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融合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媒体行业逐渐衍生出诸多类型的新媒体产品,这些新媒体产品在多样化媒介融合的趋势中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的融媒体发展的趋势与背景下,数字阅读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模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以快捷方便的阅读形式而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并且其与传统风格的纸质阅读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融合的新阅读模式,从而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比较分析
  数字阅读的优势与不足。数字阅读是一种阅读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的一种阅读方式,其载体不是传统的纸质,而是电脑、手机、阅读器等带电子显示器的产品,通过这些电子产品来实现阅读资源与信息的传递。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数字化的电子出版物信息容量较大,能够在较大的存储空间中进行数据的检索,且具有成本低廉、便于保存、便于携带的优点。这种数字化产品操作简便,受到了社会年轻群体的追捧,符合青年群体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但是读者在进行数字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互联网中负面信息的影响,并且在如今数字阅读普及的现状下,大众在这种拟态的阅读环境中容易沉浸于电子信息的虚幻满足之中,产生了媒介依存症,这就使得大众在长期低头阅读中影响了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
  纸质阅读的优势与不足。纸质阅读主要是阅读通过编辑、校对、印刷以及出版等一系列流程所形成的纸质出版物,纸质阅读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以及图书馆阅读中仍旧是一种主流的阅读形式。在数字出版物诞生之前,纸质阅读一直作为一种主要的阅读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传递着相应的信息与资源。这种阅读形式保留着传统的阅读习惯,大众能够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深度阅读,并且在图书阅读中进行文章批注,在阅读中实时记录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能够在深入阅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利于视力的保护。但是纸质阅读依赖书籍,与新时代的数字阅读方式相比,书籍携带不便,购买的成本也较高,且在书籍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林木资源,对生态环境的长效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融媒体时代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現状与变化
  数字阅读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融媒体时代,数字阅读能够在多样化媒体的应用中通过数字化产品的呈现来提高阅读的覆盖面。根据我国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继续增长,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的媒介主体。另外,我国成年大众的图书阅读率为59.1%,报纸阅读率为37.6%,期刊阅读率为25.3%,而大众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数字化渠道的数字阅读接触率则达到73.0%。可以说,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目前大众阅读的主要形式,并且我国数字阅读率将会保持一个持续稳定的态势。在数字阅读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的影响下,我国逐渐延伸出一条关于数字阅读的产业链,从而在大众的数字化阅读中实现知识与内容的传播与发展。
  纸质阅读的使用程度逐渐降低。伴随着新媒体产品的诞生与发展,我国的纸媒在阅读中使用程度呈现出一种相对下降的趋势。在新媒体产品在开发与拓展的过程中,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黄常开认为,“南都PAI以电子终端设备取代纸张,实现了传统媒体内容传播介质的革新,是南都全媒体集群在新媒体领域探索实践的一种创新模式。”还有北京青年报社在其终端产品的应用过程中提出的口号“从北青报到北青Pad”,也代表着一种用Pad替代纸媒的理念。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纸媒消亡论”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特别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大众更愿意在短暂的时间内去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且在如今整个阅读环境的娱乐化趋势的影响下,深度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这影响了整个社会环境中阅读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融媒体时代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融合路径
  在纸质阅读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的情况下,我国更需要在数字化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将传统的纸质阅读与融媒体时代的数字阅读实现融合,在结合双方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来实现阅读体验的创新,从而提高社会阅读的价值,并且在媒介的融合中增强融媒体时代的阅读体验,满足大众多样化的信息阅读需求。
  强化阅读产品的特色,在优势互补中实现融合。在如今融媒体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各自的功能优势,从而在多样化阅读功能的建设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并在此基础上强化阅读产品的特色,以此来推进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首先,需要充分发挥数字阅读高效便捷的优势,通过数字化阅读产品的网络化推广来鼓励大众进行数字阅读体验,同时还需要对于数字阅读的环境进行优化,对于阅读中的广告插入、不良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过滤与筛选,从而保证阅读者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与环境。另外,还需要在如今纸质阅读量以及覆盖率逐渐降低的基础上,发挥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势,特别是加强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图书阅读活动的开展,在线下读书活动的开展中提高纸质阅读的社会价值,以此来加强大众对于图书的深度阅读。总之,要在数字阅读以及纸质阅读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阅读产品的宣传,推进新时代阅读的融媒体发展进程。
  纸质阅读数字化处理,衍生多样化的阅读形态。针对目前纸质书籍携带不便的问题,需要在如今新媒体发展的环境下,对纸质的阅读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也就是通过数字化媒介来实现纸质资料的即时性阅读。首先,需要通过文字识别的形式将纸质阅读的内容转化为一定的电子资源,并且这些电子资源能够以手机电子书、电子报等形式实现数字化呈现,以此满足大众对于深度阅读的便携性需求。同时,在纸质阅读资料进行电子版转化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辅之必要的图片以及视频对于基础的纸质内容进行呈现方式的转化,从而在如今融媒体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多种形态的新媒体展现方式实现读者视听上的感官冲击,满足大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这也就是说要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形态的辅助,丰富纸质阅读资源的呈现形式,从而实现融媒体时代纸质阅读内容的文化传播与发展。
