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科技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guang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科技意识,凝结着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根本看法,因此,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科技意识的状况如何,对于政府如何制订科技发展的政策和方略,对于民众支持和参与科技发展的态度与热情,以及对该社会科技社会功能实现的状况,必定具有重大影响,基于此,探索提高中华民族科技意识水平的途径和措施,乃是一件值得花气力去做的事情.从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角度看,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科技意识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二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三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在第一、二两个阶段之间,还穿插了一段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炮制的“科学技术是上层建筑论”.这里,我们将按照以上线索,对新中国科技意识的发展,予以扼要回顾与前瞻.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发展逐渐呈现自动化、智能化及节能化的趋势,同时也要求实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的准确计算和有效控制。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是一项
<正> 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障的重要部分,老年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中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讲,设计社会保险体系,关键是如何设计老年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这是因为每个劳动者最关心自己晚年失去劳动能力后的生活,每个劳动者如果都能获得晚年生活的可靠保障,那对促进整个社会生活的安定是不言而喻的。
<正>自宋至清,程朱理学长期占据正统地位,与官僚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相适应,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在中国的兴起.伴随着理学的产生和盛行,反理学的思想也从未间隙,先是出现了王安石的“荆公新学”,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及李贽的异端思想,后是黄宗羲斥理学为“道学之乡愿”,顾炎武提倡“修己治人之实学”,颜李学派主张功利主义,认为“以义为利,圣贤平正道理也”.与以上反理学思想相比,戴震刚从认识论角度对理学进行了理论上的解剖和批判.从哲学发展的成果看,戴震的批判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本文阐述了我国钢结构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速人才培养、提高钢材质量、完善品种、软件优化等方面提出了针对钢结构稳定性破坏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了铜结构的稳定
<正>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发展,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体地位.1994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占全国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60.6%,销售收入占52.1%,利润总额占59.8%.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当前不少国有企业设备陈旧、工艺水平低,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差.所以,要解决好国有企业经
<正>如果说,认识与实践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两种主要生命活动形式的话,那么,真理与价值则是贯穿于全部人类生命活动领域的两项基本目的追求,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于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自觉意识和运用.追求真理意味着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对象世界的客观规律,按照客体的尺度即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性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而追求价值则意味着使对象世界符合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按照主体的尺度即人类的主体本性及其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从接近和把握真理是为了创造和实现价值这个意义上说,对价值的追求
通过燃烧合成技术制备单相Yb α-SiAlON粉体,然后作为晶种添加到原料中利用SPS技术快速烧结出致密Yb α-SiAlON陶瓷.对SPS烧结过程中试样的致密化、相转变和形貌发育进行了研
采用快速化学液相气化渗透法制备了2D-C/C复合材料,沉积温度为1200~1250C,系统压力约0.1MPa.利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沉积温度制备的基体热解碳的微观组织结
改进了液相气化快速致密法制备C/C复合材料的技术,采用高频感应脉冲加热方式,直接对沥青浸渍碳化的预制件进行感应加热,在二茂铁的催化作用下以煤油作为前驱体,建立了一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