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自学课背后的空间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海东
  浙江省中学德育特级教师、温州市第二中学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
  曾获首届浙沪苏“长三角”教科研标兵、长三角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第一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温州市名班主任、温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出版专著《细节成就优秀的教师》《守候阳光》《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等。
  自学课,从来不只是自学课。自学课上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从品质角度来说有自律、修养、效率、方法、体谅等,从班级的角度来说有合作、纪律、班风、规则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有自主、目标、规划、速度等。自学课上,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表现中看到很多隐藏的内容。
  从学生、班级和品质3个维度观察,我们发现,目标、规则、規划、评价四个方面是上好一节自学课的必备要素,只要我们在班级建设中以此为方向,班级建设就会容易很多。在接下来的阐述中,我将结合具体做法,呈现它们的生成。
  目标导向:从目标到行动的行为界定
  行为有效的前提之一是方向正确,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对于一节自学课来说,它的方向在于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做什么,这是我们在自学课前需要明确的。在此基础上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学生自我的成长品质。
  我们不妨在课前引导学生思考3个问题:我要做什么;我要做多少;我要做成什么样。引导学生在一节课内做好一件事,就可以达到自我建设和班级建设的目标,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我要做什么,就是在这节课上,设定一个目标,我们需要具备对时间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和对自己速度的认识,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达成目标。我要做多少,就是一节自学课上任务量的界定,这是建立在个人水平基础上的,是自我认识的基础。我要做成什么样,是对于任务质量的界定,也是自我成长的要求。这个环节中,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什么样的效果。一个人的成长和一个班级建设的关键点就在于此。
  自学课上,目标导向的具体操作分为3个步骤:
  第一,选择自己最需要在校完成的任务(以是否可以独立完成为准,不能独立完成的尽量在校完成,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并确定其中可以在一节自学课内完成的任务量。
  第二,确定任务后,按照重要性的顺序完成。重要性包括需要、精力分配、时间安排等。
  第三,根据步骤安排操作。
  这3个步骤是从目标内容、目标分解、目标关系方面解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学生在宏观上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水平的认识,在中观上理解不足和学习补充,在微观上确定行动顺序。
  规则约定:从规则到修养的自我约束
  自学课的重点之一在于“自”。“自”是对自我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一节自学课看出一个班的班风,看到一个班级在自学课上呈现出的独属于这个班级的规则。所以,自学课上最能看出一个班级的规则教育。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否有规则意识就是成长的标志。在一节自学课上,一个具备规则意识的学生能够让人看到他的修养。同样,在班级中,这样的成长会给班级带来良好的班风。
  规则,是师生之间的约定,是对行为准则的建立。一般来说,在自学课上,规则在于如何处理他人和班级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每一个学生在自学课上都有自己学习和享受空间的自由。那么,第一个规则就是不影响他人。如果每一个人都做到不影响他人,同学就会相互照顾,彼此安静,给自己一个空间,也给他人一个空间。对于班级来说,这是一个相互合作的过程,我们通过合作,保护了大家的利益,维护了一个班级的荣誉。所以,自学课上的第二个规则是:合作。合作,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品质,合作能力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成熟度。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上好一节自学课并不是简单的自觉,而是自我对规则的认同和执行。所以,第三个规则是自我心灵界定。自学课是一次自我完善的过程。基于以上三个规则,我们可以看到成长从规则开始,直至修养。这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规则的建立过程。
  自学课上的规则建立,是一种约定,也是一种培养。我们主要从4步来做:
  第一,厘清自学课的影响因素,从自我、他人和班级的角度,共同建立规则,得到大家的认同。这是规则建立的前提,也是规则有效遵守的基础。
  第二,用简单直接的表述方式概括规则。譬如,不影响别人是一种素质;我们在完善自我;你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等。建立规则,并明确规则的内涵。
  第三,在开学第一个月的自学课上实践规则,并进行相应反思。这个过程不仅是熟悉规则,更是调整规则,让行为不仅处于被控制阶段,还要从自律走向自觉。
  第四,按照约定的规则在班级中生活,随时调整,随时更新。
  班级自学课的规则不仅是简单的条例,还让我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规则看似是一种自我约束,但更多时候是自我完善。一条规则完善一个方面,这就是人的自我建设和班级的建设。
  时间规划:从时间到效率的行动要求
  自学课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学”,自学课最终还是要回到学习上来,毕竟它是一节需要完成学习任务的课。如果牵涉到学习,那么最关键的就是学习规划、学习速度和学习效率。这3个方面共同的影响因素是时间。所以,自学课上如何把握时间,如何发挥时间的作用,如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任务,是自学课“学”的关键。
  在时间规划上,建议学生在每节课前都做一个小计划,小计划包括3个方面:规定任务、规定时间和规定精力。规定任务就是将这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合理安排,分成几个阶段,从哪些方面来做;规定时间就是预估这些任务的完成时间,让自己在预估的时间之内完成;规定精力就是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选择自己最需要花费时间的内容和项目,在课堂上完成,并在课后进行弥补。
  小计划不需要许多时间思考,只需要在课前用一分钟做一个简易的计划即可。在计划中,需要对任务排序,然后按顺序完成。从实际来看,花费一分钟做一个小计划的同学,效率比没有计划的同学要高百分之五十以上。   时间规划操作分成4个步骤:
  第一,规定任务,要做什么,要做多少,能做多少,这是一节课的基本要求。做什么,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要求有关。做多少,就是衡量自己的能力,然后做相应规划。能做多少,与要做多少之间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为什么做不了那么多,在不断地对比和反思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规定时间,什么任务多少时间,从预估到实际都需要判定。我们提高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首先预估完成一个任务的时间,然后再記录实际完成这个任务的时间。通过对比,反思为什么没有在预估时间内完成,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的速度,可以从哪些方面调整。这个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第三,规定精力,这是判断自学重点的关键。在自学课上,学什么决定了自己想要弄懂什么,这个过程不贪多,不乱做,每一项要做的事情决定了这个人对于某方面的重视,这也是一个人变得更加优秀的原因。人的精力有限,到底用在哪里,决定了一个人优秀的点在哪里。
