友,而这正是由于他善于凝合不同圈子的力量。
圈子的力量只有切身体会,才能感触良多。各位看官,圈子的能量就在那儿,信或不信,进或不进,悉听尊便。
>>在中国商界混,你不可不知道的九个圈子
其一,泰山会
会长是联想的老大柳传志,理事长是四通集团的老大、中关村“村长”段永基。经济学界的泰斗吴敬琏、胡耀邦之子胡德平,都是顾问之一。会员还包括卢志强、史玉柱等大佬,并且每年只发展一个新会员。
其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成员包括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许小年等著名高层智囊,以及万科的王石、蒙牛的牛根生、新东方的俞敏洪、吉利的李书福、华谊的王中军、分众的江南春、招商的马蔚华、海尔的张瑞敏、SOHO中国的潘石屹、中粮的宁高宁等46人。
其三,江南会
由阿里巴巴的马云、盛大的陈天桥、复星的郭广昌、网易的丁磊、银泰的沈国军、绿城的宋卫平、万向的鲁伟鼎、青春宝的冯根生等浙商翘楚共同创办,被称为杭州最高档而又最低调的会所。
其四,正和岛
2012年6月,正和岛举办了开岛仪式,包括王健林、刘强东、沈南鹏、李国庆、施正荣在内的近300名行业领袖人物出没其中。
其五,阿拉善协会
柳传志、王石、陈东升、郭广昌、林荣强、冯仑、任志强、张朝阳……这些企业圈里的“大佬”都是阿拉善SEE的理事,目前会员大约270人左右。
其六,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
注册于香港,這个协会低调到几乎没什么名气,但号召力在富二代中却很强大。它不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组织,是个特殊的由中国真正的富二代所构成的圈子。
其七,华夏同学会
成员都来自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商学院的大佬们。包括腾讯的马化腾、百度的李彦宏、比亚迪的王传福、优酷的古永锵、新希望的刘永好、万达的王健林、TCL的李东生、新浪的曹国伟、汇源的朱新礼等。
其八,长安俱乐部
投资人是香港富华集团的陈丽华女士。外籍会员以世界知名公司的高层为主,华人会员主要为商界精英,如李嘉诚、霍英东……年轻一代里则包括杨元庆等。
其九,香港马会
成立于1884年,主要成员为香港最杰出的各界领袖,其中又以政界、商界精英居多。代表会员有霍建宁、任志刚、董建成,以及唐英年、曾荫培曾荫权兄弟、荣智健等人。
禇时健一般不轻易接受采访,数年来能直接采访到禇时健本人的媒体包括凤凰网、南方人物周刊在内,用手指头就能数得清,而作为个人去采访禇时健的,可能放眼中国也就只有田朴珺一人。
田朴珺是如何成功采访到禇时健呢?从她的文字中,我们可见端倪。文章的开头田朴珺便提到“我们”而不是“我”,显然她是有人陪伴,而且能让86岁的传奇老人等待两个多小时的人一定有来头。虽然,她在文中以“朋友”一名来代指,但根据其与禇时健交往的小细节再参照之前媒体的报道,不难猜出此行陪同前来的是王石。
当年,田朴珺便是通过长江商学院认(gou)识(da)王石。如今,她巧用名为王石的草船借到了禇氏的箭。
一言以蔽之,不能小看圈子的力量。
私董会——中国好圈子
圈子在字典中的释义为圆而中空的形状,泛指环形的东西,再引申到社会生活中便是指代集体或活动的范围。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身为圆心,以不同范畴的纽带为半径,可以画出不同层面的圈子,如以血缘为纽带的亲属圈、以友情为纽带的朋友圈、以工作为纽带的同事圈等等。
再说一些高大上的诸如王石、马云等商界大佬所在的圈子,里面卧虎藏龙,圈内人如同在谈论今日天气温度一般随口报出的数据,对圈外人来说都暗藏着惊人的讯息。圈外人削尖脑袋想挤入圈内,圈内人想借助已有的资源进入更高级别的圈子。
2014年的中国进入智慧经济时代,而这一年也势必将成为中国以“智慧 资源”构建的圈子元年。而圈子的最好形态是私人董事会。私人董事会(以下简称为私董会),用一句话概括,即为老板帮忙老板。一些没有竞争关系、利害冲突的企业老板组成小组,定期会面,为彼此在解决重要问题时提供智慧和经验上的帮助。
