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创新模式与方法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ao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合唱是音乐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合唱教学,学生能够体验多声部的唱法,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观念,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新课程改革发展对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为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更多的收获,推进小学课堂合唱教学模式创新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工作目标。
  【关键词】小学课堂;合唱教学;创新模式;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55-0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学科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学更是如此,随着教师和学校对音乐教学给予更多关注的同时,小学音乐教学也在积极的转变教学模式和创新工作方法,以期为小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合唱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歌唱技巧,进行音乐审美,并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是当前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一、当前小学阶段合唱教学的基本现状
  探究小学阶段合唱教学的发展,应当从整体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当前,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小学正在积极地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与之前相比,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从整体的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小学音乐教育还是存在许多缺陷。
  尽管学校已经日益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但是还是存在许多其他学科侵占音乐课程的现象,也存在许多教师教学观念没有更新的现象。教师还认为音乐教育并不十分重要,导致有些其他学科教师会侵占学生的音乐课堂,还有许多音乐教师自身工作态度不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只追求教学进度,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也存在一些学生不重视音乐课程,不配合音乐教师进行学习的现象。许多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只专注于学习语文、数学类的学科,对于音乐,没有较多的兴趣,也就造成了音乐教师再进行教学时,学生并不能集中注意力,教师举行合唱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这就使得音乐学科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的能力都得不到锻炼。
  二、创新小学阶段合唱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积极影响
  首先,创新小学阶段合唱教学的模式,能够转变之前教学单一、模式化的现象,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通过创新合唱教学的方法,能够转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从传统的合唱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教师通过更加趣味性的教学法,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对合唱模式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对合唱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能够很好的参与合唱,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其次,能够充分的挖掘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推进因材施教。转变小学阶段合唱的教学模式,通过分声部的延长,能够让教师更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素质,了解学生的差异,把握学生的兴趣,根据这些因素,合理划分学生适合的声部,也就能够充分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动力,做到有效的因材施教,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演唱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有更多的配合演唱的机会,进而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之间进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发挥最大的潜力,共同推进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提升和音乐能力的综合发展。
  三、创新小学阶段合唱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首先,可以将游戏化教学方法融入到小学合唱教学当中。游戏化教学法是当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调动学生的合唱兴趣,帮助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组织具体的互动游戏,进行对歌,将同学们分成几组,一组同学发问,一组同学接歌。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進行游戏化教学,在进行扮演角色的游戏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表演,例如,可以让同学们模仿小动物,表现出小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这样做,在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演唱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歌曲,进行不同游戏情境的创设,注重给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时,不同组的同学有不同的演唱任务,在调动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有效锻炼学生的多声部思维。
  另外,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举例,推进学生演唱能力的提升。学生再练习正确的发声方法时,单一的指出哪一发声部位用力发生这样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学生很难从这样理论化的教学方法下得到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应当积极的举例,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在练习发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联系形象化,让学生体会哪一部位需要用力,需要用力到什么程度,通过这样形象、具体的方式,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能够充分的激发教学效果。
  最后,要注重让学生把握在合唱过程中的层次感。合唱是多声部的,层次感是整个合唱当中应当体现出来的特点。在合唱过程中,应当适当加入部分拟声词,增加合唱整体的层次感。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容进行歌唱情境的创设,根据内容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在加强整体音乐层次感的同时,又能够让学生通过演唱,体会到歌曲的情感,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易文静.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创新模式与方法探析[J].黄河之声,2019(04).04.092.
  [2]施云斌.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7(17):55-57.
  [3]王永鹏.小学课堂合唱教学实施方法探析[J].才智,2018(12):105.
其他文献
关于联绵词成因,现今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一种认为联绵词产生于原生态口语,并非在单音词基础上产生。而另一种意见认为联绵词产生于单纯词。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意见都有合理之处.但都
【摘 要】音乐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鼓励他们对音乐的探讨,唤醒他们的音乐创作细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育在实现上述教育目标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传统教育模式仍然限制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思维方式尚未完全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尚未得到有效转变,导致小学的音乐教育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本文反映和探索了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并使小学生对音乐课程更有学习热情。  【关键词】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62-01  社会领域的各类学校教育,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的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以及社会
二《招》(《招魂》《大招》)所招为屈原魂而非楚怀王魂(或其他楚王魂);二《招》为抒情言志之作,而非所谓实用的招魂辞;《招魂》以生活招,《大招》以政治图景招,《招魂》主要着眼于“己
张荫麟是近代著名史家,《中国史纲》是他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通史理论。他在通史撰述的意义、笔削的标准、用以组织史料的范畴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对后代产生了重要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中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大数据是我国当代社会大环境特征之一,所以各个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只有实施全方位的培养策略,才能保证实现学生的全方面能力提升。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入与推进,理论上可以应用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可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摘 要】新闻是当今快速传播信息的媒介,由于新闻的时效性和种类多元化的特点,以及在当代提倡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下,被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渐渐融入新闻的元素,也在实践当中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新闻;地理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69-01  引言  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但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中,节奏训练更是不可忽视。为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内心节奏感,并进行有效的节奏训练,我们进行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大力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以此借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生音乐感悟力、音乐表现力。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培养;节奏感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
俞正燮是我国清代著名学者,足迹遍天下,恒以编纂校勘为业,一生著述甚多,经他批较的书也有20多种。《癸巳类稿》、《癸巳存稿》是其代表性著作,学术界对二书评价很高,研究也很
《现代文学》以谦虚、开放的姿态积极介绍世界文学,遍尝一切新鲜的“异味”,尤其是对世界左翼文学潮流的介绍细致而深入。这也反映出了19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发展趋势。《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