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态度和情感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62-01
  社会领域的各类学校教育,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的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以及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条件,教师应结合有关实例,在因势利导中加以指导。
  在校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本人主要谈以下五个方面的体会:
  一、先对幼儿进行科学目标的培养
  要吸引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研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教学的重要和有趣;培养他们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的情感,珍惜自然资源,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科学内容和要求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鼓励他们大胆的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创造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科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爱美行为。
  三、艺术目标
  能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四、艺术内容与要求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五、指导要点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教师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关爱和保护幼儿的兴趣与爱好。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让他们享受日常成长的幸福过程。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每名幼儿有不同的经验、发展水平及学习方式。坚持鼓励、启发与诱导的正面教育,使他们在幼儿园生活获得快乐和自信。
其他文献
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系统的输出物,体现了公共权力机关的价值取向;廉租房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保障了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的住房需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可从宏观、中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口耳相传、单向传输的教育方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人对知识、技能以及学习途径的需求。信息时代,教育的内涵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因此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本文对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进行分析,对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创新表现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育的创新发展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关于联绵词成因,现今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一种认为联绵词产生于原生态口语,并非在单音词基础上产生。而另一种意见认为联绵词产生于单纯词。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意见都有合理之处.但都
【摘 要】音乐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鼓励他们对音乐的探讨,唤醒他们的音乐创作细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育在实现上述教育目标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传统教育模式仍然限制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思维方式尚未完全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尚未得到有效转变,导致小学的音乐教育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本文反映和探索了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并使小学生对音乐课程更有学习热情。  【关键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