  数字产品纸质化体验,提高数字产品收藏价值。由于受到了网络环境快节奏的影响,数字产品难以实现时间上的长期保存,这就需要数字产品转化为纸质阅读产品,特别是在如今网络上拥有较高关注度的网络小说以及其他网络作品,都能够以纸质印刷的形式进行数字化资料的记录,从而能够以图书收藏的形式将数字化产品保存下来。另外,还需要将纸质化阅读中能够翻页、随笔标注的优势充分融合进目前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中,从而使得如今数字化阅读形式能够逐渐向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看齐,进而在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融合中,实现阅读产品新形态的出现与成长。
  加速推进阅读媒介融合,增强融媒体阅读体验。在融媒体发展的趋势下,需要我国针对目前多样化的新媒体产品进行媒介融合,包括媒介传播渠道层面的融合和阅读内容层面上的融合,这也就是将传统媒体与新时代发展的新媒体进行融合,从而衍生出多样化的媒介形态来进行阅读体验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需要在媒介融合理念的指引下,在呈现形式上以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方式实现信息与资源的传播,从而加速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通过内容融合的形式进行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融合,主要通过电子屏幕显示的内容通过纸质形式进行呈现,同时在融合过程中,将纸质阅读中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属性与数字产品中简洁化的语言表现形式进行充分融合,进而全面加速推进阅读媒介融合,在满足大众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增强融媒体阅读体验。
  结语
  在融媒体发展的时代下,我国数字阅读的势头逐渐高涨,在整个社会上呈现出一种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并存的局面,而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各具优势,纸质阅读不会消亡,数字阅读不会取代纸质阅读。这就需要在我国的阅读模式建构中,推进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融合,在内容融合以及渠道融合中实现阅读形态的多样化,从而在融媒体时代全面增强大众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科研团队项目“戏剧影视改编和文学批评研究”(项目编号:XFU18KYTDC01)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我的家庭是一个革命家庭,从2012年9月起,怀着“追寻父母的足迹,讲好红色故事”的强烈愿望,我和家人年复一年地行走在路上,去追寻父辈们的足迹。多年走访革命圣地的经历使我感受颇多。我深深地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红色家庭,永远的激励  我的父亲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雇农家庭。1928年5月参加了震惊全国的西北旬邑起义。1930年参加刘志丹领导的陕甘南梁游击队,父亲的这个名就是刘志丹给他起的
期刊
父亲王亚朴离开我们11年了,但是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将老一辈革命精神传给下一代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却记忆犹新。他为学校孩子们讲红色故事,亲自回到抗日战场与乡亲们回忆军民合作痛击日寇的战斗往事。父亲80岁开始学电脑,患有眼疾的他,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了几十万字的革命回忆录,留下了宝贵的史料。曾被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并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和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传承,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期刊
我们家是红色家庭,父亲刘型是一位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省委秘书长、北京地质学院院长、农垦部副部长、十一届三中全会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母亲程宜萍是一位老八路,曾任延安第二保育院的院部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农业部工业原料局副局长。  我公公梁金生是一位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是一位烈士,1946年牺牲在越南。我婆婆姚淑平也是一位老八路,曾任延安第二保育院的保教科副科长,新中
期刊
我最佩服父亲萧锋的,是他64年来从未间断地写日记,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天天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提笔记述,更不是一件易事。但无论是爬雪山、过草地,无论是在怎样艰难严酷的环境下,萧锋却从未停止过记日记。小休记地名、大休写事件,用五花八门的铅笔、钢笔写在五颜六色的草纸上。  那一夜,读懂父亲  年轻时,我不理解父亲。“我经常劝他,别人打麻将、玩门球、到处去旅游,身体倍儿棒
期刊
《历代名家评〈史记〉》中说道:“(司马迁)把历史中人物特起的个性太显露的具体地描写出来,于是历史变成文学了。”《魏其武安侯列传》便是极为精彩的小说化了的史传,其故事时间从汉代孝文、孝景之交到武帝元狩年间,跨越了数十年。除了合传里重点刻画的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和颍川灌夫外,还涉及了数十个历史人物和事件,无怪乎李晚芳在《读史管见》中称赞它体现了太史公“笔大如椽”的功力。在叙事学中,当故事时间远超叙事
期刊
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湖南一个贫农家庭的孩子,7岁成了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他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革命战士,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  1963年2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雷锋的事迹,毛主席阅读后说:“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我也向雷锋学习”,并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主
期刊
记得在12年前,那是我60岁退休的那一年,为了纪念我的父亲,我请雕塑家泥人张的后代张荣达大师,为父亲用青铜铸造一尊铜像,使用的是父亲20岁时的照片。我把铜像安放在我的工作室,并记述这样一句话:60岁的儿子,终日陪伴着20岁的父亲。今天想起这句话,说不尽的追思,像电影中的情景出現在脑海。  父亲去哪里了?  讲起父亲刘光典,以前我仅从他的多张照片得到些印象,他高大而英俊。父亲在我一岁多的时候,就离开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在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读方式之外,出现了很多如手机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新型的阅读方式,这给人们获取知识和阅读书籍带来了便利。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双面性,新型阅读方式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弊端。本文通过研究文化传播视角下社会阅读环境建设的意义,分析文化传播视角下社会阅读环境建设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文化视角下社会阅读环境建设的策略。  文化传播视角下社会阅读环境建
期刊
2016年,中信出版集团旗下的新思文化正式推出“开放历史”系列丛书,打造了一批高品质历史读本,广受读者好评。四年过去,丛书已出版至30余册,回顾这批致力于帮助读者“以更宽广的脉络去理解世界”的精品书籍,来自美国著名历史學家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的巨著《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凭借亮眼的市场表现与如潮的读者好评,无可争议地成为本套丛书中的“第一杰作”。在历史学界,长期
期刊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活动,是文化保存和传播的根本途径,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我国作为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流的文明古国,其阅读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数字时代的到来,阅读的对象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阅读正逐渐成为当代国民的阅读主流。而新媒介环境下的数字阅读在极大满足“快餐”时代国民阅读需求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总结新媒介环境中数字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