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打造“湘莲”新高度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t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3日,湘潭县科技局召开会议,筹备组建湖南省第一家以湘莲为主体的战略联盟——湖南省湘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标志着素有“中国湘莲之乡”的湘潭县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高度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湘潭莲子从古至今都是湖南莲业的典型代表。在湘莲产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湘潭独特的气候,加上当地人对莲的挚爱与倾心耕作,所产的莲子品质优良,享誉国内外。1979年,湘潭县被国家外贸部选定为湘莲出口基地。
  目前,湘潭县湘莲标准化种植面积达6666公顷,湘莲及其深加工产品年产值20多亿元,占当地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湘莲一直是推动湘潭县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安排劳动力就业的支柱产业,至2010年,全县从事湘莲加工贸易企业达到21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4家,从业人员多达10万。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对湘莲产业的科技支撑力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良好结合。
  目前全县的主要产品有寸三莲和以寸三莲为亲本培育的芙蓉莲、太空莲。湘潭县白石铺镇所产的莲为有名的“寸三莲”,去壳后三粒连起来一寸长,故名“寸三莲”。 自1983年起,科研人员就潜心致力品种改良研究。经过9年努力,把“寸三莲”与福建建莲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湘莲新品种。1993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湘潭芙蓉莲”,亩产可达185公斤。芙蓉莲和太空莲在保持亲本产品优良特性的基础上,抗性、产量均有提高。龙头企业湖南粒粒珍湘莲有限公司在近二十年间,销售收入由几十万元增加到近2亿元,采取“公司 农民合作社 农户 市场”的经营模式,在发展生态种植并进行深加工的同时,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历史的积淀,让湘莲成了湘潭县的地理标志品牌,为保证湘莲这一特色产品的优良品质和信誉,2011年2月,湘潭市政府制定并实施《湘潭市湘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试行办法》,提高湘莲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湘莲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在保障湘莲质量、净化湘莲市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湘莲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湘潭县科技局科长周杨波告诉记者,每年6、7月,湘潭县各乡镇湘莲种植区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9月,采莲农忙热火朝天,怡人风光和丰收农活还能吸引省内外的游客参与采摘,一派热闹景象。优美的生态景观给湘莲产业带来了附加价值,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围绕湘莲产业的发展,湘潭县在全面提升湘莲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加强湘莲文化、旅游餐饮等领域的开发和利用,延伸产业链。
  2007年7月,湘潭县成功举行了首届“中国湘莲文化艺术节”,此举不仅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了湘莲文化、也扩大了湘莲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
  湘潭县高度重视对湘莲产业的科技支撑,以提高科技水平为出发点来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以湘莲产业建设为中心,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姻,建立湘莲深加工产学研开发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品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新产品开发等技术研究,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湘莲系列食品和保健品,研发与之配套的加工技术、设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经济效益。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将复杂的技术以标准的形式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
  据介绍,湘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后,将聚集湖南宏兴隆湘莲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粒粒珍湘莲有限公司等县内企业、合作社和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湘潭市科技局副局长周德光表示,湘潭县的湘莲企业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沟通协作,实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新突破,攻克技术难题,把湘莲产业打造成老百姓的幸福产业。
  近几年,湘潭县在湘莲科研上成果丰硕,突出体现在品种保护选育、绿色高产栽培、精深加工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在湘莲腐败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防控、优质湘莲生物育种与高产栽培、莲藕保鲜与商品化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全面提升了湘莲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此外,为实现科研产品成果转化,自2007年起,该县借“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东风,努力实现绿色湘莲高产栽培与深加工产业化。聘请大学教授和技术能人组成专家服务团队,通过选育提纯技术加强对“腐败病”的综合防控,同时加大产品深加工和拓展产品市场的力度,成功开发出了“湘莲月饼”、“湘莲粽子”、 “湘莲糕点”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达5亿元。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花石湘莲市场,云集500余户湘莲销售商,把湘莲销到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亚地区,为湘潭县赢得了“全国最大湘莲市场”的声誉。
  据介绍,湘潭县筹备组建的省级湘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主要从产业规划、基地建设、品牌打造三方面制定发展战略。
