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与超越:数字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守正创新”的质量生存方式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历史悠久较为成熟的专业,其特性既是基础性的,也是应用性的,既是人文的,也是工具的。同时,它的发展历史,也是不断转型的历史。文章通过梳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世今生,作者认为: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拥抱AI,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质量标准为目标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数字时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就是数字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质量生存方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转型;质量;超越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3-0023-04
  Abstract: As a mature specialty with a long history, the special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not only basic, but also practical. It is both humanistic and instrumental. At the same time,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is also a history of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By reviewing the past and present lif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innovating, embracing AI,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with the 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in the digital era, and the living style ofqua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in the digital era.
  Keywords: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ransform; quality; surmount
  2014年9月24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 “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1]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也指出:“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这些意见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提升教育质量,其本质是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就是要认清他的前世今生,以质量为中心,实现华丽的转型。
  一、回归: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世今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门,后来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并讫于今。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时,已有“中文”、“文学”等科目,1903年设“中国文学门”课程群。1910年3月,“中国文学门”正式成为文科教学专业。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独立的学科。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专业发展可以用悠久、传统、成熟来概括,而且从其诞生之后,就处在不断转型之中。
  1. 转型一,五四前后时期。(1)五四前期(1898-1919),中国文学门,与国学无大的区别。1912年改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1919年北大去“门”为“系”,中国文学门改为国文系,课程设置类同于传统的书院教育,留有明显的国学痕迹。[3](2)五四时期(1919-1938),1922年国家公布《学制系统改革令》,具备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意义的课程体系产生。囊括了文学、语言、文化、教育(教育心理、西洋教育史、教育概论、教学原理)等几大门类,重视原典应用能力的训练和人文素质的培养。[3](3)后五四时期(1938-1949),1939年教育部颁发《大學各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标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始定型,专业开设的课程重视人文素质的养成,提倡读元典,打通文史哲。但明显的,已开始偏重文学与语言,与历史和哲学拉开了距离。[4]    从这三次转型特点看,三次均是现代转型,但又留有很重旧学痕迹,后五四时期开始与历史、哲学相区分,五四时期就开始重视教育学、心理学,开设了《教育心理》《教育概论》《西洋教育史》等课程,但却忽略教学技能培训。
  2. 转型二:主要是1949至1966年建国之17年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变化。变化的起因源于对苏联教育的学习与照搬。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系内分设不同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系,开始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文学专业、古典文献专业等,教学上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培养专业人才。参照苏联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我国也分为文科、理科、工科等11类。课程体系设计则包括了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验课五类。在综合性大学,如北大、复旦、南开等高校将中文专业分为中国文学和汉语言学两个类别,师范类则称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见,这一转型是“基本采用苏联模式,但结合中国历史和民族的特点”。[5]专业教学内容虽然也强调要在专业基础和人文通识基础上进行专业训练,然而课程内容本身受苏联影响却走向了概论性、理论性,而强化实践操作的应用性、工具性的教学内容却逐渐淡出教师和学生视野,虽然也在培养方案中单列了教育实习,但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很重视。   3. 转型三:文革时期,语文完全政治化,表面上看课程设置体系与17年大致不差。但专业内容和课程设置却是既不具有人文性、文学性、审美性,也不重视语文能力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只强调政治上的大一统。
