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每穴单粒和双粒2种播种方式,9万穴/hm2(D1)、12万穴/hm2(D2)和15万穴/hm2(D3)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密度对花生冠层透光率、冠层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冠层中下部的透光率降低,单粒播冠层透光率大于双粒播.D1密度下,花生冠层中上部的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单粒播低于双粒播,冠层中下部高于双粒播,而D2和D3密度条件下,冠层叶面积系数、叶片干重单粒播与双粒播差异不显著.随密度的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和公顷果数显著增加,而单穴果数减少,单粒精播侧枝数多于双粒播.随密度的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2万穴/hm2的种植密度荚果产量最高,单粒精播花生产量略高于双粒播.总之,合理密植是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与双粒穴播相比,单粒精播花生冠层下部透光率和叶面积系数高,侧枝多、饱果率高,是实现花生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不同油酸花生品种为材料,对籽仁含油量、脂肪酸和蔗糖含量累积规律和基豆先豆间差异及籽仁不同部位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生籽仁的发育,含油量增加且高油品种
为明确玉米-花生间作模式下玉米对花生带的氮素竞争吸收作用以及间作花生边行、中行的氮素吸收差异,设置3种种植方式,即花生单作(P)、玉米-花生间作(间作模式为2:4,M//P)和玉
期刊
引言马铃薯的休眠期影响北方种薯在南方各州的栽种,也影响用于其他目的时所需抑制出芽的时间的确定。休眠期长度,在不同年分和品种间是不同的,也随贮藏期间温湿度的不同而不
期刊
期刊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式教学法.凭借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快速的在各学校推广开来.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方法,将需要教授的内容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特别是化肥、农药等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耕作制度的巨大变革,研究手段的不断完善以及各门学科尤其是基础学科对育种领域的
期刊
饲草饲料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提高饲草饲料生产量及其干物质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牲畜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但是,干物质量的增长与营养物质总量的增长并非总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