  在产业规划制定方面,湘潭县将以《现代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出台湘莲产业发展近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将湘莲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旅游经济相结合,构建以湘莲加工、销售、种植为内核,集餐饮业、休闲业、运输业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扩展融资渠道,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培育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畅通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构建联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鼓励企业走出国门,扩大湘莲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湖南粒粒珍湘莲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红辉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美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固定市场,并且正在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湘莲销售网络将以湖南为中心向全世界辐射。”
  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为扩大湘莲种植规模打下基础。实施资源保护,在保护原种的基础上加快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大力发展规模化湘莲种植基地,确保全县绿色湘莲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667公顷以上。
  粒粒珍湘莲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现代化湘莲产业园,目前,园区已经建成两栋深加工标准化厂房,将作为食品加工示范区、湘莲工程技术研究区和产学研实习基地。
  在湘莲品牌打造方面,以湘莲文化为基础进行系统的文化包装,实施大文化战略。打造湘潭县“天下莲乡”的独特品牌,办好以湘莲为主题的节会,以莲引商,以莲会友,以莲聚财,以莲兴县。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构建,突出“莲文化”精髓,形成“莲文化”特色,共同打造“湘莲文化品牌”。以“中国湘莲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加强湘莲协会与外界知名企业联系,将湘莲协会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性的行业组织。
  袁隆平院士曾寄语:“湘潭是中国湘莲之乡,做好湘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让湘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造福广大人民。”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湘莲产业不仅占据湘潭县农业经济半壁江山,还成了全国科技兴农的典型示范。不久的将来,湘潭县将成为全国莲子大本营,形成集种植、人才、技术、信息、集散的全国性大市场。※
其他文献
9月19日,中国科协发布了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首达6.2%,与2010年的3.27%相比大幅提升。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指出,5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5%的目标任务。
高速数字化病理学系统  成果简介: 高速数字化病理系统项目致力于设计和开发一套低成本,高通量的病理切片扫描系统以实现病理图像的数字化管理和诊断。在对市场上已有的同类产品进行调研和分析后,将重点解决一些限制该项目广泛市场化的因素,如提高扫描速度,降低产品成本、增强稳定性等。依托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的技术设备专长,将着重进行成像系统的改进以达到接近1分钟每张切片的扫描速度;进行针对病理图像存储和读取的软
人类直立行走并非一次完成  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的重要标志,但至今都没有发现古人类从四腿爬行到两腿立直这一过渡环节的化石证据。对此,德国森肯贝格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施伦克认为,也许古人类从爬行到直立经过了多次反复。  日前在奥地利科学院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施伦克提出了这一看法。远古时期热带雨林遍布整个非洲大陆,但2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出现沟壑,从700万年前开始向南部延伸,形成众多高山峡谷。地质
闹市不知春色处,散在荒园废墟中。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却是隐于闹市中鲜有的一片“荒园废墟”,这里与闹市近在咫尺,却没有闹市的灯红酒绿、热闹熙攘,有的只是僻静、冷清,以及一群潜心研究的“淘金人”。  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铜铅锌矿富足,但由于选矿指标不佳,回收利用率低,资源常常被浪费。湖南一批选矿专家正试图破解这一难题,2011年初,以陈代雄教授为首的“淘金人” 拉开了复杂铜铅锌共伴生金属资源综合利
因为爱好摄影,他从相机升降三角架中获得灵感,发明了便携式移动红绿灯,获得全国的技术革新奖;为促使民警在执勤中公正执法,同时收集和保留证据,他创造性地使用现场执法记录仪;车祸后保险公司的赔偿程序繁琐、时间长,车主或者受害人权益难以及时维护,他又率先启动交通事故快处快赔“……  今年48岁的张金汉自1980年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三等奖”、“全省公安五好所
英医生创医学奇迹为子宫内胎儿切除肿瘤    英国谢菲尔德市一家医院的医生日前实施了一场特殊的手术——为一名还在母亲子宫内的胎儿植入了导气管,随后将其接生出来,切除了位于胎儿颈部的肿瘤。目前这个男婴情况一切稳定。  这个幸运的小家伙名叫亚瑟·方丹,还在母亲肚子里时,他就被医生诊断出颈部长有一个橘子大小的肿瘤。据为亚瑟实施手术的杰索普医院的医生介绍,这个肿瘤的位置一旦被挤压就会压迫到亚瑟的气管,因此无
堵车也能致一氧化碳中毒  唐燕妮  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即使是堵车时产生的少量一氧化碳,也会扰乱人的心跳节奏,从而使人中毒,带来“致命伤害”。不过,他们也同时发现了一种相应的解毒药物。  我们知道,劣质煤燃烧、吸烟、汽车排放尾气是一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来源。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就将血液中的氧气挤出体内,使得人体缺氧,从而给人的生命带来危害。每年,英国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就有50多人
新技术的研究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当该技术公开后却面临着被他人不劳而获、免费使用的风险。专利保护是保护新技术、维护发明人权益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权,以取得一定期限内的法律保护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  但是,专利保护也存在其局限性,例如时间性和地域性。所以有观点认为比较理想的专利申请文件是既能获得授权又尽量少地披露技术内容,即专利说明书在满足专利法规定的授权条件下做出最
10月24日凌晨,被称作“小嫦娥”的探月三期飞行试验器入轨那一刻,坐在北京航天城飞行控制大厅总体主任设计师岗位上的席露华明白,自己的第四次探月征程开始了。  7年前,同样是在这一天,同樣是在这个大厅里,她作为中心总体计划和国际联网岗位负责人,参加了我国第一次绕月探测任务——嫦娥一号。如果从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立项算起,她从事嫦娥任务飞控工作已整整十年。  十年,对于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不过是
邓楚柏,湖南岳阳人,无害化垃圾处理方法的发明人。这位五十多岁的瘦削汉子,鼻梁两旁的眼角处竟突起了两个米粒大小的疙瘩。因为常年和垃圾打交道,可能是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两个疙瘩从无到有,越长越大。近30年来,伴随着各种肉体上的痛苦,邓楚柏的垃圾研究之路也从窄到宽,越走越顺。    从“门外汉”到“专家”    “我当时就只有一个概念,把这些有害的东西变成一种产品。”  邓楚柏与垃圾处理结缘纯粹出于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