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文化普适性——兼及改进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思考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a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外音乐教育的历史看,音乐并非仅仅是一门知识,一项技巧;而是人性的存在方式、表达方式,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渠道,因而又是人们日常的、普遍的精神需求,具有文化的普适性.当代音乐教育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忽略了音乐的"文化普适性",这对于发挥音乐的精神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性都是不利的.作者认为,这种状况首先应当在师范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农村土地证券化作为一项农村土地和金融制度创新,不仅能借助资本市场这一途径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的保护,而且有利于筹集农村发展资金,为金融机构解决农业贷款风险控制提
文章梳理了从先秦到唐代&#39;歌&#39;、&#39;谣&#39;观念的流变,分析了它们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以<乐府诗集>一书为例,具体分析了中古时期的&#39;歌&#39;、&#39;谣&#39;观.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Si TFTs)技术在SOP(system on panel)显示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尺寸的不断缩小,P-SiTFT的Kink效应越来越明显,对有源液晶显示矩阵和驱动电路的性
为了满足无线通信系统应用需要,设计了一种主从耦合式LC压控振荡器(VCO)。基于0.18μm CMOS标准工艺,由一个5 GHz主VCO和两个起分频作用的从VCO组成,其中主VCO选用PMOS考毕兹差
在对日本一些著名半导体生产企业实际生产中所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企业生产规范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检测项目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组芯片
谐振隧穿二极管(RTD)具有高频、低功耗、负阻、双稳态、自锁等优点,在超高速数字电路领域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加之InP材料固有的优越特性,使得InP基谐振隧穿器件成为目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