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林抚育的管理控制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林业的发展中,营林造林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营林造林才能扩大森林面积,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营林造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态型社会的建设首要条件就是加快林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幼林抚育管理中,不仅给林业的发展中,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还提高了林木的总体质量。幼林的抚育管理在田间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幼林的管控,使林木能够良好的生长。促进林业的良好发展,使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建设能越来越好,促进我国的发展。
  一、幼林抚育管理重要性
  幼林抚育管理,是指在造林后至幼林郁闭前这一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总称。树木是多年生植物,多数树种的幼林阶段生长缓慢,自播种开始,直到苗木木质化,需经过一系列的鸟兽、病虫危害,幼苗出土与其相伴的杂草也发芽生长,杂草数量多而生长快,对幼苗危害极大,植苗造林的苗木,幼苗期是在条件较好的苗圃度过,经起苗、运出、栽植到造林地。立地条件、管理条件和苗圃相差较远,苗木要经过缓苗和适应立地条件的过程,?并且幼林生长同时杂草也生长,为了苗木正常生长,必须及时松土除草,进行幼林抚育。通过抚育管理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常言说,“三分造林七分管”,造林容易,管理幼林要困难的多,对于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管理工作更加复杂。
  二、造林与抚育管理措施
  1、选择树种及处理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适地适树的原则,适地适树是对苗木最好的栽植,在造林中对于栽植的地点一定要良好的进行选择,良好的选择,有助于林木幼苗的良好生长,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并且,适地适树的原则是一项双向的选择,适地适树既可以根据树种的生长特点来选择土地,又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来选择树种,这样,不仅做到的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促进林业的发展,使林木更好的生长。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
  2、种苗质量选择
  在栽植前一定要保护好苗木并对苗木作必要的处理。造林时必须对苗木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应选用生长健壮、枝条饱满、成熟度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优质苗木进行造林。坚决杜绝用质量差的劣苗、弱苗进行造林。择壮苗是植苗造林的基础,应当选择一级苗,并尽量选择大规格的移植苗,在条件许可时可以选择容器苗。要坚决舍弃不合格的苗木和弱苗,不要因为可惜让不合格的苗木影响到林木整个世代的生长发育,造成更大的浪费。
  3、造林季节与天气
  造林时间最好选择在春季苗木萌发前进行。春季气温回升,空气湿润,土壤水分充足,这时造林,苗木尚处于休眠状态,造林后,苗木开始生长时先长根,然后地上部分发芽放绿,苗木容易成活。但春季适宜造林的时间较短,土壤解冻前不能造林,苗木发芽放叶后就不宜再造林了,要大面积造林以秋季为好。秋季苗木进入休眠状态就可以开始造林,直至土壤冻结之前都适宜造林。这时气温逐渐下降,土壤水分状态稳定,且苗木地上部分水分蒸腾降到最低程度,根系在土壤中的生理活动仍在继续进行,对苗木的成活很有利。
  4、苗木保鲜和处理
  在栽植前一定要保護好苗木并对苗木作必要的处理。在起苗、分级、包装、运输、储藏、假植、栽植等一系列环节中要特别保护好根系,防止风吹日晒造成根系失水过多而使苗木或活性降低,运输是要对苗木进行包装以保持根系的湿度,可以事先给根系蘸一些保水剂,在假植时要浇足水。造林用苗一般选在造林地附近取苗,起苗应选择早晨或阴天。
  三、幼林的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
  松土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和底层土壤的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有利于幼林的成活和生长。
  除草的目的是排除杂草灌木对于水、肥、气、热、光的竞争,避免草灌对幼树的危害。杂草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不仅与幼树争夺水肥,阻碍林木根系发育,而且有些杂草(如冰草)还能分泌有毒物质影响幼林生长。一般杂草的蒸腾系数较大,尤其在生长旺盛的季节,由于它们的大量耗水,致使幼树生长量明显下降。此外,杂草地上部分不仅遮蔽幼树影响光照,而有由于草灌藤蔓的压抑攀缠,阻碍林木生长,甚至致死,同时也易因此而使幼林遭罹病虫为害。因此,及时清除杂草灌木是幼林顺利成活和迅速生长的一项基本条件。
  2、灌溉
  灌溉和施肥的重要性早已引起了普遍的注意。但是与农业生产相比,由于林业生产对土地的要求较低,造林工作多集中在地形变化复杂的丘陵山地或气候、土壤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再加上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限制,林木的灌溉和施肥,无论在我国或就世界范围来说都还没有成为多数人工林的一种常规抚育措施。然而,近年来,随着造林生产不断走向高度集约化,灌溉和施肥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灌溉是人为地改变造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和林木空气湿度,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的有效措施,对某些水分不足及水分状况不稳定地区的林木栽培具有重要作用。
  3、施肥
  林地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幼林营养状况,增加叶面积,提高生物量的积累和缩短成材年限,也是促进林木结实的有效措施。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要从土壤里吸收大量养料,因此,土壤中养分不足,往往会成为限制幼林生长的因子。南方低山造杉木林,通过施肥可以成倍地提高生长量。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改善全球的气候状况,各个国家都在努力的进行生态化的建设,生态化的建设是保护环境,促进地球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也是为了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进行了大范围的营林造林,营林造林,扩大了我国的森林面积,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断的增加,但是虽然说森林的面积扩大了,但是林木的质量,却一直存在着问题,为了良好的提高林木的质量,必须对林木现在生长的环节,进行良好的管理。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
  (作者单位:157600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
其他文献
南阳是传统农业大市,“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矛盾比较突出,全市尚未从根本摆脱农业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状况,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其原因是农业发展方式滞后,传统农业尚未根本转型。“十三五”期间,要坚持以发展新理念为引领,牢牢把握“优、绿、新、强、美、活”关键点,以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去库存、活流通、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在对产业竞争优势初步界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高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特点及构成要素,将国家高新区产业竞争优势划分为地域资源拉动型优势、创新能力推动型优势、政策环境导向型
马铃薯以其营养价值高、耐贮藏而深受人们喜爱。近几年其栽培面积不断增加。马铃薯栽培中采用大垄双行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增加马铃薯种植密度的方式来增强马铃薯的抗逆性,促进其高产。本文介绍了马铃薯大垄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供马铃薯种植户参考。  黑龙江省是马铃薯种植的大省,马铃薯比较容易栽培管理,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但
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是支持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探讨和分析玉米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玉米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各个环节的实施建议。  玉米的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增产的潜力也很大,生产成本较低。近年来,我国对玉米的生产越来越重视,加大了对玉米栽培与管理的力度,由于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
为种好2017~2018年度小麦,特提出小麦播种技术要点如下:  1 及时抢收大秋作物,确保回茬小麦不晚播或少晚播  当连续晴天时,可对晚熟玉米采取去小弱苗、削顶、剥开苞叶等措施催熟,同时充分利用玉米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加快秋粮收获进度。  2 精细整地  要坚持每隔2~3年深翻或深松一次,其余年份旋耕整地,有条件的地区示范推广深松免耕播种技术;要大力实施播前耙耱播后镇压措施,踏实土壤,达到上虚下实
万荣县处于峨嵋黄土台垣区,黄土覆盖面积占80%以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气温11.9℃,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3.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5℃;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9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土壤耕作层深厚,没有厂矿污染,是一个农业种植大县。  1 生产现状  1.1 基本情况  全县总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