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机耙臂的扭矩试验机及剪切模型研究

来源 :矿冶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制造了一套可精确测量耙臂扭矩的浓缩机试验设备,用于研究浓缩机耙臂扭矩与给料浓度、耙臂转速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并且通过对耙臂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浓缩机耙臂扭矩与给料浓度、耙臂转速的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总体误差小于±1%,吻合度较好。该套试验设备可为工业大规模浓缩机的耙臂扭矩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采用PI调节器不能很好地适应电机参数变化而导致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电流预测控制(CPC)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鲁棒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滑模控制方法.该滑模与电流预测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改善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了负载扰动时调速响应快且无超调控制,提高了系统对内部电阻变化的容忍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均得到改善,转速响应从启动到稳定所用时间减小60%.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减阻剂,利用自制的输送装置研究了磷尾矿基充填材料(PTFM)的输送特性,考察了CTAB对PTFM料浆输送量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TFM料浆浓度74%时,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建立某长江大桥高峰岸锚碇基础边坡三维模型,模拟分析了锚碇基础施工及运营过程中边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GSI(地质强度指标)法确定岩体力学参数,更符合工程实际;三维整体强度折减法计算的安全系数明显高于极限平衡分析结果;三维分析方法可直观显示边坡的破坏形式和位置,便于定性判断边坡破坏性质。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工程措施,以确保锚碇基础边坡在施工及运行期安全。
为实现尾矿坝地下水位预测及预报预警,以尾矿坝地下水位为研究对象,将库水位、最小干滩长度等5个变量作为影响参数,尾矿坝地下水位为输出变量,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引入多策略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MGWO)确定SVM模型参数,并以工程实例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MGWO-SVM模型平均相对误差0.24%,平均绝对误差0.02 m,与传统模型相比精度高、性能优越,将其应用于尾矿坝地下水位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为摆脱参数设置对到时拾取算法准确性和适应性的影响,依据波形的起伏特征提出一种无需事先设置参数的到时拾取方法,该方法以信号包络线趋势变化为依据,首先通过功率谱密度图确定包络线的隐周期,然后通过STL分解获得包络线趋势变化曲线,最后根据MK突变检测自动确定AE信号到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和不同频率的背景噪音环境下使用本文方法均表现出较高的拾取性能,而应用较多的STA/LTA法在拾取性能上明显表现出对参数设置的依赖。在广西盘龙铅锌矿地压监控实测信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判别监测信号中有无声发
为了得到刚果(金)某铜钴矿深部矿体采场最优矿房宽度、地表危险范围与岩层移动角,采用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NX建立了不同矿房宽度的三维精细化模型,得到了地表位移、矿房应力与塑性区分布,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地表危险范围与岩层移动角。结果表明,依据地表位移、矿房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矿房塑性区,判定矿房最优宽度为18 m左右;比较了3种矿房宽度条件下的地表危险范围,以采场宽度18 m开采深部矿体产生的地表移动危险变形较为合理;依据数值分析结果,岩层移动角推荐73°-82°。研究成果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
研究了微细粒辉钼矿在煤油、柴油和XM31等3种油类捕收剂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界面相互作用计算等手段揭示了油类捕收剂与微细粒辉钼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新型油类捕收剂XM31在水中的分散能力优于煤油和柴油;在pH=2-11范围内,XM31对微细粒辉钼矿的团聚捕收效果也优于煤油和柴油;3种油类捕收剂均主要以物理吸附形式与微细粒辉钼矿发生作用。界面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水介质中油类捕收剂与微细粒辉钼矿之间存在范德华引力,但起团聚捕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由Lewis酸碱相互作用造成的疏水引力;根据
针对爆破振动信号去噪和趋势项消除问题,借助相关性分析,引入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小波阈值法的预处理滤波方法。首先运用EEMD方法进行信号分解,利用互相关系数进行含噪IMF分量和趋势项分量的预选,然后分别借助自相关函数特性和频带特点进行判断,最后完成含噪分量的小波阈值去噪和趋势项分量的去除,重构波形。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噪声、趋势项干扰,保留波形真实信息,进而提高频谱分析精度。
采用X射线透射智能分选技术对酒钢桦树沟铁矿石进行预选抛废处理,结果表明,抛废率13%左右时,能够取得尾矿品位小于10%、铁回收率大于96%、预选粗精矿铁品位提高3.6个百分点以上的指标,试验结果稳定、数据可再现,说明利用该智能分选机可以实现酒钢镜铁山桦树沟铁矿石的有效预选抛废、提高铁矿石输出品位。
对云南某难选多金属硫化铜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新型捕收剂OL-2M为硫化铜矿捕收剂、新型抑制剂OL-3C为含氧化镁脉石矿物抑制剂,经一粗一混精三精二扫优先浮选,获得了Cu品位19.69%、回收率55.25%、MgO含量3.45%的铜精矿。新药剂联合使用既显著提高了精矿铜品位和回收率,又大幅度降低了精矿氧化镁含量,达到冶炼厂对铜精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