  4. 转型四:新时期,突出了人文性、工具性、系统性、时代性。1981年4月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院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与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体系相近,但课程名称规范定格,课程内部之间更显得系统性。但理论性、概论性的弊端仍然突出。此后教育部没有再颁布统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即专业教学计划),而是各个高等学校自主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但由于曾有指导性原则的思维定势和各地办学惯性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課程仍然是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在选修课上显现出各高校专业的一些优势或特色。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乃至现在仍有很明显的烙印。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既强调了传统,又注意了与时俱进,定位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基础知识要求“熟悉”、“扎实”,人文素养要“良好”,能力组合最能体现复合型特点,要求如下几方面:较强的审美能力,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课程设置成熟且规范,重点强化了实践实训,除实习外,还强调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讨论等[6]。
  5. 转型五: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质量标准的确立。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早几年开始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家质量标准,2017年底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具有较明显专业转型趋势,体现的正是“守正创新”和“回归与超越”的变化。
  如“守正”“传统”而言,《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标准》认为: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经历了长期办学实践,内涵明确,构成合理,基础知识体系完整……肩负着萃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7]在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方面规定与2012年版“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较为一致。能力构成则表述为:“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7]读、悟、写、说、辩等几方面能力较为确定。其中的审美鉴评能力就涵括了2012年版的初步研究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能力要求”方面具体表述为:“具有感悟、辨析和探究语言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评价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在母语和国家通用语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7]可以说,这样的表述方式更科学,更具体,更明确,指向性、针对性均很明显。
  在实践教学要求方面照样规定明确,而不同于过去笼统的见习实习。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就规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习实践活动。例如:教学实习、语言学调查、文学现象讨论、传媒写作、创意写作、编辑出版实践、民俗和民间文学调查等。”[7]传媒写作、创意写作进入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中。这是第一次,既表现出守正、传统,又体现出创新、超越。特别是传媒写作、创意写作与数字时代息息相关,与时俱进的特色明显。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特别提出要“积极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7]对小班制的鼓励和教学方式的提倡可以说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传统与现代有机的融合。当前数字化时代线上教学既有大班教学,也有小班教学,甚至一对二,一对一的教学机制。
  二、转型实践:守正创新的探索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其就业取向而言,又无疑是人文性、应用性、工具性的,也就是说,除了人文素养、文学美学修养外,就业单位所喜欢的是在书面语言表达上的“笔杆子”,在交际、谈判、说服等方面口语传达上的“嘴皮子”。如果能写一手好文章,口才上又能言善辩,就业之路上应该是可以通行无阻的。当然,也不能否认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乃至人工智能时代,全媒体社会已然来临,今天的“笔杆子”“嘴皮子”在传达传播方式上已具有了新的类型和方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达传播并行不悖,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体的传播可能还将占据某些上风。对于师范专业而言,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基础之上备课文、备学生、写教案、上课的教法与传达,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笔杆子和嘴皮子。
  1. 突显三个能力:我们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教学能力三大块。专业能力包括:文学鉴赏力(感悟)、文学批评力(认识)、语言应用能力(写作);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策划与说服能力,创意写作能力;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能力(非师范更改为:信息调研与处理能力)。
  2. 围绕三个能力形成特色课程设置:回归传统,强化人文素养涵育(潜移默化);构建写作范式与模型,强化写作训练;重视读元典,文史哲有机结合,但偏重文学与语言。如就写作方面而言,我们减少了写作理论课,增加了写作实训课。在原典导读方面,温儒敏先生认为:“现在人都比较实际,也比较浮躁,难得静下心来认真读一点书。中文系毕业了还没有完整读过《论语》、《孟子》、《红楼梦》和《呐喊》等经典的,大有人在,读的都是些文摘、选本,或者以看电视取替读作品,可是胆子很大,开口就可以大谈什么”中西文化“,其实不着边际。”还说:“我们希望本科的基础课逐步减少概论与史的内容,加强专书导读,主要往积累型而不是拼贴型的教育方式上走。比如《论语》《孟子》等文化经典,就作为正式的课程,主要不是研究性的讲解,而是带着学生完整地读,基本读懂,还要背诵部分内容。其实,主要的经典真正读懂了,古汉语呀也就过关了,文学史也部分学习了,语言文字的感觉和文化的感觉也有了,又磨了性子,学风也扎实了。”[8]这种认识是较深刻的,虽然地方二本院校的学生基础无法与985大学的学生相比,在基础课集中开设时没有充裕的课时开出元典导读课,但到大三大四时的集中选修课或模块课选修课阶段却可以做出必要的专人研究、专书研读、专题探讨课程设置。以此为案例对学生进行训练,达到“通一书而晓百书”的目的,既形成课程特色,又培养元典阅读能力、专书理解能力、专题思辨能力。对于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我们有舜帝、柳宗元、元结、杨万里、周敦颐等名人名家及作品,还有女书、瑶族文学、舜帝传说、祁剧文学、古民居村落文化等地方特有文艺、文化载体。这些均可以形成专题、专书、专人专题研究课程系列,不仅可以形成科研特色,也可以形成课程特色。”[9]   3. 将能力过关检测置入教学方案,形成实践教学特色:设计专业能力达标或过关培养制度,力争学生人人能力过关。我们已尝试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设置为经典背诵能力关,经典阅读鉴赏能力关,演讲与口才能力关,书面写作(多文体,含新媒体写作)能力关,教学技能关(非师范为:信息调研与处理能力关),公关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策划与创意能力关等方面。每一关都规定了具体的能力要求,并设计为相应的等级,其中三级以上为高级,一级为初级,毕业至少要过初级关,达到中级以上加1学分。在具体做法上除了每个学期按时集中测评外,还可以结合相关课程来完成。
  4. 专业上营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氛围,营造优化学习风气,创造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有的文气。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西山文风》《源诗》系刊办出了一定特色,举办西山学术论坛(侧重营造读书与学术氛围)和明德讲坛(侧重人文育人),同时举办相应地具有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特色的各类读书会、论文讨论会,各类文化创意比赛、非物質文化遗产传承文化节等系列第二课堂。
