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与台州区域产业对接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台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以及对接台州区域产业岗位分析,本文探寻了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对接的可能性,从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测;人才培养;台州区域产业;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48-03
  “十二五”期间,我国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居民对食品的消费将从生存型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食品消费多样化,将推动食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到2015年,我国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质量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保障安全和营养健康,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食品产业。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能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中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办学现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更强调毕业生能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与管理,这决定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需求尽量“零距离” 对接。因此,2000年以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模式仍处于模糊或尚未真正形成共识的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仍在延续原有的本科或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二是教学水平高且实践能力强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师缺乏,尤其在高职院校,引进能推动专业建设的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存在困难;三是至今仍未形成人才培养的行业规范和专业标准。在今后五年中,应大大提升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办学水平,通过高水平示范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建立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和师资水平,形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特色,为食品行业培养食品营养与检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台州市食品工业发展概况
  (一)现状分析
  台州农业在浙江省颇具优势与特色。台州是中国主要渔业产区之一,拥有辽阔富饶的东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鱼、小黄鱼等数十种经济鱼类及对虾、梭子蟹和大量的贝壳类海产品,渔业产量居浙江首位。温岭是我国重要的低值鱼加工基地,玉环是全国最大的甲壳素系列产品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台州市有果蔬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30多家。全市有494家食品企业取得QS证书。全市有各类检测机构89家,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家,省级质检中心8家。
  2008年,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启动农产品加工“631工程”,即在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茶叶加工、畜禽产品加工、粮油加工、竹林及草制品加工等六大主导行业中,选择确定6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发展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培育和推广水果、水产等农业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有待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农药残留标准等标准体系应进一步整合,不同行业间制定的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存在交叉矛盾。技术保障能力仍然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检测技术还比较落后,仪器设备配置不足,部分检验设备严重老化;尤其是基层检验机构和人员数量偏少,检测能力急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够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不完善。某些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自律意识不强,诚信缺失。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台州市食品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创新能力不强。主要问题有:一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乏,产品同质化严重,造成相互恶性竞争,在国际贸易中总体竞争能力弱。二是设备落后。国产设备存在能耗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足、卫生保障性差、自动化程度低、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短、成套性差等问题。如大型无菌冷灌装、柑橘汁加工关键设备、食品品质在线监测以及食品分析与检测设备等长期依赖进口。
  产业发展方式粗放 目前,台州市大部分农产品仍处于初级加工状态,深加工农产品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小企业生产粗放,资源加工转化率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如西兰花在台州市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约占全国25%和浙江省的50%,但当地没有一家西兰花深加工工厂,绝大部分仍处于“洗洗净、烘烘干、包个袋、装个箱”的初加工状态。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滞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台州教育事业发展较快。2011年,全市有国家级重点职校12、家级实训基地21个,成人高校在校学生29 697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8%。但是,台州的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见表1)。
  2010年,台州职业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以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初中以上各类学历人群比重均低于浙江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农、林、牧、渔业等以小学及以下文化为主,比重为66.80%。从职业看,企业负责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操作人员均以初中学历者居多,专业技术人员以大学专科学历者居多,农业劳动者学历最低。偏低的从业人员素质,意味着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存在着先天信息传递障碍,这种障碍在信息日趋重要的知识经济时代,将会导致企业竞争能力下滑,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招工难”、“招优秀员工难”的三重困境,食品企业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三)区域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分析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陆地区域发展 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滨海滩涂和深水养殖为重点,建成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种养殖和加工基地。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水果、茶叶、高山蔬菜、笋竹两用林、畜禽、水产等特色种养业及加工业。加速食品工业园区集聚,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南北协作”工程。深入推进临海东部区块、三门沿海工业城、仙居工业园区、天台工业园区以及白鹤基地等“南北协作”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双赢发展。   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提升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 食品工业以绿色化、安全化、经济性、精细化、方便化和美观化为发展导向,实施“优质、特色、绿色、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和使用先进加工技术及先进成套食品加工设备,推进食品企业现代化生产,将柑橘、枇杷和杨梅等特色水果产品、三黄鸡等特色畜产品、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重点扶持若干家绿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组建绿色食品产业集团。引进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大企业集团,探索“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复合经营模式。完善企业科技创新、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商品质量监管,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和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突出对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监管,确保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倡导新的维权理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规律和方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台州市食品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升级的智力保障。