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急救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及实践

来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省会级城市院外指挥型急救中心的质控体系和评价标准.目前,石家庄市急救中心以调度指挥为主,兼顾部分院外急救出诊任务,属指挥调度型与单纯院外急救型复合模式,急救站点的规划设置为3 km急救半径,目前全市院外急救工作由14家医疗机构28个急救站点承担,约80%的急救站点属于协作医院急救站点,日平均出诊量约200次左右.所以,如何将这种院外指挥型的院外急救队伍,打造成一支高度协调、快捷高效的院外急救队伍,是保证院外医疗救援能力最大的关键点.因此,经过多年探索和借鉴其他急救中心的管理经验,根据我市具体情况,石家庄市急救中心依托石家庄市急诊急救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行政职能平台,于2014年5月在全省首创和组建院外急救三级质控管理体系和组织,院外急救三级质控管理运行一年多来,院外急救的质控管理取得良好的社效果,今将我市院外急救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及实践整理成文与同仁们相互经验交流和学习,也请院外急救管理专家和前辈给予教导指正.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横纹肌溶解大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AKI
目的 分析在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急诊科在2012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接受严重脓毒症治疗
目的 探讨安全三角区在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气胸患者,选择穿刺置管部位时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安全三角区组及常规部位组(
目的 研究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关系,探讨PLR对AMI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实践降低急诊抢救室中管路滑脱发生率.方法 对急诊抢救室留置治疗管路的患者进行风险因素调查、评估及防范监测,对患者存在的管路滑脱风险因素进行
目的 观察评价作者创制的增压舱在海拔2880m地区对家兔高原缺氧的疗效.方法 20只家兔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增压舱增压治疗60 min.分别测定0 min和60 min两个时间
目的 研究红花黄色素(SY)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以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硝化与MIRI关系.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
本文阐述我军在玉树地震应急医学救援中采取的防疫防护体系,结合玉树地震应急医学救援情况,对玉树救援防疫防护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
目的 了解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初训半年后技能保留情况,探讨大学生CPR复训模式的效果.方法 对初训半年后的129名大学生进行CPR技
目的 构建国际医疗救援行动中疾病疫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科学、全面的方法评估医疗救援中疾病疫情暴发流行的风险,为医疗救援行动中疾病疫情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