  5. 专业办学上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理学文化、碑林文化、女书文化、祁剧文化、民间文学、古民居村落文化、地域文人文学),结合相关本土课程,实施基于创新协同的实践教学范式。与相关校外单位签订横向合作协议,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实地进行调研、采风、策划、创意。既锻炼教师,也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既可以使学生在现场体会学以致用,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就业拓宽了渠道,积累了相关经验。如我们近年来分别与永州瑶族文化促进会合办了瑶族文化微信公众号《瑶族视界》,编辑纸质刊物《瑶族视界》。与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实践基地。对少数民族村落进行调研,协助江华瑶族自治县申办中国瑶族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让学生参与建设“中国瑶族文化网”等等。
  三、转型设想:回归与超越的追求
  1. 坚持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努力追求卓越与拔尖,把培养地方基层优秀汉语言文学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重构地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做强地方一流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走特色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全面提升地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新时代地方高校新文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
  2. 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分流选修专业方向限选课程、专业方向技能课程以及专业拓展任选课程,整体上形成了专业加方向、通识加主攻的课程体系;二是在素质能力培养上,强化人文通识教育、学生个性发展和创业创新意识的养成,突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方向能力实行达标训练;三是在人才培养特色上,依托湖南和永州本土文化,积极挖掘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开设特色专题专人专书研究课程,重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四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原典导读力度。原典导读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来说实际上是阅读、研读实践课时的增加。
  3. 抓好教学改革。建设“金课”,杜绝“水课”。地方高校一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学,我们将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三多三提高”(即多提问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多讨论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多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专业能力过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系列读书会+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特色班+省校竞赛的合理配合,坚持课内课外双轮驱动,多点发力,构建自己的特色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以使学生培养目标多快好省的达成。
  4. 设立师范精英实验班或卓越未来教师班。实行小班制、导师制、滚动制、淘汰制。开小灶,树标杆,立榜样,如警察之有特警训练一样。
  5. 建立创意写作工作室或工作坊。类同于师范精英实验班,形成更高更强更好的示范效应,强化创意写作训练,引领写作能力提升。特别是注重对接新媒体写作(微信、微博等)。
  6. 学生学习目标化。如年级训练一年一个重点突出实效性,(一年级重点、热点权威、代表论文缩写,二年级重点、热点权威、代表论文综述与评论,三年级读一本书,评一部书,四年级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又如:我们提出学生课外必须完成三大实训任务:写100篇文章、读100部书、背诵200篇作品。将我们自己编辑出版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经典书目导读》一书配发学生,引导写作、读书、背诵。每一年择优编辑一册学生优秀习作。
  7. 师范方向优化强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接国家教师资格认证考试。迎接师范专业认证审核。我们拟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形成如下能突出师范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师综合素养课程系列(以写作、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中外文学、中国文化、艺术鉴赏、科普常识为核心的人文及科普课程系列),教师专业知识课程系列(包含教育知识、学科知识)、教师专业技能课程系列(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普通话、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技能等)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系列(专业调研、见习、实习等)。增设中学语文教学名师课堂(聘请中学名师开设)、学生语文教学法讨论课堂。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延长实践实习时间,恢复师范生实践基地建设,健全顶岗实习制度(目前任务式的定岗有不少弊端)与中学教师轮训制度,学生实习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或半年。
  8. 通过教师技能训练中心,采用过关(入关、闭关、出关)的方式进行训练。学生在拥有相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后,将教学技能进行分解。在教师技能训练中心闭关训练,达到要求方能出关。
  总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的出发点。换句话说,就“学”而言,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文学美学修养仍然是传统的、是一以贯之的,是为“不变”,是为“正”,而传播时代的变化、传播环境的变化、传播媒介的变化,数字时代的来临,却使得“笔杆子”“嘴皮子”在传统意义上,又衍生出了变化的东西、新鲜的东西。如数字式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相关的中文信息处理、数字出版、数字图书、音频、视频的传达、博客、播客、微博的表达方式都会给“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带来新的丰富内涵。这是“新”,这是“变”。
  所以,要将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10]庶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30条)[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2]教育部教高〔2018〕2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40条)[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3]梁道礼,王宁.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汉语言文学分卷[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04-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温儒敏.北京大学近期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14-15.
