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延迟扫描对颅内结核病灶的显示优势探讨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延迟扫描是否对颅内结核病灶的观察更具优势. 方法 选择山东省胸科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1月经临床资料证实的30例颅内结核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先常规平扫后行双期扫描:动脉期注入对比剂后25 s行螺旋扫描,延迟期于5 min后行常规扫描.根据病灶侵犯颅内部位及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3种不同类型:脑膜增厚、脑膜结核瘤(包括脑膜结节)以及脑实质结核瘤(包括结核结节),并从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图像中各类型病灶大小、病灶边缘清晰度、病灶与周围血管关系的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计分,比较该2期病灶图像质量的差异. 结果 从30例颅内结核患者中共发现符合纳入标准的病灶526个,包括脑膜增厚22个,脑膜结核瘤、结核结节235个,脑实质结核瘤、结核结节269个.延迟期所示脑膜增厚、脑膜结核瘤、脑实质结核瘤的病灶大小计分(1.64±0.58; 1.64±0.58; 1.59±0.60)、病灶边缘清晰度计分(2.00;1.73±0.49; 1.88±0.34)及其与血管断面的区分能力计分(1.82±0.39; 2.00±0.06; 2.00±0.06)与动脉期(0.36±0.49,0.36±0.52,0.41±0.53; 0.00,0.27±0.45,0.12±0.32; 1.09±0.68,1.22±0.74,1.27±0.75)比较明显具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尤其是延迟期扫描在对颅内结核病灶的显示上具有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延迟治愈现象与患者病程的关系,以期为面肌痉挛患者术后疗效的判断及手术无效者再次手术的时间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
目的 探讨伴Rolandic区放电癫痫患儿的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自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癫痫门诊就诊的伴Rolandic区放电的27例患儿
目的 探讨双侧额底纵裂入路显微切除大型鞍区、鞍后或者长入第三脑室肿瘤的手术策略. 方法 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双侧额底纵裂入路显微切除56例
目的 分析影响胶质母细胞瘤全切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择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手术切除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39例,其中
目的 探讨核干因子(NS)和p53上调凋亡因子(PUMA)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部位及梗死灶体积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外科收治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 方法 选择台州医院神经内科自20
目的 探讨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择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新疆地区各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并确诊
目的 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创伤性脑损伤组、JNK拮抗剂组,每组
目的 探讨1.5T MRI在脑内环形强化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山医学院附属莱芜医院影像中心选自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表现为环形强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