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高叔嗣诗歌赏析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河南祥符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他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著名诗人,少负才名,二十三岁即中进士,官至正三品的按察使,也算仕途得意;而其十四年的宦涯,虽不算长,却有授官、告归、再起、升迁四段经历,不能不算丰富。他自订的诗文集《苏门集》辑诗四卷,即以这四段划分,四分之三都是居官时作。仕途生活深深影响了高叔嗣的人生和创作,尽管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晋阳稿序》说:“余本农夫,每造山田林壑,蓄志所感,慨然太息,归心萌作,发为篇咏。”这种性格和心情也见于他人的记述中。陈束《苏门集序》说:“先生雅性亢洁,不喜凡庸,虽迹在周行,而情欢在野。……虽屡仕通显,非其素衷。”《列朝诗集小传》说他“居官数忤时宰”,“参晋藩乞休者再”。所以,高诗的主要思想内容,虽是写为官生活,但在嗟叹自己才高遭忌、体弱多病、离乡去国和思亲别友的同时,总是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的向往。如《至日怀大梁诸友》,不算高诗的佳作,但绝对是高诗主流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明代诗人;诗歌;赏析
  高诗还有些写田园生活,主要是《读书园稿》中里居时的诗作。这些诗表现了农村的美好风光和诗人的闲适生活,内容真切,感情深厚,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得遂夙愿的由衷愉快。如《与客游宋戴楼城门九老泉上》,是诗人不多的完全叙写悠游乐事的作品。全诗音节优美,清新明快,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精神的放松和内心的喜悦。再如《夏日林枋田家六言》,诗人一时兴至,采用比较少见的六言体,赋得六首小诗。写景不重词采,意境活泼自然,使人想起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斜日深林度鸟,微风乱柳鸣蝉”一联,属对工整而流利,有图画美。可以说,《读书园稿》虽在数量上只占高诗的一小部分,但一定是詩人最有创作心情时的作品,无怪陈束说:“其在读书园诸作,特超玄乘。”(《苏门集序》)。
  通过了解高诗的思想内容,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两位前代的大诗人,陶渊明和王维。当然,无论陶诗还是王诗,高诗的艺术成就都无法与之相比。但是,高叔嗣某些时候的生活和心情,甚至性格的某些方面,又确实和陶、王有着相似之处。和陶渊明相似的主要是诗人不到一年的里居生活,高叔嗣当时的心情和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如出一辙。然而,高叔嗣虽也曾亲自耕作,但他告归不到一年,也从未像陶渊明那样为生计所迫过,往来的也都是和自己一样隐居的士人们,因此,高诗没有像陶诗那样客观地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而这,恰恰是陶诗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其“清腴”的艺术特色的基石。但高叔嗣又说“身迷五柳传”(《 酬李考功茂钦寄忆之韵》),可见他所仰慕陶渊明的,主要是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和归隐耕读的决绝,而其它方面,由于他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再加上归隐时间很短,不知是还没有意识到还是有意识地不去学习。
  至于王维,不谈其“入禅”的话,我以为应是高叔嗣明显察觉到与之的相似并有意识地摹仿、学习其诗甚至其生活方式的诗人。思想内容上的相似,已经说过,是由诗人的性格和生活经历决定的、有些巧合的相似。而艺术形式上的相似,则只能是高叔嗣着意摹仿、学习的结果。首先是句式,高诗大部分是五言,尤多五律、五古,而五言律、绝正是王维最擅长的诗体。其次是语言,高诗摹仿王诗的痕迹也很明显。《初秋谷司仆杏山别业》中,“解带挂长松”让人想起“松风吹解带”,“留连听暮钟”让人想起“临风听暮蝉”。《刈禾了晩望》中“嵩岳孤烟直,蓬池落日圆”一联则干脆套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气势、意境远不如原句流畅、壮丽。此外是结构,高诗与王诗同中见异。王诗之所以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是因为他观察自然的艺术本领很高,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因此王诗往往多句写景甚至通篇写景,着墨无多却能浑融完整。而高叔嗣显然缺乏这种才能。所以高诗较少描写外在客观景物,偏重抒发内在主观情思,即便学得一联甚至一句的“王氏写景”,也只能起到渲染、烘托自己思想感情活动的作用,使人想起谢灵运的“有句无篇”。但就是这一联甚至一句,时常因诗人的深切感受和努力摹写,而使人印象深刻。
  以上即是高叔嗣诗的概况。客观地说,即使在明代,高叔嗣也只能算是一位二流诗人。但事实是,高诗受到了时人尤其是唐宋派诗人的很高评价。陈束说:“子业谢绝品流,因心师古,每有属缀,伫兴而就,宁复罢阁不为浅易,往往直举胸情,独妙闲旷,有应物之冲淡,兼曲江之沉雅。体孟、王之清适,具岑、高之悲壮。词质而腴,兴近而远。洋洋乎,斯可谓之诗也。”(《苏门集序》)似韦、孟、王,我们已经讨论;似岑、高,主要指其《出自蓟北门行》等篇,但细观就有孟、王笔写岑、高诗之感,实在没有岑、高的风骨;似杜我则以为微乎其微。唐宋派诗人这样说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维护他们的文学主张,即“矫李、何之弊”。综合起来看,还是《明史》载王世贞的说法比较中肯,权借作结尾:“子业诗,如高山鼓琴,沉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婉笃,令人心折。”
  作者简介:
  鲍志宏(1987-),男,民族:汉,籍贯:浙江义乌,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编辑(转文化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社会信息也在不断增加。除了目前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外,我国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报纸同样也进行了高速的发展,在彩报质量的逐渐提高中,社会各界对于报纸的印刷质量以及墨色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渐渐都在向钢板纸的印刷质量标准进行靠拢。  关键词:报纸;广告;印刷;蹭脏;透印;压脏;产生原因;解决措施  引言  在报纸印刷过程中,随着油墨的转移,通常会有一些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史,造就和培育了人间无数经典、优秀而颇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华夏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内涵,理应得到传承和弘扬。与此同时,现实中也滋生和遗留下了一些恶风劣俗,与新时代、新风尚格格不入。它们是阻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毒瘤,必须祭出法治之剑加以根除。文章主要列举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恶风劣俗(滥食野生动物和婚闹),首先分析不文明行为对
期刊
我们国家的领土广阔,在这片广茂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服饰、语言…因为地域文化孕育出了各自独具地方特色的一些音乐、舞蹈、戏剧性表现形式的戏、剧。在云南省楚雄州这个以彝族居多的地区也孕育出了具有彝族特色的地方剧种—彝剧。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极具多民族特色的省份,其中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彝族聚居地区,在这一地区彝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自己独特的
期刊
2016年高考中,小说阅读选用外国小说作为阅读材料的是全国Ⅱ卷,阅读材料节选自美国作家迈尔尼的短篇小说《战争》,涉及到的考点有:筛选文中重要信息、主旨的探究、人物性格特征、探究题目的好处等内容。如果结合近三年高考情况,可以看出,高考对外国小说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对环境的考查,二是对情节的考查,三是对形象的考查,四是对主旨的考查.  从高考对外国小说考查的内容可以看出,学习《外国小说欣
期刊
摘 要:在十九大精神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背景下,近些年工艺美术类展览不断增多,一方面可以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内交流与进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工艺美术展览向普通市民展示与推广工艺美术文化。而如何设计工艺美术展览展厅,则较少有学者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工艺美术展览的展厅设计策略。  关键词:展厅设计;展览;工艺美术  一、概述  1.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指使用各种材质制作出来具
期刊
摘 要:为探明新疆干旱地区浅埋滴灌苜蓿适宜的灌溉制度,进行了变定额、变周期的浅埋滴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苜蓿浅埋滴灌栽培适宜的灌水定额为180m3/hm2,灌水周期为10d,全生育期需灌水15次。该灌溉制度下,苜蓿产量为14000kg/hm2左右,粗蛋白质量分数可以达到18.63%,节水促产稳质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疆;干旱地区;紫花苜蓿;浅埋滴灌;灌溉制度  紫花苜蓿被誉为“牧草皇后
期刊
摘 要:金沙文化是成都三大国际文化品牌之一,承载金沙文化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以陈列展览为主导,文化旅游纪念品为重点,金沙文化衍生品为载体,大力弘扬古蜀文明,宣传金沙文化,打造金沙文化品牌。  关键词:博物馆;金沙文化;文创产品  成都市把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根脉,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作为核心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金沙文化作为成都三大国际文化品牌之一,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丰厚内涵和形象载体。承载金沙文
期刊
摘 要:传统旗袍主要是两边开叉,整体线条平直,衣身宽松,胸围和下摆的宽度相差不大,平面呈直筒化造型,主要的造型通过衣襟来进行区别,可以分为斜大襟、琵琶襟和如意襟,整体的结构设计特点是抽象的,平面的,和中国画一样,在进行整体造型的时候并不注重三维空间的立体表现,而是在依附的表面象征意义和视觉效果上。  关键词:传统旗袍结构设计;工艺  一、传统旗袍结构设计特点  在进行传统旗袍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主
期刊
摘 要:自1995年我国引进第一部进口片,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英语电影迅速走进中国观众的视野。2014年,电影《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以19.79亿的内地票房,一举刷新了由《阿凡达》在2010年创造的我国影史票房纪录。好莱坞电影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我国电影市场并屡创佳绩。与此同时,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使大量译制外语片通过网络走入网民视野。一部电影的片名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刺激观众的神经,因此,在以好莱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从加强采购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质量控制、搅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保证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影响因素众多,如施工现场工艺技术条件、机械设备作业、气候及人为因素等,若是忽视对混凝土施工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