  [9]潘雁飞.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250-252.
  [10]教育部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30条)[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
  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面试和工作过程中,服务型高职院校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与自身不相匹配的言行举止和职场迷茫。如何尽快适应职场、适应社会,完成从大学生到社会人角色转换,这是一个客观而现实的问题。文章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保险专业为例对服务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职业适应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型高职;培养;课程设置;职业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近年来,学者们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围绕“三全育人”“部门协同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教师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阐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开展“课程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遵循和逻辑方法。但是这些研究在研究视角上重实施主体,轻实施媒介、在研究层次上重现象层面,轻本质层面、在研究内容上重提出
期刊
摘 要:HACCP原理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点监控体系与纠正措施,将质量安全管理从源头控制。借鉴SWOT-HACCP原理、利用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对环境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建立监控与纠错体系,有利于指导老师开展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培养质量从源头控制,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HACCP原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
期刊
摘 要: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高校旅游专业发展的必修课程。目前实践教学的发展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得实践教学存在若有若无的问题。文章根据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培养途径、教学模式、检验标准和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为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使学
期刊
摘 要:当前,“双万计划”已将突出新工科的示范领跑作用作为核心任务之一。在各类高校鼓励课程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之际,探索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设为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正是顺应行业当前发展新设的专业课程,涵盖信息、经济、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学科,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课程的特点,将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有机结合,制订符合专业现状的教学优化方案。项目型实践教学以学生
期刊
摘 要:UPI测试是我校对新生开展普查的重要测试之一。通过第一次UPI数据,对比以往情况,结合咨询师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需求,为学生在校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发展性教育模式。第二次UPI测试则可以检验我校发展性教育模式在学生群体中的教育意义,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UPI;心理健康;心理测试;发展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在“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大学”等国家教育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找到了新的方向——研究型教学模式。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世界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其有助于提高本科生课堂质量、学习效果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但从目前我国实践成果来看,有关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推进不够深入。大部分高校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构建,而忽略了学科本身对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的影响,由此文章从不同学科的视角下探讨
期刊
摘 要:教育部于2016年度新批准设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深圳大学在2017年在全国首次开展了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招生。作为国内第一所开设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院校,如何引领专业本科生对新设专业产生专业认同,形成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老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次教学实践基于体验式教学理论,结合深圳大学荔园文化,以参加深圳大学第七届建筑文化节为激
期刊
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该课程的本质特征以及该专业学生对该课程反馈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结合民航案例推行“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优化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优化方案,提出了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计算机类专业;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高校第二课堂承载着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举。本研究应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中国知网中1016篇关于高校第二课堂研究论文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聚类以及关键词时区视图,从研究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全面展示20年来我国第二课堂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进程,为我国第二课堂研究作支撑。  关键词:第二课堂;可视化分析;Citesp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