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带给我更多快乐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z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爱好是什么?我会自豪地回答:书法。尽管我是个学土建工程的工科男,但我还是深深地爱上了书法。
  小学三年级,我就开始学书法,中学后,我靠临写一本柳体字帖,经常在学校书法比赛中得奖。那时,我负责学校宣传板报,要求用毛笔蘸白颜料在黑板上写,每次出完板报,看到同学们津津有味品读,那种感觉比考试拿第一还开心。进大学后,我加入校书法协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四年的学书道路。那时,一大帮书法爱好者,周末常聚在一起,每人带来平时的习作,相互指点和学习,虚心听取别人的点评。那段时间,大家的水平提高很快。经过四年的课余书法学习,我毕业前还举办了一次个人书法展览,在校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市政施工单位,无论白天在工地风吹日晒多辛苦,晚上我还是坚持练字,办公室也经常让我帮忙出宣传板报,在一次集团公司书法比赛中我得了第一名,一下成了公司的名人,后来同事们也经常请我写字,领导也常在大会上表扬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从现场施工员、技术主管晋升到项目总工程师。书法,让更多人认识我,也给了我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2003年,我调动到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工作,继续土建工程管理。但书法,我一直没有放弃。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常聚在一起谈书法、论人生。参加书法比赛和展览,常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平时下工地,再苦再累,晚上回到家中写写字,平静一下躁动的心,为第二天的工作加加油,也是一种生活乐趣。
  书法,让更多人认识我、认可我,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更多快乐。
  (陈树茂,广东省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建设事业总部高级工程师、项目部经理)
  责任编辑 曹敏
其他文献
唐代诗人杜甫曾说“书贵瘦硬方通神”,书法家中的“痩硬”者不在少数,但在文人里,茅盾算得上是佼佼者了。  传统的学书之路  茅盾的祖父是个秀才,虽然多次参加乡试未中,但练就了一手好字。他把自己双勾好的柳公权《玄秘塔碑》让小茅盾填墨,还时不时亲自把笔指导。在茅盾的楷书有了底子后,望孙成龙的祖父“双管齐下”,一边让茅盾继续临写唐楷,一边教他临写“朝考卷”。好学的小茅盾不怕辛苦,坚持每天练习,先摹后临,不
期刊
巢,篆字 由两部分构成,下面是一棵大树,上面是大树上安了一个暖烘烘的窝,窝里住着三只可爱的小鸟。同学们看,小鸟正仰着小脑袋,等着鸟妈妈来喂虫子呢。“巢”的造字本义就是鸟窝。  巢有大有小,小的如蚂蚁、蜜蜂的窝——“蚁巢”“蜂巢”,大的如我们人工建造的“鸟巢”。下面,我们走近这些形形色色的“巢”。  蚁巢  蚁巢  别看蚂蚁个儿小,但绝对是建筑专家。在沙漠中有一种蚂蚁,建的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远看就如
期刊
读师范时,我选修的是国画书法。工作以后,我教语文并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因为“能写会画”,很快博得了学生们的好感,我便写点励志的小作品,奖励进步较大的学生。学生们喜欢我的字,而每次的“奖品”,我都要练上好几遍。不知不觉,我的书法水平提高了不少。  在我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开始模仿我的字,还常常拿来向我“炫耀”。索性,我要求他们每日一练。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无偿辅导他们练习半小时钢笔字。刚开始不知道怎么教
期刊
公元1102年的一个春日,大书法家米芾正与几位老友在花园里饮酒吟诗,闲谈中不知谁提议:春光明媚,何不结伴出游?喜山乐水的米芾连声响应:“好!好!还记得数十年前北固山多景楼之行吗?至今难忘呀!不如故地重游……” 一位朋友却打断了米芾的美好回忆:“哎呀,你不知道,多景楼在几年前已毁于一场大火了……”大家都惊愕了。米芾沉默半晌,随后起身研墨铺纸,惆怅之中,挥毫写下这首大字行书《多景楼诗》:“华胥兜率梦曾
期刊
汪东阳是明代末年的一位篆刻家,他特别痴迷汉代印章。有一次,汪东阳得到一方精美的汉代铜印,印文为“汪关”,出于对印章的喜爱,从此以后他就改名为“汪关”。  汪关刻印,善用冲刀,笔画起、收干净利落。印章风格以典雅纯净、和平精整为特点,追求秦汉法度,印章整体彰显雍容华贵的气象(如图1)。那个时代,篆刻的风格大多受到文彭、何震的影响,带有时代的气息。而汪关的篆刻直接取法秦汉印风,他也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够跳出
期刊
邓石如,初名琰,字石如,自号完白、完白山人等,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他在篆刻上创立了影响极大的“邓派”,对篆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邓石如刻苦好学,他为了写好篆书,用半年的时间手抄《说文解字》二十本,把书中所收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抄二十遍,近二十万个篆字。这种执著、刻苦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邓石如的篆刻起初是跟父亲学的,主要目的是用篆刻来维持生活,所以早期的篆刻面貌杂芜,没有固定的
期刊
林逋(bū),是宋代著名的隐士。他从小失去父母,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勤奋好学,诗写得好,字也漂亮。
期刊
本期精彩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实验:找一张宣纸、作业纸、草纸,分别将它们揉成团,再摊开,用刷子蘸浆糊将它们刷平拼接在一起——  此时你有没有发现,宣纸已经完好如初,而另外两张纸则有不同程度的褶皱和损伤。在泾县的很多宣纸店中,店主也最喜欢用上面的方式,向客人展示宣纸耐折的特性。你可能纳闷:为什么宣纸本事这么大?呵呵,上一期中已经说了,宣纸源于特殊配方,又经千锤百炼,当然会集诸多优势于一身啦!  
期刊
我国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一边阅读古今文学名家留在这里的诗文,一边探访点缀于名胜之间的书法摩崖碑刻,会让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名胜独特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受浙江书法同道的邀请,吴老师再次走进了位于浙江乐清的雁荡山,与全国书法同行在灵山秀水间感悟祖国山川文化之美,品评名胜与书艺的完美交融。  驰名中外的雁荡山素有“天下奇秀”之誉,以峰、石称奇,可以说是无峰不奇
期刊
黄公望,元代著名的画家。他幼年就很聪敏,通晓音律、书法、绘画,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更是流传千古。  晚年的黄公望曾到过浙江富阳,他很快被“无处不画图”的富春山水吸引住了,就决定住下来描绘富春江的美丽景色。  一天,黄公望来到富春江边对着江岸作画。他正陶醉其中,突然背后被人猛地推了一把。黄公望毫无防备,一下掉入江中。  是谁想把他置于死地?原来,黄公望做官时的上司张闾,贪污舞弊,黄公望揭露了张闾,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