(1)加快食品安全检验、食品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机制创新,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服务平台。提高食品企业品牌创建和经营能力,鼓励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提升食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产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建设。(2)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快培育专业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广受社会欢迎的职业院校。培植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专业,形成与地方食品产业结构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加快建立运转顺畅的产学研体系,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食品产业的能力。加快以就业为导向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面向食品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对接台州区域产业岗位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资源和环境制约日趋凸显的新挑战,台州食品工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要素的作用。预计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管理人才将达到1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4.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17.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2.1万人。
  台州食品工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力培养农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检测、食品质量管理等急需的人才,以引领、支撑食品工业的发展。台州市四所高职院校中只有我院设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拥有较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较好的实训条件,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为食品企业培养紧缺的应用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一)食品质量检测岗位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不具备食品安全知识,不按标准生产,没有出厂检验能力。在利益趋动下,常常存在使用劣质原料、过期原料、不合理使用添加剂、用工业级原料替代食品级原料等现象。《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完善了食品召回制度,对食品标签有了更严格的规范,加强了食品准入制度。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程有食品感官评定、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理化检测技术和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等,为台州众多的食品企业和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培养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检测的高技能人才,使食品企业在原料、生产过程得到监控,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二)食品质量管理岗位
  食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只能销毁,不能销售,这是对消费者安全健康负责。因此,企业通过实施良好的操作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将食品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又能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食品专业学生通过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工厂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再经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的培训,为食品企业培养食品质量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使食品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受控,并且不断持续改进,将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食品生产技术岗位
  食品生产车间是食品企业的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参数的控制是企业的关键,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生存。因此,每个工序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尤为重要,尤其是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加工精深产品,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很高,需要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担当。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果蔬保鲜贮藏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与设备等课程,熟悉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食品加工原理、工艺过程、加工参数的控制。根据区域产业特点,重点突出特色果蔬贮藏保鲜加工技术、水产加工技术等,以满足本地食品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总之,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接轨,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完善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朱晓红.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
  [2]梁忠厚.林业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有效途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
  [3]孙芝杨,魏福华.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1).
  作者简介:
  陈江萍(1965—),女,浙江义乌人,硕士,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技术、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涡流澄清工艺是集微涡流混凝技术及浅池沉淀理论而提出的。通过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的除浊对比实验,考察了涡流澄清工艺对孔目湖湖水处理效果,得出了涡流澄清池优于网格澄
摘要: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体系,打破了以教为本的传统教学理念,在充分遵循职业能力为本、校企合作原则的情况下对软件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价值追求等进行了全面反思和全新定位。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实习实训;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31-02  200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
408UL仪器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灵活的应用软件为观测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它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为野外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讨论了408UL仪器在复杂地表地形施工中
李群河,刘旺,孙杰.TD-2型充电器电路分析.物探装备,2006,16(4):282-284YB7841爆炸机配备的是TD-2型充电器,该充电器采用脉宽调制型开关电源,电路较复杂,维修难度较大。本文给出了根据TD-2
以张涿高速公路岔河大桥为背景工程,针对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施工及使用阶段出现的桥梁开裂等病害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简支变连续合拢顺序、
Trimble5700GPS接收机是物探测量常用的仪器之一。本文介绍了Trimble5700GPS接收机的工作模式以及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常见故障,指出了分析故障的思路,针对接收机的版本不匹配、充电故障、TSC1控制器复位等故障给出了具体的排除方法。
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经出台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其中部分扶持政策如下:
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隧道穿越施工在确保桥梁现况设计荷载标准、桥梁安全及不中断运行的前提下,桥梁结构改造的思路与方法,其采用的土体注浆加固、增加桩基、现况桩基托换、桩基
追施叶面肥是蔬菜栽培中一种最常用且经济速效的施肥方法,即是将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直接喷施在作物叶片上,以弥补根系吸肥能力弱所造成的养分供应不足。大量应用表明,追施
(续2012年第9期23页)池塘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源水处理、养殖排放水处理、池塘水处理等方面。养殖用水和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养殖排放水必须经过净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