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需要伦理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沉思录》的畅销,市面上相关的伦理学普及性读物似乎热了不少。这并不奇怪,伦理学这一主题本来是最容易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的———当然,这是与哲学的其他专门领域相比而言的。例如认识论、逻辑学、心灵哲学、政治哲学等等领域,似乎都显得过于专业,它们面对的问题与讨论的方式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较为遥远,一个从未在学术的氛围下受过熏陶的普通读者自然很难对那些课题提起兴趣。但伦理学不一样,它所关注的正是每个人的生活及其意义,这是每一个人———无论是否受过学术训练———都有可能,甚至是不得不会去思索的问题,尤其是在生活遭遇困境或被生死问题所困扰时,伦理学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尽管大多数人并不会由此进一步深入钻研。
  市面上常见的适合普通读者的伦理学入门读物大致有如下三种:
  第一种是来自令人崇敬的圣哲或“心灵导师”的谆谆教诲、格言隽语之类的,读来或许让人感觉醍醐灌顶、高山仰止、灵魂升华等等。《沉思录》大致属于此类。
  第二种是中规中矩的导论式学术教材,较多的方式是对历史上伦理学的各派学说进行深入浅出的梳理和介绍,其中一部分既适用于大学伦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适合普通大众的阅读。例如何怀宏的《伦理学是什么》,台湾学者林火旺的《伦理学入门》和最近面市的史蒂文·卢坡尔的《伦理学导论》等等,都是不错的作品。
  第三种则是绕开或淡化关于伦理学理论的梳理,而是更多地着眼于解决现实中的伦理争论的应用伦理学书籍,例如环境伦理、医学伦理、生物伦理等话题的探讨,也已有不少优秀的读物面市。
  但我要推荐的这本《伦理学的邀请》却是个另类,它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
  这本书的独特首先在于它的文风。如果说《哲学的邀请》(该作者的另一部精彩作品,也已由北大社引进)是“轻松的笔调”(赵敦华语),那么这本书简直可以说是“油腔滑调”了———看看目录:“第1章,伦理学的起源;第2章,命令、习惯与任性……”看着还挺像回事,但下面“第5章,醒醒,宝贝儿!;第6章,蟋蟀小佩佩现身”———什么跟什么呀!不过在“老不正经”之下,作者毕竟是以父亲与15岁孩子交谈的笔调写作全书的,在幽默之间也闪烁着某种父亲式的严厉。
  随后,在前言之前,作者明确提出了“忠告”———“这本书不是为中学生而写的伦理学手册,它与显赫的作家无关,也无意陈列历史上道德理论的重要流变,我不想向我的读者朋友们灌输什么。”同时,“这也不是一本道德问题的诊治宝典,它无法一一解答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和阅读观察中所遇到的各种疑惑,诸如是否应当避孕、是否应该堕胎,或者是否应该实行强制兵役。伦理学可以引发思考,但它的作用并不在于平息争论。”
  可见,作者在一开始就与前文提到的三种书籍划清了界限。然而,如果说这本书既不能洗涤读者的心灵,也不能向读者提供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无助于解决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疑惑和争论,那么,这本书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者给出了回答:“也许在老师们看来,会觉得这本书并没有太大用处,但我在写作过程中,始终秉承这样一个目的:激励培养‘自由思想者’而非制造‘好思想者’,当然更不是‘坏思想者’。”
  伦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为什么需要伦理学?这一问题在许多当代伦理学家那里不是被遗忘了,就是被回避了。例如在最近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引进的一本典型的西方伦理学教材(《伦理学与生活(第9版)》)中就明白地指出我们只能谈“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而不应该谈“我为什么要有道德”,至于人类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伦理道德能够平息纷争,让社会安定,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但是究竟什么才是美好生活、什么才是幸福之类的问题,在那本书中只字未提。在那些当代学者眼中,伦理学不再需要去追寻美好、幸福和意义,伦理学只是平息争论的工具,而仿佛平息了争论,大家相安无事,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再不需要去追问什么才是美好生活之类的问题了。
  无论“伦理学”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如果它仅仅是一门操作技术,那么它始终与普通人无关。正如我们大可以把建筑学交给建筑师去搞,把电子学交给电子工程师去搞,把编程交给程序员去搞,无论对人类的生活多么重要的专业技术,交给专家们去做就行了,与我何干?那么,伦理学也只要交给伦理专家们去搞就完了吗?只要把各种各样的争论交给伦理专家们去评判,我们就满意了吗?在《伦理学与生活》之类的书籍中,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态度———作者站在伦理学专家的立场上,对着各种伦理争论下达评判:汤姆如何如何错了,约翰如何如何正当,玛丽需要负如此这般的责任……
  与之相比,更显出《伦理学的邀请》之与众不同。在《伦理学的邀请》的封面顶端印着的一句话精彩,鲜明而又尖锐,仿佛正是给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伦理“专家”们当头一棒———“伦理学唯一的目的是努力改进自身,而不是滔滔不绝地斥责旁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袁剑)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零售图书市场中,旅游图书所占的份额并不大,大约只占全国零售图书市场的0.5个百分点,整个市场的盘子在两个亿左右。我们这里所指的旅游图书包括旅游指南、旅游文化、导游用书三个类别,由于像《走吧,张小娴》《搭车去柏林》《背包十年》之类的图书在书店上架时基本都被分到了文学类,因此,在旅游图书的销售数据统计中旅游指南类图书占了90%左右的份额。本文所指的“旅游图书”也主要是指旅游指南类图书。  旅游
