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对话 理性评价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如果时光可以回溯,让我们回到1936年,一个37岁的中年男子——老舍,在山东写了一篇抒情散文——《想北平》。今天我们将开启一段对话之旅,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编者,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齐):准备好了。
  师:好,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
  [教師播放幻灯片。]
  对话一:裸读感受
  这篇散文,你喜欢吗?从主题、内容、形式角度任选一个,说说你的感受。
  主题:情感(作者要表达什么?)
  内容:事、物(作者写了什么?)
  形式:语言、手法(作者怎么表达?)
  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把你的裸读感受写在文本第一处对话栏的左边,待会儿我们请同学来交流。写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拘泥于别人会想什么、写什么。
  [学生写感受。]
  师:刚才我转了一下,发现我们同学啊,差不多都能写100字左右的感受。下面哪一位同学第一个来表达一下想法呢?
  [学生举手。]
  生:作者是要表达对故乡北平无尽的怀念与热爱,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将无比渴望能够回到北平,回到故乡,回到那座宁静而美丽的城市。
  师:你想说的是,从主题情感的角度,他要表达对北平的想念,是吧?
  生:对。
  师:这样的文章,你喜欢吗?
  生:喜欢
  师:哦,我也喜欢你。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人是最具有勇气的,我想送你一个礼物哦,这是我去北大学习带回的一个礼物,一个书签,印有北大红楼,祝你早日走进北大!
  生:(惊喜)好,谢谢老师!
  [学生鼓掌。]
  师:刚才他是从情感的角度,其他同学呢?
  [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被老舍先生这种对故乡深入骨髓的爱所感动,他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语言。反而是这种最真实最淳朴的语言,最能打动人心。老舍先生没有写北平怎样繁华,而是写了他所生活的一些场景,平民的场景,给人最真实的感受。
  师:哦,你说到了语言比较朴素,写的东西都非常日常。这是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来说的。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学生举手。]
  生:读了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舍先生把他对北平的爱,比喻成儿子对母亲的爱,看似平凡却深沉。不仅道出了对北平的爱,更能打动读者的心,使他对北平的爱得到了一种升华。
  师:这位同学在情感的理解上更深入了一些。好,我们把刚才大家说的理一下。1936年,37岁的老舍,他写下了这篇散文,想表达对北平的想念,他的语言很朴素,他写了北平一些很平常的事物。我想再问下大家,他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对比。
  师:那对比之下的北平,它呈现了哪些特点呢?
  [学生思考。]
  生:北平的特点是:既复杂又有一个边界,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在人文之中又显出自然。
  师:我发现你的概括能力很好!同学们,他刚才概括了哪些自然段?
  生(齐):第四、五、六自然段。
  师:第四、五、六自然段呈现了老舍笔下的北平的特点,非常棒!我们再来看一下,确实,老舍先生就是这样写了他的北平的。刚才,基本的内容大家都了解了,我们把对话再推进一步,能不能从内容选材的角度进一步思考与主题的关系呢?
  [教师播放幻灯片。]
  对话二:内容与主题
  老舍在文本第4节中说,“……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那么北平就有家的感觉了吗?这种感觉体现在哪里?是如何体现的?
  师:第四节说,“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感到寂苦”,那么北平就有家的感觉了吗?这种感觉体现在哪里,又是如何体现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第四节,一边读一边注意思考。
  [学生齐读。]
  师:思考一下,待会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解决不了,你也可以低声和学习小组的成员讨论。
  [学生思考。]
  师:哪些同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作者觉得北平有感觉,一是因为有家的感觉,他从小就生活在北平,二是北平的生活对他来讲——
  师:我想打断一下,回到第四节当中,来说说家的感觉体现在哪里,从文本里面来说好吗?
  生:家的感觉体现在“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根据这句,感觉北平的生活气息浓郁。
  师:你能细一点解读给同学们听吗?家的感觉怎么在你刚才说的句子里面体现出来了呢?
  生:比如说老城墙,作者生活的背景就是北平平民所生活的地方,在那里,许多平民家都是有院子的,院子都有城墙,上面都种有果树和花草,可能在作者看来,这就是家的感觉。还有面前的积水滩,有自然真实的感受,背后是城墙,就是作者生活的地方,一个院子,里面有花有草有树,有城墙,特别地舒适。
  师:我想问一下,一个院子里面有花有草有城墙吗?
  生:(笑)院子里有花有草,没有城墙,是围墙。
  师:好,请坐。刚才我们这位同学,她其实有自己的思考,但在表达过程中呢,要注意紧扣文本来回答。下面我们把目标对准第四节,再来读一读,把我们的思考,往深处推一推,往清晰推一推。
  [学生齐读第四节。]
  师:哪位同学再来说说家的感觉体现在哪里?
