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日下午5时16分左右,江门市江海区某小学学生吴某被老师怀疑偷钱,从教学楼4楼坠落。2016年10月1日上午8点半左右,历下区文化东路恒大帝景小区,一个男孩的家长不让其玩电脑 ,从31层楼顶坠亡……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一桩又一桩令人心痛的事例,给学校教育敲起了警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小学是心理健教的起步阶段,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者,是行驶在大海上的轮船船长,是学生最亲密的导师、朋友。我们要利用班主任工作的优势,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教书、育人,还要做好一个心理学家。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強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可以是优秀的,就算孩子走了错路,只要家长和老师不放弃,就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身体上的缺陷父母无法弥补,但如果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无论困难有多大,他们总会想办法克服。作为家长,既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假如发现学生有各种消极情绪的,如:厌学、发呆、走神、抵触周围、与老师唱反调等行为,班主任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多种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学生的耐挫能力就会相应提高。反之,假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遇到一丁点的挫折,学生就会有轻生的念头。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由此可见,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曾经有人说过: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站着一个问题家庭。所以说,当今个别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首先来自家庭。现在虽然放宽二胎政策,但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老一辈穷怕了,因而在物质上对孩子百般迁就;但他们又知道,知识就是财富,所以他们在学业上又会对孩子百般苛刻。这样,孩子缺少了心理承受力的锻炼,但同时又使他们面临着学习的巨大压力,导致他们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
  其次,长期以来,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成了学生的负担,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分数”上。当学生成绩差时,他们就觉得自己是失败的,渐渐就会行成了焦虑,丧失自信,因而对周围的一切都没了激情。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观察到每一个学生心理上的一些“蛛丝马迹”,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树立信心,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想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时时刻刻为班级体争光,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班主任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帅,并不是靠单一的说教,而是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去,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培养健康人格,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信心和自尊心。
  1.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培养健康人格
  细心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会发现有个别学生不合群、自卑、沉默、胆小,爱打小报告,顶撞老师、自暴自弃等,也有个别学生相互竞争,暗中较量。假若遇到了“问题儿童”,班主任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让学生学会适时、适度、适宜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转移、倾诉、宣泄等,学会与别人沟通,学会缓解人际关系,学会调节生活,培养良好的品质
  小欣就属于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这一学期,个别家长在班群经常提到班中有失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用品经常会不翼而飞。为了避免江门跳楼事件的重演,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查了班级的监控,发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真相:班上一个体育出色、家景富裕、文文静静、成绩一般的女孩竟是小偷!我先跟她的家长了解情况,原来,这个女孩从小就有这个坏毛病,每次去探亲访友时,总喜欢“拿”一样东西回来,如果不拿,全身会很不舒服的,家长觉得很没面子。每一次,做母亲的总是暴力相对,有时半夜12点把她赶出家门。甚至有一次,把她送到派出所门口,让警察来吓一吓她,但她总改不了。看着这个战战兢兢的女孩,我不由得一阵心痛,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这个窘面的?我先从根源出发,原来第一次,她看见隔壁孩子有一个玩具很好玩,她叫妈妈买,但妈妈没买,于是,她就把这个玩具偷回了家,当时是非常害怕,但没人发现,又觉得很兴奋。第二次、第三次都是这样,久而久之,如果不去拿别人的东西就浑身不舒服。了解了小欣的偷东西的原因,我怕伤害了她的心灵,没有在班中批评她,而像朋友一样与她面对面谈心,对她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接着,我又用鼓励的方式,如果一天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墙上贴一个笑脸。然后与家长沟通,改变教育的方法,不要整天板着一张“扑克脸”,应多与孩子沟通,耐心与孩子交流。看着墙上的笑脸越来越多,孩子也越来越开朗了。
  2.学习辅导,克服厌学情绪
  个别学生上课讲闲话、考试作弊,无心向学,这些问题都属于心理问题班主任要针对这些问题,辅之以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就能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就医脚的被动局面。指导策略是:根据学生个体基础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帮助其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学会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小岚是一个性格内向、成绩很差的女孩。真正认识小岚的是开学的第三个星期,那天放学的时候,她的爷爷兴冲冲地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你开这么多作业?做到我的孙女哭过不停。”我大吃一惊,继而平静地问他:“是你的孙女不会做而哭?还是她做过不停而哭?”“她不会做,所以坐在那里哭,时间越拖越长。”我耐心的告诉他:“她不会做,并不是作业多,做家长就耐心地辅导一下她,勤能补拙嘛。”……又过了两个星期,她的爸爸向我求助:“老师,小岚这段时间一起床就说肚子痛,带她看医生,医生说没事,你说应该怎么办呢?”   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小岚应该是有厌学的倾向,如果不加以引导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端正她的学习态度,所以经常跟她聊天,了解她的思想动向,聊一些名人的故事,聊一聊班中哪些同学是学习的榜样,让她认识到“为什么而学?”然后,交给她学习的方法。根据她学习基础差的特征,要求她先把每課的生字词过关,多拼多记。接着,课文中的园地也要她记熟。渐渐地,她记得生字越来越多,我就送她几本课外书,让她看完就告诉我,她看了什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她,也乐意去学,理解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成绩慢慢提高了,一到上学时再也没说肚子痛了。
  3.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会课,塑造健全的人格
