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与铁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种金属是永远不生锈的,就是金。从地下掘出来的古代的金币,虽然过了好几百年,但还是一样的光亮灿烂,没有锈附着在其表面。火、潮湿、空气都不能腐蚀这种贵重的金属。正因为它永久不变的光泽和它的稀有,人们才用它做首饰和钱币。”
  “再者,金是人类最初接触到的金属,远在铁、铅、锡等之前。人类所以比铁更早地认识到金,这道理是不难明白的。金不会生锈;铁锈得太快,只要我们一不当心,在短时间内,铁便能变成像红土一样的东西。我刚才告诉你们了,金这东西无论多么久远,始终是原封不动地直到被我们发现,即使它是埋在最低最湿的地方。至于铁,在我们碰见时,没有一块像样儿的。上面盖满了锈之后,它便变成了一种不成样子的泥土片了。现在我要问喻儿,从地球的肚子里取出来的铁矿石是不是纯粹的铁,像我们所用的那样?”
  “我想并非如此,叔叔,因为假使铁在那时候是纯的,那么必然会被时间、空气和潮湿消磨成泥土一样的东西,像一柄埋在地下的刀一样。”
  “不错,我想的和他完全一样。”克莱儿说。
  “那么金呢?”保罗叔叔问她。
  “铁和金是不同的。”她回答,“金这种金属不会生锈,也不会被时间、空间和潮湿所消磨,所以大概是纯的吧。”
  “一点儿没错,在岩石里,金子极少量地分布着,它看起来灿烂得像珠宝一样。相反地,当发现铁的时候,它是何等可怜的形状啊!铁是一个泥土块,是一块红色的石头,人们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搜寻以后,才能发现这里面原来含有一种金属。这是因为铁锈和别的东西混了起来盖满了铁的表面。这样,我们就不易分辨出这块被铁锈盖满的石头里面含有金属,一定得想出一种方法把矿石分解,使铁恢复金属的模样。要想这样做,得费多少力气啊!多少次无结果的实验,多少次痛苦的尝试!因此,铁的使用远在金、铜、银等的使用之后。铜、银等金属和金一样,比较纯,容易从矿石中发掘出来。最有用处的金属——铁,却是最后得到的;但铁的应用使人类事业得到快速地进步。从人类使用了铁以后,人类便成为了世界的主人。
  “几种最耐用的物质中,铁是第一位,并且正因为它有着极强的抵抗破坏的能力,所以使得这种金属对我们来说特别宝贵。从来没有一个金的、铜的或石的砧墩会像铁砧墩那样经得起铁匠锤子的打击。假如砧墩是用铜、银或金所造的,它便会在短时间内被打平、变形,因为这些金属不够坚硬。假如砧墩是石头做的,那么在第一下稍重的锤击下便会破碎了。只有铁才能胜任。石头还不能做斧头、锯子、刀、石工的凿子、矿工的鹤嘴锄、农夫的犁头和许多别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是要割、砍、穿、刨、锉,发出或受到猛烈的打击的。只有铁具有分裂别的物质的坚硬性和接受别的东西打击的抵抗性。因此,铁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伟大、最贵重的礼物。它是做工具的最好物质,是人类各种工业上的必需品。”
  “克莱儿和我有一天读到一本书。”喻儿说,“书上说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这个新国家里的野蛮人有金的斧头,他们很情愿以一把金斧头换西班牙人的一柄铁斧头。我笑他们很愚笨,竟会拿这样一件价值昂贵的东西去换这么便宜的东西。现在想想这次交易对于他们是有利的。”
  “是的,用一柄铁斧头他们能够砍倒大树,把当中挖空了做独木舟、做房屋,在抵御和猎取野兽的时候,铁斧头还是一件很锋利的武器。在当时,铁可以给我们提供食物、坚固的船、温暖的居室,还可以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比较起来,金斧头只不过是一种毫无用处的玩具而已。”
  “铁既然是最后被发现的,那么人类在知道铁以前是怎样的呢?”喻儿问。
  “他们用铜来做兵器与工具,因为这种东西有时和金一样,是一种纯粹的样子,所以开采、应用极为方便,好像大自然送给我们似的,但是铜制的工具不够坚硬,它的价值当然是在铁之下了。
  “人在知道用铜之前更无能为力。把一块火石打尖或者打碎,缚在一根棒上便做成了人类早期的武器。”
  “通过使用这种石头,人类得到了食物、衣服、房屋,保护自己不被野兽侵犯。人的衣服是用兽皮做成的,横披在背上,居处是用树枝和泥筑成的茅屋,食物是肉,狩猎得来的。饲养家畜在当时是完全没有的,土地都荒废着,任何工业都没有。”
  “在人类有了铁的帮助之后,得到我们今日所享受的福利之前,他们是何等困苦啊!人类是何等孤独,而大自然赐予他们这样一种金属,这礼物是何等的丰厚啊!”
