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综述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中国式摔跤运动是一项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相结合,以无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运动。本次试验通过对不同水平中国摔跤男运动员进行15s、30s、45s功率自行车项目测试,探究不同水平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代谢能力和糖酵解代谢能力之间的差异,希望通过本次试验对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有更进一步发现,为制定更科学、更高效的摔跤运动员训练方案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中国式摔跤 糖酵解代谢 磷酸原代谢 综述
  在高负荷高强度运动中,无氧代谢中的糖酵解、磷酸原代谢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运动员无氧代谢时机体会产生乳酸,如果不及时清除则会发生堆积而引起酸中毒,难以继续保持运动状态,这些无氧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则需要通过体内乳酸清除机制进行清除,运动员体内乳酸清除系统越强其恢复能力也越强,只有机体得到有效恢复才能接受更强刺激,重新适应强度更大的运动。[1]本次实验主要测试优秀、普通两种不同水平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差异,根据各项实验指标变化情况,评定不同水平摔跤运动员体内糖酵解代谢能力、磷酸原代谢能力的差异。
  一、实验方法
  (一)指标选取
  测试两组运动员15s、30s、45s功率自行车运动情况,测试指标包括:测试时间内运动员所达到最大圈数、达最大圈数所用时间、测试时间内功率自行车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相对平均功率、相对最大功率、测试前运动员血乳酸值、运动后血乳酸值。
  (二)采集指标
  运动前两组人员的心率、运动后两组人员即刻心率、秒表计算恢复运动前正常心率所用时间;最大功率、最大相对功率、最大圈数及达到最大圈数所用时间都会同步显示在电脑上;指尖取血获得两组运动员运动前后血样,采用血酸仪测定血乳酸值。
  (三)实验仪器
  负荷设定:男0.085kb/kg体重;秒表;乳酸仪;功率自行车。
  (四)数据采集
  正式开始前让运动员在事先准备的自行车上进行热身活动,运动员自我感觉舒展开则停止热身,适当休息后,正式开始在功率自行车上测试。为确保安全,将自行车高度调整到受试者舒适高度并扣好脚扣,按标准设定自行车各项参数。测试开始前5s,是运动员试骑时间,以便运动员适应功率自行车自身惯性,5秒结束受试者释放爆发力以最快速度骑车。 测试过程中,周围可给予一定掌声和鼓励以支持运动员成功完成整个测试。
  二、实验结论分析
  (一)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糖酵解供能能力的分析
  糖酵解代谢供能速度快,不耗氧,是运动过程中无氧代谢的基础代谢途径,但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代谢产物乳酸。[2]通过实验提出以下分析:优秀组和一般组中国摔跤运动员30s和45s内功率自行车所能达到的最大圈数对比:优秀组高于一般组;两组最大圈数所用时间对比:优秀组小于一般组,说明优秀摔跤运动员较一般摔跤运动员而言爆发力更强,并且维持高强度运动时间更长,机体在无氧状态下继续保持高强度运动的能力更强;在运动员进行最大限度持续运动后,测定其运动前后体内血乳酸值,通过前后血乳酸增值评定运动员自身糖酵解代谢能力强弱,由于糖酵解代谢过程产生代谢产物乳酸,因此,血乳酸前后增值越大,糖酵解代谢能力越强。测试中优秀组受试者经过最大能力持续运动后乳酸值明显增多,增值高于一般组,说明优秀组糖酵解代谢能力优于一般组。人体拥有自动清除乳酸机制和缓冲机制,平衡体内乳酸增高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测试两组运动员体内乳酸清除速率发现,优秀组成员自身乳酸清除和缓冲系统比一般组更强。通过比较分析两组运动员几项指标变化情况,推论中国优秀摔跤运动员的糖酵解代谢功能比一般运动员强,也体现了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较高的训练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供能能力的分析
  磷酸原是人体内一种快速能源,是人体进行极量运动必不可少的供能途径。代谢过程中不耗氧,不产生乳酸,决定着运动员爆发力的强弱。[3]磷酸原为运动中灵活转换、突然起动、迅速移动等短时间内爆发运动快速提供能量,运动员平时训练中爆发力的专项训练即是针对磷酸原代谢能力的提高训练。[4]运动员开始运动大概15s内,体内主要功能途径是磷酸原供能,磷酸原代谢过程中不产生乳酸,因此,经过15s内功率自行车运动,运动员前后体内血乳酸的增值越小,其磷酸原代谢能力越强。经测试,优秀组运动员15s最大动力持续运动前后,体内乳酸增值小于一般组,说明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平时爆发力专项训练很到位,磷酸原代谢能力强于一般运动员。通过对两组运动员体内乳酸指标、功率自行车各参数指标的变化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后,推论中国优秀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代谢功能比一般运动员强。
  三、结束语
  通过对不同水平中国摔跤运动员的糖酵解、磷酸原两种代谢途径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我国不同水平摔跤运动员之间无氧代谢能力存在明显差距,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在糖酵解和磷酸原代谢能力方面表现出较大优势。由此推断,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在摔跤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无氧代谢能力是优秀摔跤运动员爆发力、耐力、持续运动能力显著高于普通运动员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芹.无氧代谢指标在能量代谢评价中的应用综述[N].安康学院学报.2014(26).
  [2] 孙红梅,张茂林.优秀中国式摔跤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13(28).
  [3] 刘巍,董德朋.我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主要关节肌力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
  [4] 赵凡.高温高湿对比一般环境有氧运动对摔跤运动员能量代谢和力量素质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2  摘 要 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学生以至于产生运动损伤本文首先从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学以及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篮球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篮球教学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保证。  关键词 篮球教学 运动损伤 预防  篮球运动不论是竞争性还是对抗性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要 柔道具有对抗性强的特点,因此要求运动员要具有一定的制胜招数,即“得意技”。训练柔道运动员的“得意技”需要运动员全面系统地学习柔道的攻击技术。同时对其进行千百次的反复练习,在到达熟能生巧的技术要领后,把各种攻击技术放置于对抗性的比赛中,再根据实战中每位运动员的对抗方式,找出其擅长的进攻技术,有意加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接应二传是排球比赛场上的一个重要位置,其在比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应二传队员在场上的发挥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比赛成绩。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年的国际、国内排球比赛资料,分析了我国男排和女排队伍接应二传在比赛中的作用及优劣势,以期为提高我国的排球技术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接应二传
中图分类号:G8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作为我国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的运动项目,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需要从科学的层面针对我国运动员的肌力特征做出更多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的改进运动训练的方向。作为主要依靠肩、肘、腰背、膝关节来完成的运动,本文将主要从分析以上几个关节的肌力特征入手,提出一些结论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男子 自由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