  生:“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我认为家就是我们的避风港,在家里我们可以做到完全地放松,在家里我们不需要害怕,在家里面我们就会有安全感,在家里面我们是最自由的。
其他文献
21世纪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城市成为越来越多人居住的地方,城市空间版图不断扩大。由此,我们不禁会问到:现代城市空间形成之前,都经历过哪些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空间形态有何不同?空间形态变迁的主导力量是什么?空间形态的变迁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笔者选择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片区作为个案,通过个案访谈、参与观察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现代城市空间生产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本研究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在“权力-日常生活”的分析框架下,对国博中心空间变迁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宗教作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潮流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内在和外在原因何在?这些变化是否有利于宗教的长期向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哪些矛盾?本文选取了一种极具时代特征和历史渊源的宗教形式——现代都市佛教,加以研究,以现代都市佛教的世俗化发展情况为研究主体,在多次实地考察以及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探讨。
  首先,简要介绍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都市佛教的出现和发展,并发现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其实也伴随着世俗化。其次,从五个方面——发展理念、弘法方式、
在国家积极推动外来人口城市社会融入的相关政策背景下,加上餐饮外卖行业快速发展,造成城市中“外卖骑手”这一新型外来人口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外卖骑手作为城市社会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其城市社会融入却仍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外卖骑手高强度、高风险和高不稳定的工作特质,另一方面是社会制度与城市居民对骑手的限制作用,导致相较于传统外来人口有所不同的外卖骑手,陷入城市融入的尴尬境地。
  本文通过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来对外卖骑手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试图描述并阐释骑手在城市中的融入现状、特征及影响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权威结构。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村庄治理者要具有领导能力、服务能力和公共管理的能力。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英返乡成为村干部,承担起了村庄治理的重担。与传统的村庄干部不同,这部分乡村精英大多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与宽阔的眼界,这正是他们实现良好村治秩序的基础,有利于达致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由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即这部分返乡精英,将其定义为返乡服务型精英。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服务型精英返乡带来村庄权威结构何种变化?
  本文以乡村治理理
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原始村落面貌不复存在。乡村在追求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社会结构解体,社会纽带松散,村落共同体呈衰落状态。近些年,国家、市场与社会对乡村的倾斜使得部分“中间状态”的乡村利用乡村价值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社会关联,形成新型的村落共同体。本文利用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将社会资本分为正式网络关系获得的社会资本以及非正式网络关系获得的社会资本。并从村落对非正式网络关系的运用以及正式网络关系的介入两个方面来分析新型村落共同体的形成路径。
  研究发现市场经济的冲击虽
近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选择返乡就业。高学历青年群体为什么返乡就业?他们如何返乡就业?学界对之虽有初步的探究,但多为宏观上促进该群体返乡的对策性研究,或停留在对大学生返乡意愿等主题的描述层次,较少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探讨高学历青年返乡就业的实际行动逻辑,以及个体就业行动与宏观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本研究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出发,聚焦于返乡就业青年中的高学历群体,运用理性选择分析框架对其返乡就业行动逻辑进行分析。在研究实施过程中,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赣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困问题始终是威胁人类基本生存的敌人,在我国,对贫困问题的关注也由来己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就带领人民群众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党又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行动,以消灭绝对贫困,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收官阶段,脱贫攻坚最后剩下的“硬骨头”主要分布在生存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区位条件封闭的偏远深度贫困地区。然而,深度贫困地区因个体能力贫困,而难以借助个体化脱贫模式走精准脱贫道路,这就造成了“精确靶向
“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一直以来深受全党、全中央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城镇化率高达百分之六十的今天,仍有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的乡村精英为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倡导以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形式进行就地城镇化建设,这种现象在城郊地区的农村尤为明显。我国百分之四十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与农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也关乎国家整体发展。农村地区稳收入、保民生、促发展,对将农村打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稳定器”和“蓄水池”有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以H省H村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近20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家庭结构变迁也使得老龄化加速发展。当前,在讨论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发展带来压力的同时,对老年人本身的生活状态、生活愿景、价值追求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这不利于当下乃至今后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建构。研究立足于C市老人的祖辈托育实践进行个案观察,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来揭示城市老人的个体化发展现状。通过贝克的个体化理论分析发现,在托育实践中的城市老人基于传统家庭主义文化和单位制下的集体生活惯性,个体化发展“脱域”过程存在着困难,且社会文化对老年人积极形象的弱化和话语的边缘化
在社会转型越来越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更加开放,就业选择也越来越自由化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求职变得简单了,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它比之前要更复杂,原因在于在现今“陌生人”主导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受到冲击,而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信任模式尚未完善,导致许多领域都出现了信任危机,使得“信任关系”的建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信任关系的视角去分析现社会中的就业问题,主要研究在社会招聘中求聘双方的信任关系建构。笔者以实习所在单位J公司为个案进行相关研究,以求职者的视角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