  第四,记录简易的规划,并在每项任务完成之后打钩。这是记录,也是总结。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成就感。
  通过以上4个步骤,我们看到了时间规划的内容不局限在时间本身,而是在于对规划的界定。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重点的把握,更是对内容和成长的界定。同时,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让自学课成为学生成长和班级建设的重要场域。
  对点评价:从学习到生活的纠偏过程
  行为合理与否不仅是行为本身表现出来的状态,而且还可以从评价中看出行为的效果。所以,班级自学课的建设需要相应的评价来推动。怎么评价,从哪些方面评价,评价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们在自学课上用“对点评价”的方法,主要对行为点、行为人和时间点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反思,纠正学生的行为。
  行为点,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在评价的时候,不做整体、大面积的评价,只针对某一个人的表现评价这种行为对整体的影响。评价不涉及个人的过往、情绪,只是针对具体的行为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事论事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同时,在评价行为的时候,还需要评价行为的频率,让学生看到自己下意识的行为对整体造成的影响,以及自己在其中受到的影响。
  行为人,就是评价要具体到人。在集体评价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认为这是别人的问题,认为这是在评价别人。所以,针对集体的评价通常不能达成效果。在评价的时候,我们需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到他的具体行为上,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才能真正纠正学生的行为。
  时间点,就是在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自学课不同的发展阶段点评不同的内容,这是隐含在课堂过程中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行为。一般说来,在一节自学课的评价中,课前评规则,中间评态度,最后评效率。自习课前期,点评的内容是大家对于规则实施的情况;课中的时候,重点在于点评每一个人的学习态度;课后点评,则侧重于学习效率的点评。这样的侧重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每一个阶段重点在哪里,更让学生学会了把握学习的重心。
  在评价中,我们要做到这3步:
  第一,设计整体的评价表格,表格中有每一个人的评价栏,可针对每一个人的行为做一对一的评价。在每一个人的空格中,有错误行为的统计处和错误类型的登记处,还有正面的评价,两个角度结合,才能让评价更合理,更有意义。
  第二,及时评价,做到评价不过课。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直接评价这节课的内容,并要求大家看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评价要与上一次的内容结合,是进步还是退步,哪些人负主要责任,哪些人需要改正,哪些人需要提醒,哪些人需要帮助,要区别对待。同时,要有跟踪评价,不只是一次,而是一个过程。
  以上3个特点具有针对性、具体化和过程性,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反映事实,才是客观的。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真正对学生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热热闹闹的新年刚过去,想必同学们的钱包也该是鼓鼓囊囊的吧?想过怎样“处理”这些“战利品”了吗?买零食、买电脑、买照相机,还是参加扶贫“一帮一”呢?如果你还是满脑子零乱的话,就跟燕华阿姨学学怎样理财吧。   (丹顶鹤)   理财是一门学问。有的同学虽然平时零花钱很多,但由于不会打理,结果还是不够用,到处乱要钱、借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些同学虽然只有不多的零花钱,但是有计划,结果存下了很多的钱,完
期刊
读丰子恺的《我们这些大人》,感觉自己正在面对一位心地异常善良而坦率的长者,听他毫无保留地倾吐肺腑之言。丰子恺不但是漫画家,更是一位儿童教育家,他的教育观念看似“无为
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他向那打猎的人说:"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在许多职业里面,我所选中的是打猎,我很想持枪到森林里去,打到我想打的鸟."
期刊
夏振坤先生,1928年出生,江西九江人,著名经济学家。曾任中国礼会科学院和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中共湖
大众高等教育输出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流程的最后一环,对于保障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大众高等教育毕业生质量评价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大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必修课,它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开设。然而,在面对当今国际市场化发展趋势和中国职业化教育的走向,它的人文教育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传
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以及这个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都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出指导这一工作岗位的基础理论。
在好多年前有个孩子,他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总是喜欢趴在顶楼的窗前,望着满天闪烁的星星,久久地出神。他在想,这天空中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宇宙究竟有多大?哪几颗星星生活着人类?他们是否也在远远地眺望着我们?这时,便引得他妈妈在他身后喊:“发什么痴呀?快点睡觉去!”  孩子有个哥哥是天文学家,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那里有巨大的天文望远镜,能看见肉眼看不见的遥远星体。孩子做梦也想长大了当一个天文学家,能去紫金
今天,忽地想起了幼儿园时代的我,是那样的单纯。记忆像一只温顺的惹人怜爱的小猫咪存活在我心间。很喜欢幼儿园,喜欢小时候,可以流着口水傻笑,无所顾忌地在地上打滚。将一些那时自认为极其宝贝的石头、玻璃片大方郑重地送给小朋友。在不高兴时可以大哭大闹。累了,便抹掉眼泪又笑着和伙伴滚在一起,还可以和小朋友们望着天空说笑,舔舔嘴唇,希望天上的云朵是棉花糖,那样就可以摘下来吃。想着想着,口水便流了出来。如此美好的
期刊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跳舞,桃花脸红。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草原上: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一绿的新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