虽然,中国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富可敌国的商人团体,如晋商和徽商等十大商帮,帮内商贾相互沟通信息,并在必要之时提供帮助。但私董会却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它起源于1957年10月的一个清晨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5人讨论会。
当年,会议的发起者罗伯特·诺斯因面临做出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的需要,邀请4位商界友人来出谋划策。最终罗伯特公司的业绩一年更胜一年,他将获得的成就归功于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朋友的集体智慧结晶。为了让朋友们都能享受到集体智慧的优势,他决定把这次自发的、临时的聚会演变成一种定人、定期的小组活动,最后形成了如今风靡全球商业圈的模式。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欧美发达国家已有50多万企业总裁拥有自己的私人董事会。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私人董事会”已经成为继EMBA、富豪俱乐部之后的第三种企业经营者沟通交流的平台。
从字面上看,“私董会”就体现出一般商学院所不具备的私密性以及人情味。在解决企业主公司运营的问题上,商学院同学间的泛泛之交无法使小组内讨论触及到个人心中最隐秘的部分。而在私董会上则不同,公司人事的调整、企业管理的疑问甚至是极度私密的情感问题都被诉说人毫无保留地摆到台面上,作为小组成员的讨论话题。问题越是私人化,越能显现小组成员间极高的信任度。
信任是这个圈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维系着小组成员间微妙的相处关系。一些人甚至能把企业最真实的账本在小组内部公开传阅。因为信任感在得到提升后,相对应地,组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就降低了。通过组员之间长时期的坦诚相待,对彼此的内部情况都知根知底,一旦发生问题,无形中就省略了需无数次重复讲述的企业背景及发展现状等一些背景介绍,小组成员可直接针对问题给出最适宜的解决建议或方案。至今为止,还没有一起由于私董会成员泄露商业机密或造成他人企业人事任免纠纷的新闻见诸报端。私董会的私密性使企业家将其视为个人的“智囊团”,大张旗鼓地走起了私人定制风。
小圈子 大能量
俗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而当小组成员都是由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数十年之久的老手组成时,仅仅将成员经营年岁简单的累加,得出的经验总值也够诸葛亮活过几世了。通过彼此毫无保留的信息和智慧的分享,足以让一些尚处于幼年期的企业少走很多弯路。当然,圈子中積聚的庞大财富以及背后强硬的人脉,使得一些企业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回天有术,枯木逢春。
1993年,一群私交甚好的企业家组成了一个小圈子——泰山产业研究会(1998年改称泰山产业研究院)。史玉柱在“泰山”创办初期便成为会员,也就在那时结识了泰山会的发起人之一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据知情人士介绍,自从史玉柱涉足资本市场,段永基就始终与他比肩。在史玉柱把脑白金生产厂家无锡健特转让给青岛国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段永基便以独立董事身份列入国贸新的股东名单中。
17年前,史玉柱要在珠海建造“巨人大厦”,当时圈内的朋友都不看好。由于大厦楼层数目变动过大,从最初计划的18层自用办公楼到最后78层,长达3年的工程,导致公司资金流转不通,负债累累。眼看着巨人集团正在遭受严峻的打击,圈内的朋友都心急如焚,时任中民协秘书长、“泰山”会长的华怡芳亲自找到在职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探讨“怎么拯救史玉柱”,同时还四处找关系、想办法。
