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将自养兰花送给北京各大公园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人以兰花比喻君子,清香高雅,不随流俗,不得志者尤以爱兰表达不向权贵低首的傲世品格。另据载:朱总司令将兰花送出时,还说过:“兰花不是资产阶级花!”
  朱总司令有一项喜好,就是酷爱养兰花。
  近查《朱德年谱》,书中即有关于他喜爱兰花的记载:1963年元旦,朱德在广东视察华南植物园,专门观看了兰花圃。他对植物园负责人说:不要小看兰花,兰花可以出口,要广种兰花,多赚外汇。1964年1月7日,他在南京视察中山植物园,赠给植物园四本兰花谱,并在《四川的兰蕙——我的艺术生活》这本书上,题写了“养好兰花”四字。
  我想,朱总司令说到兰花可以出口赚外汇,这只是讲兰花的经济价值。实际上,朱总司令生性喜爱兰花。他本人就在家门口养了许多盆兰花。
  暮春时节,朱总司令住的楼前,即搭起凉棚,支起花架,每个架子上一层层摆放着花盆,花盆里栽着各个品种的兰花。凉棚披挂着竹帘,通过竹帘筛下阳光,这使棚子下面通风,还有点阴凉。一盆盆兰花,既能见到阳光,又不曝晒。他经常在院内散步,赏兰。我们机关工作人员,工间休息时也去朱老总家门前看看兰花。
  我看到原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写过一篇文章,文章说:“朱老总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嗜好是种兰。听说他早期在滇军中就酷爱兰花;革命胜利后,他年纪也大了,这便成了他的一种高尚的志趣。”朱总司令说:“兰花的生性是高洁、倔强的。它讨厌浓肥大水,讨厌狎昵拨弄,讨厌喧嚣烟尘的纠缠。所以它的香味清雅幽远,无与伦比,古人称它为‘香祖’、‘王者之香’。”
  但过了几年,情况有了变化。1964年,我下放到北京市郊区顺义县劳动,并参加“四清”运动。夏末,回到中南海时,原先每年看到的朱总司令楼前的花架子怎么不见了呢?后来听说,毛主席有指示,对养花种草有所批评,大意谓:养花莳草,是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情调。水静所写的文章中也写到此事:“‘文革’前夕,中央办公厅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向全党发了一个通知,大意是养鸟种花,玩物丧志,是一种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现,云云。于是朱老总把几千盆名贵兰花,一盆不留地给了北京各大公园。有的还送给了外省的有关单位。这充分说明了朱老总的坚强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他时时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处处以身作则。不过,我们听了之后,为此深深惋惜,硬让他与朝夕相处的兰花分手,他心里一定不是滋味。”从上下文看,这些情况是作者亲自听朱老总说的。作者感慨地说:“我觉得,朱老总种兰花,既是一种业余爱好,也是一种健身活动,无论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有益无害、无可指摘的。”
  关于毛主席批评养花的指示,我记得“文革”中流传的毛主席语录本上,好像有这样的记载。我想查找毛主席当年这个指示的准确版本,但现在找寻起来相当困难。幸而,我遇到我们所图书馆的张秀清同志,请她帮助。她很快在所图书馆书库中帮我找到一份“内部本”,确有这样的文件。
  中国古人以兰花比喻君子,清香高雅,不随流俗,不得志者尤以爱兰表达不向权贵低首的傲世品格。另据载:朱总司令将兰花送出时,还说过:“兰花不是资产阶级花!”
