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富有情趣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45tg54h4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要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的三维教学。新课标强调情感目标的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新突破,体现了文言文的人文性,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关键词】文言并重 文言知识 成语典故 巧用歌诀
  文言文教学一直困扰着教学一线的老师,老师煞费苦心,学生竭尽全力,最后还是事倍功半。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应该以情感教学为主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体会中华精神;用探究思想引导学生,汲取积极向上的情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依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文言文情感教学的方法。文言文教学的要领是要引导学生触摸语言,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品的情感之美。
  一、从重言轻文到文言并重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点落在文言知识的逐一讲解上,强调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这种“重言轻文”的教学格局导致了以下不良后果:
  第一,“重言”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性考查,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抹杀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重言轻文甚至文言剥离,显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培养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第二,重言轻文的教学传统,使学生无法穿透文字符号达到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境界。
  第三,文言文作为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文与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重言轻文导致许多附丽于“文”上的文化信息被忽略甚至抛弃。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也要改革教学方式,既要有“言”,又不能忘记“文”,不能把一篇篇古文留下的经典文言文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教师要注重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重新解读文言文,还文言文本来的面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文”为契机,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积累文言知识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后,要学生深入学习,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在最初学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方法:注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词义的差异、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让学生心中有数,从中摸索出规律。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依据讲授过的方法布置小组成员每人一段或二段,先独立思考完成应积累的文言知识的归纳,然后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对照纠正。全班交流时采取竞赛的方式,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的成果。说得不够或不完整的,其它小组补充。
  开始学生会找得较少,错漏也会较多。但我不急于批评,而是肯定他们的成果,并进行表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竞争、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掌握通假字、实词意义、虚词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古汉语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达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一篇《赤壁赋》可以引起学生大讨论,对“主客对话”可以作不同的解读。“主客对话”是虚拟的,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也可以说是实有的,“客”是道士,是杨世昌,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自然是最符合他的身份与性格。
  三、积累成语典故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成语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对成语典故的了解和积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文化素养。《礼记》中的“教学相长”“玉不琢,不成器”;《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史记》的“毛遂自荐”“运筹帷幄”“青云直上”;《劝学》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对于成语,要理解其意思,学以致用。
  在古文中还有许多典故:《察今》中的“循表夜涉”、“刻舟求剑”;《赤壁赋》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陈情表》中的“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促织》中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等。对于典故,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其出处,还要理解其含义,使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学会运用典故,提高文采,丰富内涵。
  四、巧用歌诀,增强趣味性
  文言文翻译方法,按照“换,留,增,删,调”五字经,可以归纳编写出如下文言翻译歌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语词,双音替换;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饰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用这种手法还可以牢牢记住十九部古典名著: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这28个字的小诗中,巧妙地将《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儒林外史》《金瓶梅》《初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等镶嵌进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文言文教学理应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受追棒的篇章,理应是课堂上的一份精美大餐。只有用心灵触摸语言,让触摸的心灵敏感而丰富,让敏感而丰富的心灵更进一步领悟语言之美和境界之美,才能感悟作品的情感之美。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他们发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商务沟通的需求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体裁教学法是商务英语书面能力培养的一种具体教学模式,为新时代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保障。  【关键词】体裁 商务英语 书面沟通能力  体裁(genre)这一概念的研究源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BA的阐述,他认为单个的表述一般是个人化的,但使用语言的每一个领域却锤炼出相对稳定的表述类型。到20
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 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 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一、认识观的转变  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
报道了国产14种苋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部分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4,即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刺苋A. spinosus,红苋A. cruentus,腋花苋A. roxburghianus,合被苋A. poly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也越激烈,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不但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满堂灌”,采取“师生共同
【摘要】近年来高校英语课堂学生流失现象严重,这是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事实。从学生、教师和教育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流失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构建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估的测评体系和加强师资培训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扭转这种局面。  【关键词】高校英语课堂 学生流失 对策  一、高校英语课堂学生流失现象  据《大河报》2013年12月9日报道,最近四川一名大学生研发出了一款
一rn“10,9,8……3,2,1,发射!”rn随着指令员的一声令下,九泉发射中心的后羿7号(中国第一艘宇航飞船)点火升空.顿时,飞船上的宇航员云祥瑞觉得一股强大的压力将他紧紧地压在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的正确引导,学生易受不良信息的侵蚀,思想和行为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加之,有一部分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娇生惯养,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怕吃苦、上进心不强等不良的学习习惯。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棍棒教育不能使,苦口婆心的简单说教方式也较难奏效,于是,许多班主任老师产生了困惑,深感作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笔者总结多年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