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uk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空间,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分别从两个角度谈谈凭借教材进行想象训练的几种具体方法。
  一、从课文的不同构成成分入手,进行想象训练
  1.从题目入手。课文的题目尤如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有多个,只要这个题目符合文章内容即可。因此,教学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想想课文还可用哪些题目。另外,在刚开始学一篇课文时,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围绕这个题目,将写些什么内容。
  2.从词语入手。有些课文中的某些词语非常具有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并紧扣这些词语进行想象训练,如《桂林山水》第三自然段中描写桂林的山时,用了 “形态万千”这个词语,教学进可启发学生想象一下桂林的山有哪些形状。这样一面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就会放飞想象的翅膀,说出桂林山的各种形状。
  3.从句子入手。课文中有些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训练。如《月光曲》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教师可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象: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原因是什么?
  4.从段落入手。课文中一些段落的含义也很丰富。我们也可依托这些段落展开想象。另外,还可模仿一些典型段的写法进行想象练笔。如《火烧云》一文中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段落的构成方式都是先写一种形状出现,再写火烧云的怎样变化,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学完后可引导学生模仿这些段落想象火烧云其它形状的变化。
  5.从标点入手。课文中有些标点符号含义丰富,若能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标点符号进行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中第二自然段先列举了四种狮子的形状和作者的想象,段末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可启发学生想象: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状,又象些什么呢?
  6.从插图入手。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练笔,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形式。在观察插图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身处地地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到画外之景,听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二、从課文内容的不同处理入手,进行想象训练
  1.扩展性想象。扩展性想象就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某些精炼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内容,展开详尽、细致的想象。如《黄山奇石》一文,“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岩石文中未作详细描写,教学时可让学生模仿本课第3段并列段式的写法,通过想象把这几块岩石写具体。延伸性想象。教材中有些课文言虽尽却意未止,结尾让读者留了很多空白,延伸性想象就是引导学生在己有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给故事加上新的结尾。如在教学《穷人》后可根据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矛盾的心情以及渔夫善良的快定,让学生大胆想象,以《桑娜拉开账子为题,续写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
  2.换位性想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髙低各不同”这句诗句形象地说明了这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同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观点去观察思考,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设身处地,通过角色替换,进行想象说话和练笔。如学完《我的战友邱少云》后,可引导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改写课文,将自己站在邱少云的角度去想、去写,从而更深刻地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加深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
  3.组合性想象。这种想象是引导学生把几份各自独立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合理想象使其成为整体。如学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可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语句与《爬山虎的脚》中的有关语句结合在一起,另写一篇名为《绿绿的爬山虎》的习作。这样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大有帮助的。
  4.借用式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可借用“他山之石”来概括、阐述课文内容,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可引导学生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格式来赞颂汉族与蒙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经过思考后,学生马上会说出诸如“茫茫草原宽千里,不及蒙胞送我情”之类的诗句。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的外延和它的综合性决定了课外资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作者的生平介绍,或是写作此文时的心境、处境,乃至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介绍,对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不无裨益。有时也可引入一些关于该作品的评价,这些评价或是名家之言极具经典,或是各方争辩。这样的背景资料和文本内容相结合势必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给学生多方启发,引导他们对作品的多元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值得利用的资源。  一
期刊
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是一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淡水或盐碱性湖泊中的多细胞丝状蓝藻,属蓝藻门(Cyomophyta)、颤藻科(Oscilatoriaceae)、螺旋藻屬(Spirulina),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生物之一,在这个星球上已存在了3 5亿年。本文主要通过改变螺旋藻在发酵罐中的各种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通气量和搅拌转速,以螺旋藻单位体积产量为衡量依据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
期刊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改革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等,既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合拍,又要考虑化学的发展和高中化学的特点。所以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素质教育、导学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教学改革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学科体系和内容的优化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體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  传统习作教学的评价偏重于习作本身的构思、结构、技巧,往往忽略了作者的个性。作者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习作便会人云亦云,千人一
期刊
根据我在朝那镇幼儿园多年的教育教学实际,以及近一阶段自己外出学习,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自己对加强幼儿教育教学的几点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教育是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启蒙教育,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根据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实际,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必须顺应潮流,迎接挑战,把握现实,下功夫抓好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从而提高
期刊
傅斯年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文学家和史学家。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傅斯年负责主持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工作。他发表了著名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提出了“史学就是史料学”的思想。他认为:“历史学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带点古世中世的意味,且每取伦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学所达到的范域,自地质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挥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
期刊
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英语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各行各业都需要掌握不同程度英语的人才,不少用人单位也将英语水平作为录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国际政治、经济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中职生来说是必备的技能之一。而当前中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