  邢大军据《炎黄子孙》曾景忠/文整理
其他文献
这张照片,是作者(第三排左二)与分别四十多年的小学同学和老师于201P年3月在北京重逢时的合影。  我们这一群在1960年困难时期入学的发小,本应于1966年毕业,却因“文革”影响.直到1968年才升入中学。而刚刚读到初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就作为六九届毕业生,被“连锅端”地发配到黑龙江或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只有极少数人留京分配到工厂工作。  光阴荏苒,一别数十载。已届花甲的我,时常会想起儿
期刊
《新萧十一郎》在北京卫视开播,改编自古龙小说,严屹宽饰演的萧十一郎清新俊逸的外表和创新的表演方式收获众多观众的肯定和称赞。  严屹宽:让自己变得平和  严屹宽,提到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陌生,但是一说“严宽”,是不是就迅速在脑海中反应出一张俊俏的脸庞。因为外表出众,严宽曾与钟汉良、乔振宇、霍建华被封为“天涯(著名的社交网站)四美”。但不同于其他“三美”的大红大紫,严宽在2016年才迎来“霸屏年”,六七
期刊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眼下,苹果公司正在跟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进行一场广受关注的对抗。他们发生对抗的原因是,FBI要求苹果解锁一部iPhone手机,而苹果以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为由,死活也不愿意。这部手机型号为iPhone 5c,原本属于一名叫赛义德.法鲁克的犯罪嫌疑人。去年12月,美国加州圣伯纳迪诺市发生一起枪击案件,赛义德和自己的妻子持枪血洗同事举办的节日聚会,杀死了14人,两人也在警察突袭
期刊
为了庆祝女儿出生,狂捐450亿美元的扎克伯格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如此有本事又热心慈善,人家父母到底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呢?  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平时总是穿一件灰色短袖T恤,他解释说:“我买了很多件一模一样的灰色短袖T,我想让我的生活尽可能变得简单,不用为做太多决定而费神。因为选择穿什么或者早餐吃什么这些小事都会耗费精力,我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些事上,这样我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更好地为社会服
期刊
闫妮似乎没有什么避讳的话题,也不吝啬剖析自己。她会说:“像我这种本来就生活得不太现实的人,在不同的角色中游走,对正在经历的是梦还是真实的生活,有时是恍惚的。”她也会主动提及曾经的那段婚姻,坦白自己出走的理由。她是个爱情理想主义者,在“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态度异常坚决同。她说:“爱情永远是最具吸引力的。我忍不了味如嚼蜡般的婚姻,更不会向生活屈服。”你会晾讶于在闫妮的身上
期刊
张德馨教授是浙江嘉兴人,其父张印通是当地知名的教育家。抗战期间,年仅七岁的小德馨眼见父亲誓死不当亡国奴,带领学生辗转迁移,到浙南山区坚持战时办学。打那时起,教育救国就成了张教授的志向。建国初期他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了浙江大学。看到国家的计算机事业起步不久,人才奇缺,他即改专业进入这一全新领域,迎接教学、科研的新挑战。如今他成就卓然,并且桃李满天下。
期刊
我还在公立医院服务时,曾有一次去妇产科病房做麻醉访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进门,一屋子的家属都一个接着一个的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只剩下产妇的老公。等我做完所有的访视程序,并填好访视单要离开时,他突然叫住了我:“侯医师,请留步。”我停了下来,以为他还有问题。没想到这位先生直接拿出一个红包,要往我的白大褂口袋里塞。  “一点小小的意思,请多照顾一下我的太太。”一看到红包,我立刻拿出来还给他。我说:“我在医
期刊
李安永远记得父亲教他写毛笔字,“写字要回锋,走到尽头时要回来,要圆润才完整、好看”。1954年10月23日,台湾屏东潮州,时任花莲师专校长的李升家里,新添了一个大胖小子。按照老辈人的说法,这个孩子属马,其命纳音为砂中金命,流年纳音为长流水。金水相生,运势不错,但琐碎,劳碌。  此时是李升到达台湾的第四个年头,这是他的第三个孩子,另外的一儿一女不得不留在老家江西省德安县乌石门村,一同留下的还有他教育
期刊
让高大上的3D打印技术“爱”上中国煎饼的,正是两位清华高才生。他们放弃高薪工作去卖煎饼,2015年底获得徐小平千万投资,并将这种“高科技小吃”卖遍全球,年赚千万,堪称中国第一“煎饼侠”。  创业狂想,做一台煎饼打印机  吴一黎今年34岁,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曾先后供职于著名的甲骨文和IBM公司。妻子刘佳雪也是清华毕业的硕士,年薪50万元。但在外企的高压工作,带给吴一黎丰厚收入的同时,也让吴一
期刊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开启了红旗下的科研和育人生涯。多年以后,有人向彭桓武这样问道:“当年您已在英国学术界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地位,为何还要选择回国?”彭桓武回答:“你应该问为什么不回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彭桓武,作为中国理论物理学、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奠基人之一,他在固体和统计物理、原子核物理和加速器理论以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理论等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