  保罗叔叔刚讲完,杰克慎重地在门外敲着门,喻儿跑过去打开门。他们两人低声嘀咕了几句,商量着明天的一件重要事情。
其他文献
传说,玉皇大帝从天上撒下三把土,落在了成都平原北部,形成了三座独立的黄土堆。它们像是串在一条线上的三颗金星,因此得名“三星堆”。  三星堆文化谜一般的前生,使它的今世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备受瞩目的今世  如果气候宜居、景色宜人的成都是“天府之国”,那么三星堆文化就是“天府”中的“明珠”。  1929年,当地居民在耕作时无意挖出了具有古蜀特色的玉石器。在当时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颗“明珠”
期刊
情景描述   在三年级《养蚕》单元中,在蚕宝宝即将变成蛹的阶段,同学们每天都在交流着蚕宝宝变成蛹的情况。可是有一天上课时,一个学生突然说:“老师,你看这是怎么一回事?我的蚕宝宝没有吐丝,我都等了好几天了,它就是没有吐丝。现在蚕宝宝直接变成了蛹,光秃秃的,还会动,它以后还会变成蚕蛾吗?”大家连忙一看,可不是吗?一个光秃秃的蛹,形状跟蚕茧中的蛹一模一样,不时还动两下,用手摸一下动得更厉害
期刊
什么是“倒春寒”?     ——河南驻马店·刘毅    “倒春寒”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的是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北半球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又有些下降。    为什么人要有两个鼻孔呢?     ——山东青岛·孙依文     我们人体经过长期的进化才形成现在
期刊
4月1日愚人节这天,编辑部里来了一只大象。只见大象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中间,它低着头,鼻子有节奏地指点着地面,心里数着:“一个、两个、三个……”。原来它在数自己留在地板上的脚印呢。数了一会儿,大象叹了一口气,它有点疲倦,就抬起头望着天花板发呆。这时它看见从窗外飘来一朵圆形的云。“哦,那是一朵圆形的云,”大象想,“我要追上它!”于是,大象就朝云的方向跑去,它的步伐很轻盈,甚至没有扬起尘土。   大象一
期刊
斯科特警长坐在办公桌前,边喝咖啡边看着报纸。当电话铃声响起,斯科特知道,今天又不能按时下班了。果然,有人报案说发生了入室盗窃案。挂了电话,斯科特和手下立即赶往郊区的案发地点。     报案人叫莱昂,住在林肯路32号的别墅小区里,傍晚下班回到家,发现放在二楼卧室窗帘后的祖传油画不见了。除此之外没有丢其他东西,也没发现门有被撬的痕迹。窃  贼留下了一封敲诈信,上面用铅字写着:“10万美金换回油画,后天
期刊
有这样四家博物馆,里面收藏的是全世界公认的世界性文物藏品。它们虽然位于不同的国家,却  可以看做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或许你会觉得历史类的博物馆枯燥乏味,艺术类的博物馆深奥难懂,对此根本没兴趣。或许你还  是第一次听到这四家博物馆的名字,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必将不止一次地听到它们的名字:卢  浮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    卢浮宫:  充满浪漫气息的艺术殿堂  
期刊
“砰砰砰砰!”   几发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子弹,打断了海豹突击队前进路线上的几棵灌木枝。队长山姆立刻向其他七名  队员做出手势:分散、隐蔽!   一瞬间,这片雨林恢复了寂静,但很快寂静又被打破了。几分钟后,又是几声枪响,不过子弹却打在  了队员们身后很远的地方。看来目标是在进行火力侦察,并不是发现了小队。队长又用手发出指令:找出  并摧毁目标!   这里是南美
期刊
看过2010年第9期《推理大课堂——探案全攻略》的读者们,是不是对推理和探案感兴趣了呀?从2011年第1期开始,“我在现场”这一新栏目新鲜出炉!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深入犯罪现场,一起了解在破案过程中会用到的科学手段。又有人报案了,我们出发吧!
期刊
多么美丽啊!哎哟,它们美丽极了!有的翅膀是深红色的,上面还有红色条纹;有的是浅蓝色黑圆圈;有的是硫黄带有橘红色斑点;还有一些是白色镶金边的。它们的前额上有两只精致的角,就是两根触须,有时像是装饰用的羽冠,有时短短的像一簇毛毛。它们的头下面有一个长长的嘴,这是一个吸管,细得和毛发一样,弯曲得像一个螺旋。当它们飞近一朵花时,那长嘴便伸直了穿入花冠的中心,吸饮一滴甜蜜的汁水。啊,多么美呀!哎哟,美丽极了
期刊
本期“自然视界”,我们将跟随“蛇王”奥斯汀的脚步,深入非洲的隐秘角落,搜寻世界上爬行最敏捷、毒性最大、最具攻击性的7种毒蛇,完成7次足以致命的PK!    蛇王是谁?    在神秘任务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蛇王的成长经历。在很多人眼里,他既是一个疯子,也是一位勇士,他就是有世界蛇王之称的奥斯汀·史蒂文斯。  奥斯汀·史蒂文斯出生在南非,从12岁起,他就开始着迷于身子滑溜溜的蛇类。16岁开始,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