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教学改革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efe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控车床包含精密机械与计算机等众多技术,其在机械制造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也得到了优化。笔者将依托现经验,重点探讨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相关的教学问题,希望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
  【关键词】岗位能力;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教学改革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作为数控专业的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随着数控技术的升级改进,制造业愈发重视数控人才,相关人才需求显著增加,然而,现阶段,大部分院校在数控专业教学中却表现出了不足性,所培养学生与企业的标准存在差距,岗位适应能力不强。
  一、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当前的教学问题
  (一)教材剥离现有设备
  数控编程教材具有通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在企业中,数控机床十分常用,主要讲述数控指令与实际操作。但学校购置的教学设备在型号等方面与教材存在出入,教学实践活动背离教学内容。
  (二)课程脱离现实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的数控机床与相应系统具有单一性,然而,当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将会接触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产生陌生感,无法满足岗位要求。
  (三)数控设备短缺
  因经费的制约,数控设备存在短缺的问题,类型单一,学校提供的设备、教材背离企业设备。但因数控系统种类的不同,编程手段和机床操作存在差异。权衡数控车床实训过程的安全性与设备损耗,一般都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实现实训目标,学生实训时间紧张,在实习过程以及就业时无法完全掌握数控编程,在综合操作中也存在不足,使得学生表现出操作技能不高、综合职业能力低下、不熟练等问题,无法真正胜任现实岗位。
  二、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一)围绕岗位能力培养合理设计教学项目
  以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性和可行性,让教学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增强实践技能为原则,规范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参照数控技术岗位设立的具体的任职标准与职业岗位群,结合岗位需求,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借助项目与任务,从学生自身的情况与当下的教学条件出发,重新设计课程内容,依托工作过程,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合理渗透理论教学。
  (二)采用理论、实践综合性教学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应用理论、实践集约化教学,可以同步开展教学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改善实践教学,强调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锻炼、培养,全面调动学习积极性,刺激学习欲望。
  例如,在数控车削加工与仿真教学中,主要任务内容为:编制基础加工工艺;设计基础的加工程序;可利用仿真加工软件对相应程序进行校验;可合理安装工件,科学布设道具,规范开展数控车床对刀工序;合理导入加工工序实施自动加工;全面检验加工质量。参照任务要求,科学设计实施步骤。
  1.编制加工工艺
  教师公布项目任务,逐一发放项目任务书,认真讲解,而学生应深入研究阅读任务书、全面分析零件图,广泛查阅资料,规范填写相应的工艺卡片;
  2.设计加工程序
  教师应完整阐述数控编程格式、清晰讲授加工指标,学生则应以此为基础,规范设计加工程序;
  3.仿真加工
  教师应直观演示加工步骤,合理讲解,然后学生通过仿真加工软件开展虚拟加工,实施程序调试;
  4.操作活动
  教师直观演示操作规范,严格检查实际准备情况。而学生应规范安装道具、合理装设工件、认真对刀,最终实现零件自动加工;
  5.零件检测
  学生借助量具开展零件检测工作,规范填写相应的检测结果;
  6.评价概括
  教师应全面、系统评价小组操作实践,恰当填写考核结果明细单,通过讨论、分析和概括,得到改进意见,彻底清扫机床。
  (三)编制完整的考核评价指标
  在考核模式与方法上,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控制以及过程管理的适宜方法,在原有笔试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调整。依据项目进程逐步开展考核工作,达到教学项目的全面控制与动态管理。在课程考核中,灵活应用过程以及终结性考核,并依照适宜比例科学计入整体课程成绩中。
  三、教学效果剖析
  对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还强调操作技能锻炼与实训,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可行性,与现实岗位相符,学生既能学习理论知识,还可进行实习操作,在增强实践技能的同时,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锻炼自学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另外,该教学改革借助具体的机床操作可培养岗位操作技能,并可通过仿真加工增强学生的认识、开拓视野,使学生利用在校学习时间了解不同的数控系统,掌握各种机床类型。经由多年、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就业质量大幅改善。
  四、结束语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在数控专业教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内容较多,且具有实用性。在当下以及未来,我们应围绕岗位能力培养,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开展教学改革,积极创新,合理优化,切实提升数控人才质量。
  【參考文献】
  [1]陈文涛.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教学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9(18):134-135
  [2]孟宝星.数控车床加工编程与操作教学改革实践[J].科技信息,2013(31):803.808
  [3]邓自清.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课程优化教学探索[J].职业,2015(5):106-107
其他文献
由于隧道的开挖,破坏了初始地应力场与渗流场。以圆形隧道为例,采用有限差分程序计算考虑渗流场作用时,隧道开挖后洞室周围应力场、孔隙水压力、位移场的分布情况,并对比计算了是
以基坑工程为例分析了开挖损伤演变的模糊随机性并建立了广义非确定性空间O:Б(s,f)。提出了初始损伤有效张量的概念模型,在“损伤源汇”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衰减模型,构造了粘塑
介绍了灌注桩桩基后注浆技术的特点、工艺原理、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阐述了开放式注浆工艺与传统封闭式注浆工艺的区别,总结了近年来桩基后注浆技术应用的经验和成果。
介绍了在盐渍土场地上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以及钻孔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概况和处理效果,并对黄土状盐渍土设计与施工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摘 要】在化学课堂环境下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化是衡量课堂水准的一个指标。在本文中,就结合了一些化学案例,阐述了几点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技巧。  【关键词】高效化学;课堂构建;素质教学  高效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的过程中都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工作中也同样如此。对于教师来说,怎样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的高效化一直是他们不断努力和前进的目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化学教学的高效化呢?笔者作为一名
汽车制造行业科技水平大幅度地提高,给汽车修理行业提出了一个既严峻又现实的问题—以汽修行业现有的整体维修水平和技术手段,究竟还能生存多久?而制约汽修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
鉴于传统钻孔勘探确定淤泥层起伏情况的不足,在某一围堤水域地质勘察中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确定淤泥层的起伏情况。从本场地反射波法物探映像图中可知,淤泥层与粘土层之间的界限明显,均在30s~(-3)左右产生了明显的反射波,且能清楚的看到基岩面的起伏情况。经过与钻探资料的对比发现,物探结果精度较高,满足了该工程的技术要求。分析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是一种速度快、效率高的水域工程物探新方法,在各种水域工程
机动车不解体检测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但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是在1989年2月公安部2号令公布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管理办法》之后。此前GB7258-87《机动车
为研究福州地区浅层软土的结构性特征,特进行了一组原状土和相应的重塑土的一维固结试验。通过原状土和预压后软土的一维次固结试验,探讨了软土的次固结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原状
简要介绍了隧道施工常见灾害及地质超前预报重点,通过工程实例,对TSP法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