期刊
2012年,文化研究势头正旺,图书出版依然活跃,一些丛书逐渐树立了在该领域的品牌地位,文化研究继续保持着跨学科的个性和批判的锋芒,对文化与权力、视觉以及传媒之间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进入消费时代的城市文化、文化空间建构、青年亚文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文化研究的两大品牌:“热风”书系和《文化研究》系列  近年来,我国文化研究基本形成了南北两大重镇:南方是上海大学的文化研究系,以王
期刊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影响甚至左右婚姻的关系有很多种,只要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可能使婚姻破产。这个原则推而广之,可以解释学者的声誉和学术成就的传播。人们常常简单认为,一个学者的工作获得广泛传播和认同,是由其工作的原创性和质量决定的。但实际上,要想获得最终成功,必须避免一系列可能会导致失败的原因。一位学者没有获得应得的声誉,其作品没有获得广泛阅读,原因可能来自不同方面。可
期刊
近代以来的中国学术,一方面承继传统古典学术的余续前行,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以乾嘉学派为中坚之清代学者,一反明人空疏之习,专从书本上钻研考索,想达到他们所谓‘实事求是’的目的。……他们的研究精神和方法,确有一部分可以做我们模范的,我们万不可以看轻他。他们所做过的工作,也确有一部分把我们所应该的已经做去,或者替我们开出许多门路来,我们不能不感谢”(《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而在另一方面,则逐步接受了西
期刊
《繁花》堪称近年来出版的一部经典之作,可评述的角度很多,对其艺术上的成就,在此不再赘述。写在前面,是想澄清一下我对该小说的评价并不低,并非刻意要从中挑刺。本文主要从性别角度出发,探讨作者(及其所代表的一类男性文人)对性别问题的认知状态。  难以自省的厌女症  《繁花》中是否存在性别问题?这是不言自明的,许多读者(非女权主义者)都提出过相关疑问,大致有两点:一是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女性几乎没有一个可爱的
期刊
梳理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除了关注中文作品的海外影响之外(“回眸”之一见本刊2013年第1期),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各种外译本的研究。国内学界习惯于将外文版本、翻译语种数量作为一个指标(高方、许钧:《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中国翻译》,2010年6期,P5—9),这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关注中国文学外译本的传播范围,而这个传播范围才是中国文学世界影响的一个关
期刊
长期以来,“什么是审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审美文化”一类问题的讨论常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格拉底曾经感叹“美是难的”,其实文化也是难的,而在此基础上试图来建构“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应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尽管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有关审美文化研究就已在中国学界兴起,且相关探讨也一直持续至今,然而“审美文化学”本身则在理论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学科界定与充分论证。因此,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主编的
期刊
1949年5月23日,“轻娱乐”节  目《孩子你好》(犎犲犾犾狅犆犺犻犾犱狉犲狀)节目的制作人莱昂内尔·甘林(Lionel Gamlin)写信给伊尼德·布莱顿(Enid Blyton),问她是否愿意就记忆中最美好的假期接受采访。第二天,布莱顿回信说:“亲爱的甘林(Gamlin),谢谢你的来信,你的建议听起来十分有趣,但是我应该提醒一些你没有注意到,但在文学与出版业已广为人知的事情,那就是一旦涉及儿
期刊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的确如此,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进入21世纪,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与经济、政治等因素的融合进一步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期刊
雷锋是中国家喻户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几十年来,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的崇高品格始终焕发着夺目的光彩。雷锋精神更是以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深深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是纪念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和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49周年,出版界多角度、多体裁策划出版了一大批雷锋主题图书。“雷锋书”的集中出版,让社会再度审视“雷锋”在当下的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