  班主任不但要在日常生活中擅长于利用个别谈心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还要利用每个星期的班会课进行针对性强的集体辅导。有利于解决某个情绪、行为问题。例如:我们班的孩子有一个通病: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专抓别人的缺点。别人的优点缩小看,而确定则用放大镜来看。由于他们为他人着想少,难以发现别人的优点,也不知如何真诚的赞美他人,造成人际交往不利,同时也缺乏了自信。针对此情况,我利用班会课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今天,你赞美了吗?》,我先播放一段视频——新加坡版的《小孩不笨2》,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一致喜欢“快捷班”的老师,从而理解赞美的力量。接着,让学生做赞美的小游戏。抽签抽到谁的名字,就用这同学的特点进行赞美。最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如何去赞美别人?教师总结、引导,让孩子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从而也帮助学生体会到赞美他人的重要性,分享了被他人赞美的快乐,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塑造了健全的人格。
  4.利用语文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文,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班主任要把握好这些文章的人物品质,适时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负荆请罪》一文中的廉颇——知错能改;《中彩那天》一文中的父亲——诚实、有信用;《穷人》一文中的桑娜,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帮助有困难的人;《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的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死得其所……还有许多表现人物品质的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一些人物为榜样,树立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一个重中之重来抓。当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还有很多,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捧着一颗爱心来,又讲究了策略,相信我们的学生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激情;朗读;情景;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小学低中高3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
【摘要】近年来,我校音乐教育响应了课改的要求,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将乐器引进课堂,使我们学校音乐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从单一的唱歌教学到唱、奏、演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我校也提出了音乐教育的办学宗旨:让每个孩子都学会一种乐器,让音乐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关键词】乐器;教学相长;知识技能;学习兴趣;创造力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心理學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
【摘要】在教育的发展中,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发展趋势。在小学教学中,将个性化和阅读融合起来,使沉闷的阅读增添趣味性,从而使“死阅读”变成“活阅读”。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为例,分析个性化阅读让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语文教育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活”起来  小学语文中,阅读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语文课的基础。小学生充满童真,处于一个爱玩的年纪,让他们静
【摘要】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明显增加,让很多学生对物理望而却步,此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复杂的物理知识面前更加从容不迫。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希望对更多高中生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策略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为起点,进而由抽象概念上升到具体概念,这种思维对于人类认识外界事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社会在变革,传统模式的小学德育教育已经不适应现在发展的社会。德育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而小学又是学习知识以及培养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但现如今小学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甚至是学校德育教育观念淡薄,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而在德育教育方面却不是很重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存在着不利的影响。现就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智慧的宝藏。国学对中国各方面都极大的影响,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又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一、国学经典进入课堂的意义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
【摘要】数学语言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相当重要,因此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本文着重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语言;能力;培养  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相当重要,无论是阅读、讲解教材的内容还是做题、交流数学问题都涉及到数学语言的应用。因此,发展小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说话完整、正确、流利,对提高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让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学生群体特征的不断变化、更新德育工作方式和打破原有工作方式的壁垒,文章从这些现实情境出发,结合对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进行地深入分析,对信息化时代下如何从德育管理沟通工作、德育工作的评价以及德育教师角色转换等方面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做出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小学德育;校长德育工作  网络技术的发展把人类迅速地从工业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坚持读书,养成良好的讀书习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构建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三化分享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读书所得,展示自我,激发读书兴趣,从而促进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兴趣;分享;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求小学六年时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对于学生的教育重心除了知识教育外,还有当今社会关注度颇高的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本文以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以帮助小学班主任能更好的开展有关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