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抚顺市清原县第二高级中学田径运动员损伤的调查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本论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清原县第二高级中学田径运动员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的结果表明: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踝关节、大腿和膝关节,受伤的项目主要为短跑和800米;引起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其中踝部损伤占首位;针对运动损伤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田径运动员 损伤
  一、引言
  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通过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使运动员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各项目的基本技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为学习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打好基础[1]。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田径教学基本以竞技体育中田径各单项运动技术的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培养运动员基本技术为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以运动成绩的优劣(达标)为体育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运动损伤发生部位及原因的调查,以及相应处理措施和解决办法的提出对今后强化运动员自我预防意识,更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延长运动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
  通过对田径学生调查得知,径赛损伤部位排在前三位的是踝关节、大腿和膝关节,分别占到了调查对象的55.4%,50%和44.6%。踝关节容易受伤与踝关节的解剖结构有关,踝关节有胫骨、腓骨下端(胫骨内踝关节面,腓骨踝关节面)、距骨所组成。由于外踝比内踝长,且靠后方,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面积大,因此,足的内翻活动可能性比外翻活动可能性大,当起跳时,往往伴有脚内翻活动,落地时,如果出现地面不平整,身体失去平衡等现象,就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膝关节是发力性动作的主要传输部位之一,每完成一个动作,它都要承受较大的负荷,因此也比较容易受伤。
  (二)运动员损伤原因
  1.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不规范
  技术动作不规范主要指完成动作时违背了人体结构特点,违背了系统功能的活动规律,以及运动时生物力学原理。它在学习新动作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在被调查的56名运动员中,有48.2%的运动员造成运动损伤是因为技术动作不规范。虽然在进入专选班后多少运动员技术水平普遍提高,但部分运动员由于自身基础或身体协调性的原因,由于技术动作的不规范造成损伤。
  2.运动员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因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受伤人数占到了被调查对象的44.6%。准备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身体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运动中枢和非运动中枢均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运动员在短时间内进入运动竞技状态。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就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肌肉的温度低、弹性差、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的灵活性差,以至于运动员容易发生损伤。因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损伤主要是由于:(1)对准备活动的目的、作用不清楚,认为准备活动只是一种形式;(2)做准备活动时,没有针对性,千篇一律;(3)没有很好地把握准备活动的量。
  3.运动员运动疲劳
  运动疲劳是指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在某一预定的强度。本研究表明:在被调查的56名运动员中,由于运动疲劳造成的运动损伤为32.1%,占第三位。适度的疲劳配以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以促使人体的机能水平不断提高。田径运动项目在供能方式除了短跑属于以无氧功能为主以外,其他项目上基本上属于以有氧能为主,长时间的运动会使运动员肌肉中的乳酸增加,造成乳酸堆积,运动员就会感到肌肉酸痛、僵硬、疲惫不堪、心情沮丧、信心不足等,同时还会伴随运动能力的下降,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发生次数为13次,占总发生人次数的23.2%;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表现为在没有做准备的情况下即投入训练或在身体极度疲劳的状况下训练,进而导致人体的警觉性和注意力下降,机体反应迟钝,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三、结论
  目前清原第二高级中学田径运动员最容易受伤的是踝关节,大腿肌群次之,膝关节占第三位。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和运动疲劳等。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应加强对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方面的教育,使运动员了解运动损伤的起因和危害,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且具有针对性。准备活动内容和运动量以能充分调动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器官的积极性为宜。对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技术动作应事先做好预防,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伤的发生。教练应该有针对性地把辅助性练习和专门性练习结合起来,科学运用各种教学原则和教学手段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员应增强了解保健知识和自我检查的能力,预防旧伤病再次发生,充分做好放松练习。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加强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训练,要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弱部位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郭兴常,李东鹏.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J].吉林体育.
  [2] 姚学恩.对运动员在健身锻炼中运动性伤病发病率及其发病因索的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4).
  [3] 夏义山.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J].广东体育科技.2005.18.
其他文献
该文在论述了网络安全的概念、安全级别、安全机制、安全策略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存在的安全缺陷,以及由此而受到的攻击类型,着重阐述了防火墙技术的实现机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2  摘 要 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以至于产生运动损伤本文首先从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以及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篮球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篮球教学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保证。  关键词 篮球教学 运动损伤 预防  篮球运动不论是竞争性还是对抗性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要 柔道具有对抗性强的特点,因此要求运动员要具有一定的制胜招数,即“得意技”。训练柔道运动员的“得意技”需要运动员全面系统地学习柔道的攻击技术。同时对其进行千百次的反复练习,在到达熟能生巧的技术要领后,把各种攻击技术放置于对抗性的比赛中,再根据实战中每位运动员的对抗方式,找出其擅长的进攻技术,有意加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接应二传是排球比赛场上的一个重要位置,其在比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应二传队员在场上的发挥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比赛成绩。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年的国际、国内排球比赛资料,分析了我国男排和女排队伍接应二传在比赛中的作用及优劣势,以期为提高我国的排球技术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接应二传
上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二级市场上通过再融资的方式补充自有资本.这本无可厚非。而“平安再融资”为何竞导致自身股价腰斩,甚至大盘在如此重挫下仍然不能消化悲观情绪,一
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和Twitter、微博等网络应用平台的崛起,“微信息”成为了近年网络领域研究的一个新兴热点。在网络微信息时代,网络平台已经不只是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它与
本文分4个部分,对我国核心期刊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和探索。第一部分是核心期刊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在比较目前有代表性的几个核心期刊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期刊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作为我国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的运动项目,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需要从科学的层面针对我国运动员的肌力特征做出更多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的改进运动训练的方向。作为主要依靠肩、肘、腰背、膝关节来完成的运动,本文将主要从分析以上几个关节的肌力特征入手,提出一些结论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男子 自由摔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中国式摔跤运动是一项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相结合,以无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运动。本次试验通过对不同水平中国摔跤男运动员进行15s、30s、45s功率自行车项目测试,探究不同水平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和糖酵解代谢能力之间的差异,希望通过本次试验对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有更进一步发现,为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力学原理的运用就是技术运用原理,不管是人体本身的力量运用还是舞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涉及到了力学的运用方式。而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体育舞蹈的科学训练方法,则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剖析过程。笔者从人体自身内在的力量运用和人体外界的力量运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力学 体育舞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