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比较和思考——评近年发生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评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5022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在总体上相互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两大理论体系中,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人们关注的问题。90年代以来,
其他文献
人们将“北欧福利模式”视为西方福利国家的一种独特模式。北欧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社会保障、健康以及惠及全民的教育政策,换句话说,即基于普遍性原则的社会政策。近期的改革趋势不得不令人质疑:普遍性原则当前在挪威这个福利国家是否受到了威胁。大体上,福利国家都以不问的规范、价值观和原则为基础。从几种主要福利原则可以看出,在现代北欧与欧洲其他福利围家近期改革中,重心从普遍性原则转移到更强调互惠性与标的设定原则。后两者更侧重合同、义务和激励措施,以使人们为个人幸福承担更多责任。
从政治学的视角对过去二十年中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发生的积极化转型提出一些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发生这一转型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在经合组织经济体中劳动力市场的后丁业化发展;其他途径在解决大规模失业问题上的无能为力;政党想通过创新性和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来树立声名的愿望。这一观点在丹麦、英国、荷兰、瑞典、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七个欧洲国家所经历的发展轨迹中得到展现。
由苏州大学方世南教授所著的《时代与文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各国文明多样性》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他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紧紧围绕解答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理论创新的路径。他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他提出了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等科学论断,为新世纪我们党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卫兴华,1925年10月生,山西五台县人。1946年参加工作,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总编辑、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和理论经济学分会主席。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协会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50余年。出版著作(含主编、合著)40余本,其中有《卫兴华选集
只要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仍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不仅与我国现实不相符合,与经济学、哲学常识不相符合,而且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关于我国当前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相冲突。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并未断定资本主义就要灭亡。“第二大发现”后他认为,无产阶级是资本“造成了与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后,资本生产力发展到极限前进行革命的。革命成功既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又取决于无产阶级历史主动性发挥的程度。革命胜利后还要在无产阶级专政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中完成资本尚未完成的发展生产力的任务,而后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意识到资本自在必然性的主体自为必然性即历史主动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依据。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经过65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5大学科门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8个一级学科,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院。学院现有2个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该专业全省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硕士方向、7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省级品牌本科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德育研究基地。
历史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未来是今天的延续。知往鉴来。当我们满怀信心地迈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禁不住回首那段屈辱悲怆壮烈的中国近现代史,反思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对现代化艰苦卓绝的追求。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没有重蹈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挫折的覆辙,最根本的就是因为其理论创新,而不是自绝于这个世界的变化。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新科技革命挑战面前的中国,发达资本主义强大压力下的中国,新自由主义强势理论步步威逼面前的中国,不但没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失败”,而是交出了一份让世界瞩目的答卷——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