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工学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工学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是为了加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主要发展途径。本文通过从岗位能力、专业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成果保障机制以及成果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摸索,旨在于研究在此模式下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与专业要求。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培养综合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施行素质教育体制改革发展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更需凸显学以致用的实用性特点,这样就要求教学过程必然应以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中心、以其职业岗位的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为特色,从而保证在就业与岗位之间形成“零距离”的对接,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就是教育与培养此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办法。
  一、“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径,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生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有以下几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一)校企合作双向互动模式。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为重点的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呈现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相互渗透之间的双向互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参与,强调统一的职业岗位活动和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学校培训和企业文化分为两部分的模式,学生完成媒体文章的质量,在学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专业理论技能人才达到高标准,并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在企业实现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从认知实践逐步过渡到生产实践,逐步提高实践能力,以达到熟练的专业水平相应的水平。
  (二)订单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该模型是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的培训计划和人才的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利用高校创业教育资源,互相学习,共同培养。在培训过程中,在人才素质测评企业,并按照协议,学生就业的实现。订单式培训,连接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就业的适应,大大缩短诱导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培训和理论。
  二、“工学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根据对学生培养目标,选择一个或多个结合模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实现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选择了2 1工作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大学生素质拓展教学资源和中心课堂两个平台,与联合企业合作,为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熟练业务提供良好的机会。既注重于基提高专业岗位能力,又可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高素质人才团队精神和创业精神培养方面作用显著。
  (一)岗位能力分析。企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应用中小企业一线管理人才,如采购、生产、设备管理、产品质量、销售拓展、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货物仓储管理等。这些职位要求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只要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培养实用的,有用的,有着很好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研究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这一点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必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在课程的选择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的需要,坚持是必要的基本原则。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培训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关于经济、管理、职业素质等理论方面的课程,如会计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教程、经济法、社交礼仪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等等,主要是以突出培养专业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能力。
  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从以上各岗位的合理开发课程,课程实施与岗位的零距离基本能力要求。学生选择课程,获得学习和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实现培养应用型综合人才的目的。专业的培训课程包括品质的发展、培养,通过企业沙盘的模拟训练方法,对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基于对培养学生的活跃的思想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三)师资队伍匹配与建设。一个管理人才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培养与发展的机会,具有双师型教师队伍条件是必要的。因此,从师资队伍匹配与建设结构方面来看,谁是我们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谁是我们的理论课指导老师,这一问题应该从校企合作就业的模式中得到答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将生产与管理实践经验传输给毕业学生,这样既可以优化教师结构发挥作用,同时这也是这些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学术实践的一个机会。
  (四)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的保障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涉及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因此,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协调各利益方之间的联系,将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模式。
  三、结束语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工学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展开切实为学生就业难问题开拓了一个出路。相信通过“工学结合”,我们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快速适应社会将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亓传伟,任艳斐.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12).
  [2]马连华.做实工学结合——紧跟滨海新区发展步伐[J].天津职业学院联合学报,2006(06).
  [3]孙洪义.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基本问题——兼叙“3·3·3”课程体系和7P教学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2).
  [4]张耘.工学结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范式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1).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单纯穿孔缝合手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8月收治的2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
如何使玉林承东启西的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如何破解玉林旅游发展难题?本文首先从分析玉林发展旅游的优势入手,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为玉林的旅游实现突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在致力于取得相应的环境效应,而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肩负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的双重任务,是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条件的重要要部门。近几十年来,环境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政府也对林业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资金投入,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展开,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林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林业的弱质性,商业银行和一般
在十一国庆节到来之际,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都深深爱着这片多情的土地,热爱着我们具有辉煌历史、璀璨文化的——祖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纵观历史长河中的先贤文人,他们大部分都怀有一腔热切的爱国情节,并由此创作出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对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化、思想、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
期刊
本文浅谈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秦皇岛旅游业的竞争力,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秦皇岛旅游业中应用现状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然后提出了应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
开始日期:2016-6-16  结束日期:2016-6-18  会展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承办单位:百森展览(中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工信部、中电质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协会  会展类型
2015年5月5日上午9点,中国自行车协会八届三次理事(常务理事)会议在上海圣诺亚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会长方加亮主持。中国自行
摘要:按中职会计专业技能的特点和性质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把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把最必需的知识与重要的技能传授给学生,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使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会计专业;技能教学;实践能力;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
摘要: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的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其目的在于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它关心企业的组织和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本文通过一定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对报表的不同使用人提供决策有关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不管是企业领导者,还是财务工作人员都应重视财务报表的分析,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使
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于2015年5月26日在北京山西大厦隆重举行。  出席大会的领导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