作为史玉柱的铁哥们,在巨人集团面临免顶之灾时,段永基自然没有袖手旁观。长城企业战略发展研究所的一位资深人士曾向媒体透露,当时段永基倾尽全力帮助史玉柱挺过难关,后来支持史玉柱重振雄风,迎来事业新纪元。2004年初,四通花12亿元买下脑白金,并给了史玉柱20%的四通股权。
史玉柱东山再起后,邀请众多圈内好友举办了一场名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谈会,段永基还专程赶来做会议主持。会上,史玉柱多次感谢泰山会给他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称这是他得以复出的重要条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商界的气象往往变幻莫测,当初力挺巨人的老大哥段永基遭遇事业低谷时,史玉柱欣然于危难之中出任四通CEO,一任便是好几年,并且只象征性地收取1元年薪。
一个商人的成功,要么借力于庙堂,要么起草莽于江湖,但不论走的是哪条路,都离不开圈子的襄助。精明的企业家不可能只栖身于单一的圈子,史玉柱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他目前的交际圈主要是泰山会和金鼎俱乐部,前者更多倾向传统企业,而后者是以马云为代表的新兴企业。据京东离职中层透露,掌门人刘强东主要就活跃在越野车和中欧商学院这两个圈子中。而马云更是深谙其中门道,混迹于多个圈子:互联网圈、浙商圈、投资圈、影视圈乃至“大师圈”,从默默无闻的英语老师到家喻户晓的商界大佬,他的事业得益于一群仗义的朋友,而这正是由于他善于凝合不同圈子的力量。
圈子的力量只有切身体会,才能感触良多。各位看官,圈子的能量就在那儿,信或不信,进或不进,悉听尊便。

>>在中国商界混,你不可不知道的九个圈子
其一,泰山会
会长是联想的老大柳传志,理事长是四通集团的老大、中关村“村长”段永基。经济学界的泰斗吴敬琏、胡耀邦之子胡德平,都是顾问之一。会员还包括卢志强、史玉柱等大佬,并且每年只发展一个新会员。
其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成员包括吴敬琏、张维迎、周其仁、许小年等著名高层智囊,以及万科的王石、蒙牛的牛根生、新东方的俞敏洪、吉利的李书福、华谊的王中军、分众的江南春、招商的马蔚华、海尔的张瑞敏、SOHO中国的潘石屹、中粮的宁高宁等46人。
其三,江南会
由阿里巴巴的马云、盛大的陈天桥、复星的郭广昌、网易的丁磊、银泰的沈国军、绿城的宋卫平、万向的鲁伟鼎、青春宝的冯根生等浙商翘楚共同创办,被称为杭州最高档而又最低调的会所。
其四,正和岛
2012年6月,正和岛举办了开岛仪式,包括王健林、刘强东、沈南鹏、李国庆、施正荣在内的近300名行业领袖人物出没其中。
其五,阿拉善协会
柳传志、王石、陈东升、郭广昌、林荣强、冯仑、任志强、张朝阳……这些企业圈里的“大佬”都是阿拉善SEE的理事,目前会员大约270人左右。
其六,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
注册于香港,這个协会低调到几乎没什么名气,但号召力在富二代中却很强大。它不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组织,是个特殊的由中国真正的富二代所构成的圈子。
其七,华夏同学会
成员都来自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商学院的大佬们。包括腾讯的马化腾、百度的李彦宏、比亚迪的王传福、优酷的古永锵、新希望的刘永好、万达的王健林、TCL的李东生、新浪的曹国伟、汇源的朱新礼等。
其八,长安俱乐部
投资人是香港富华集团的陈丽华女士。外籍会员以世界知名公司的高层为主,华人会员主要为商界精英,如李嘉诚、霍英东……年轻一代里则包括杨元庆等。
其九,香港马会
成立于1884年,主要成员为香港最杰出的各界领袖,其中又以政界、商界精英居多。代表会员有霍建宁、任志刚、董建成,以及唐英年、曾荫培曾荫权兄弟、荣智健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