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美操作为一项开放性的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锻炼价值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在高校中,健美操课程已普遍开设,特别是在体育院校中,健美操被定为专修课程列入了教学大纲。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高校的健美操教学仅限于对学生成套动作技术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采用对健美操专项课实施一系列的创新研究,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作用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
一、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大专班07、08级健美操专修学生,共100人。
(二)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查询、下载有关健美操教学若干评论文章. 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00份问卷调查表,大专07,08级发放100分,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访谈法:多次征求有关领域专家意见和建议。同时对部分老师和学生也进行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修改教学大纲,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1.教学目标的创新
教学目标是贯穿整个课程的绳索。是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创新的能力和科学锻炼的意识,促进创新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表1对教学目标的调查可看出,学生只感受到身体素质、形体姿态、审美能力、表现力方面的培养,却对创编能力的感受很模糊。创编意识、创编能力是体现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目标中去,才能使学生在发展身体、掌握技术的同时,更好地运用和支配所学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学方法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实现其教学目标,我们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技能、技巧的形成;积极指导學生实践发展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使之更符合教学的需要。
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年级只有少数同学非常喜欢现有的教学模式,而大部分的同学则认为现在的教学就是做完热身活动后开始整套操化练习,很陈旧、枯燥乏味。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种模式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不了课堂气氛。
自主性练习法
自主性练习法能把学生自身的优点展现给大家。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年级有60%以上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这种自主性的练习方法,仅有个别几个同学持不喜欢的态度。这说明这种方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练习方法,能更好的体现出学生潜在的表现力,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间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核心,通过学生的评价,不仅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⑴在考试中增设了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创编的成套动作表演,最后以编排和完成两部分评分。
这种考试评定的方法着重点不是在完成规定动作的熟练程度和质量,而是在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创编方法,以创编操的设计和完成情况,来评定分数。调查显示:两个年级有60%以上的同学表示非常喜欢这种考核形式,通过这种分组创编动作,不仅鼓励和支持了学生参与创编,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合作设计,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也有近10%的同学仅仅表示没感觉和不喜欢,通过对部分学生访谈了解到,因为有的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时间不长,所以感觉对自编操的创编力不从心,从而了解创编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要在学生自身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变化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健美操内容应丰富多彩,它们可以贯穿于健美操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会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查显示:两个年级的同学们都希望教学内容多样化,而不是单一的有氧操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创新、创编活动提供多元化元素。所以增加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形式等多方面的创新,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和兴趣,加强了学生创编能力、合作互助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促进了学生对动作技术的强化和巩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四、建议
(一)在健美操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思维。
(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习惯。
(三) 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除了具备专业的运动技能外,还应该掌握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习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以超前的意识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岩,健美操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黑龙江东方学院,2004,(3)。
[2]吕慧青, 浙江省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现状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2003,(4)。
[3]周涛,张小莹.北京高校健美操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
一、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江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大专班07、08级健美操专修学生,共100人。
(二)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查询、下载有关健美操教学若干评论文章. 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00份问卷调查表,大专07,08级发放100分,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访谈法:多次征求有关领域专家意见和建议。同时对部分老师和学生也进行访谈。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修改教学大纲,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1.教学目标的创新
教学目标是贯穿整个课程的绳索。是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创新的能力和科学锻炼的意识,促进创新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表1对教学目标的调查可看出,学生只感受到身体素质、形体姿态、审美能力、表现力方面的培养,却对创编能力的感受很模糊。创编意识、创编能力是体现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目标中去,才能使学生在发展身体、掌握技术的同时,更好地运用和支配所学技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学方法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实现其教学目标,我们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技能、技巧的形成;积极指导學生实践发展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的方法,使之更符合教学的需要。
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年级只有少数同学非常喜欢现有的教学模式,而大部分的同学则认为现在的教学就是做完热身活动后开始整套操化练习,很陈旧、枯燥乏味。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种模式提高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不了课堂气氛。
自主性练习法
自主性练习法能把学生自身的优点展现给大家。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年级有60%以上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这种自主性的练习方法,仅有个别几个同学持不喜欢的态度。这说明这种方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练习方法,能更好的体现出学生潜在的表现力,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包括学生间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核心,通过学生的评价,不仅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⑴在考试中增设了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创编的成套动作表演,最后以编排和完成两部分评分。
这种考试评定的方法着重点不是在完成规定动作的熟练程度和质量,而是在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会创编方法,以创编操的设计和完成情况,来评定分数。调查显示:两个年级有60%以上的同学表示非常喜欢这种考核形式,通过这种分组创编动作,不仅鼓励和支持了学生参与创编,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合作设计,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也有近10%的同学仅仅表示没感觉和不喜欢,通过对部分学生访谈了解到,因为有的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时间不长,所以感觉对自编操的创编力不从心,从而了解创编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要在学生自身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变化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健美操内容应丰富多彩,它们可以贯穿于健美操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会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查显示:两个年级的同学们都希望教学内容多样化,而不是单一的有氧操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创新、创编活动提供多元化元素。所以增加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形式等多方面的创新,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和兴趣,加强了学生创编能力、合作互助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促进了学生对动作技术的强化和巩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四、建议
(一)在健美操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思维。
(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习惯。
(三) 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除了具备专业的运动技能外,还应该掌握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习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以超前的意识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岩,健美操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黑龙江东方学院,2004,(3)。
[2]吕慧青, 浙江省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现状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2003,(4)。
[3]周涛,张小莹.北京高校健美操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