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文章源于教学实践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f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广大科学教师读后能促进其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业务提升,是《科学课》杂志做科学教师的良师和挚友的定位使然。相应的,作为投稿作者也要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来梳理点滴经验,为广大读者呈现可借鉴的案例和观点。
  关于撰写教研文章,陈老师建议科学教师可以从“案例 分析”做起,从小切口谈起,这是科学教师课堂实践后有思考感悟就能动笔成文的,我发表过的文章中的观点也几乎都有自己课堂上的教学片段作例證。陈老师讲“不积累典型案例,是很难完成优秀文章的。有了大量的典型案例,积累了较成熟的观点、想法,写文章才会信手拈来。”我对此深以为然。能引起反思的教学实践是构思文章的素材和基石。撰写文章可以先从实践案例寻获灵感,再由案例聚焦出文章的主题,最后从案例中抽取出反映主题的小标题(观点)。
  2011年我发表的《科学课中的形象化语言》一文,写作灵感迸发于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在讲“卵生、胎生”内容时,我先和学生一起比划鸡蛋、鸵鸟蛋的大小,再让学生思考“骆驼蛋”有多大?在学生比划大小后我正式解密,全班大笑不止。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我体会到,在严谨的科学课上语言也可以幽默、形象一些。文章主题选定之后,我的头脑中开始梳理以往课堂上能凸显形象化语言的典型案例,确定了五个教学案例。再依据不同案例的特点归纳成了三个反映形象化语言作用的观点。这样主题、观点和案例齐备,再补充对观点的阐释和对案例的分析后,文章初稿形成,最后经过反复斟酌、完善后投稿。这篇文章因为观点新颖、表述清晰而被编辑老师选中。有实践检验的教研文章在读者读后,会深有感触并能自觉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是《科学课》杂志希望达到的良性带动作用。
  一篇好的教研文章不是一个筐,什么观点和内容都能往里装。它更像是一个精致的水果拼盘,假设自己手里有一堆不同的水果(多样的案例素材),可以先设定好现有的几种水果能出一个什么主题的造型?为突出主题,我要选几种颜色的水果?每种颜色突出主题哪方面的含义?用什么铺底?经过这样思考以后,既有形式美,也能体现拼盘(文章)的主题深意。
其他文献
胸大肌岛状皮瓣修复腮腺癌联合根治术后组织缺损的体会江西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330029)王一风潘国超万平兰魏运辉腮腺癌侵犯皮肤切除后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需要有足够的组织进行修复重
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法来度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足迹和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大类,利用改进模型计算分析了2004~2006年张家界
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19例临床分析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30003)刘纯锦肺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低渗性脑病,易误诊为肺性脑病,若诊治不及时,病死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为提高对
探讨了稀释液酸碱度和溶血剂表面活性剂浓度对 Coulter JT-IR 血细胞计数仪参数的影响,发现稀释 pH 值增高会使红细胞 MCV 下降;溶血剂中表面活性剂增高时 WBC 直方图压缩,左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红外卫星云图,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9年6月5日发生在安徽的致灾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大风过程是由发展强烈的强对流系统引起的,其产生于对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践获得知识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但有些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旧材料满足不了需要;新材料无法配备齐全;实验课准备材料很难。如何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这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实验进行灵活改进,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实验设计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
5月17—18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的全体师生齐聚操场,脸上洋溢着微笑,《科学课》杂志开展的科教助学公益活动正在这里如期举行。此次活动,《科学课》编辑部
[目的]考察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米糠(RBF)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为开发米糠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选用50只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
黄土高原的黄土质地松散,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不具层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多的黄土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黄土中碎屑矿物约占70%左右,
鄂教版《科学》教材以儿童生活经验圈的不断扩大为线索,从儿童的视野组织材料,逐步展开教学内容,逐渐增进儿童对科学的了解和认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对某一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