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方式的改进探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稳定提高,博物馆作为展示及存放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其陈列方式的严谨性及科学性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文章就基于以上因素,以红河州博物馆为例,探讨了红河州博物馆开设的展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以此促进红河州博物馆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改进;红河州博物馆
  博物馆是陈列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为满足大众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需求、推动地区间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下,观众对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认清当前陈列展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陈列展览工作进行完善与优化。
  1 博物馆陈列概述
  博物馆展品陈列出现于19世纪中叶,主要指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群众观览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方式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改革,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博物馆陈列的实物性、科学性及艺术性,以更好地满足参观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如此,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应认清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对参观者文化欣赏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对博物馆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提升其陈列展览的观赏价值,并以此进一步巩固与夯实博物馆在社会精神文化建设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同时,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陈展方式不仅无法满足观众的实际参观需求,更难以充分发挥出博物馆自身社会教育功能。因此,从一定角度上来说,现阶段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更要突出一定的艺术文化特征,从而完整地传递历史文化信息,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2 红河州博物馆陈列展览存在的问题
  2.1 红河州博物馆发展现状
  红河州博物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是当地唯一一所州级综合性地方博物馆。红河州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举办了不同类型、内容丰富的展览活动。红河州博物馆作为宣传及弘扬红河州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与精心指导。就目前来看,红河州博物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举办的展览活动及社会服务活动对推动地区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红河州博物馆展厅分为三层:一层为序厅,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对红河州文化及博物馆内部结构进行综合概述;二层为民族文化展厅,展品以红河州地区民族服饰及生产生活用具为主;三层为历史文化展厅,以文物藏品为主,主要展现红河州地区文化特征及历史文化的变迁。具体而言,自2005年红河州博物馆陈列展览以来,三楼展厅在陈列方式上的整改幅度较小,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改进。因此,为充分发挥出红河州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宣传红河州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建议对三楼历史文化展厅从内容、展线以及各项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引进先进的设备器材,并在确保陈列展览方式能够充分展现红河州文化特征的前提下,为文物展品创造出更为优质的保管条件。
  2.2 红河州博物馆陈列展览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红河州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教育基地、文化基地,对当地的精神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在陈列展览方式上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有些展品的陈列方式存在局限性
  红河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当地每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是其自身文化的产物。但在对民族服饰等展品进行展览时,红河州博物馆采用了裸露展示的方式。这种陈列方式对服装的保存造成了严重不利的影响。具体来说,红河州哈尼族奕车服饰背后嵌有精美的银饰,但由于这些银饰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其表面出现了氧化现象,导致部分银饰表面发黑失去光泽,大大影响了展品的观赏性。
  2.2.2 展览设计缺乏针对性
  在红河州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中,还存在着展览设计缺乏针对性的问题。举例来说,汉代文物董辅王印体积较小,在实际展览的过程中与同时期的文物铜佣灯相距较远,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这样不仅无法提升参观者对印章的兴趣,更使观众难以了解到印章和铜佣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观众无法充分了解到两件展品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
  2.2.3 缺少现代化技术
  由于红河州博物馆在建馆初期的经费及展厅设计等因素,导致红河州博物馆现阶段依然还未引进现代化的声、光、电及虚拟数字技术,这严重滞后了红河州博物馆自身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2.4 陈列缺乏互动性
  在现阶段的红河州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文物展品多以文化遗产年代为线索排列,仅仅在文物藏品旁配以名称、年代、出土地、藏品编号等说明文字。这种陈列方式难以激发出参观者的兴趣,而且这种被动式地接受文物信息、缺乏参与性的展览方式也大大降低了参观者的满意度。
  3 红河州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改进措施
  为切实改进红河州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从转变陈列展览观念和设计理念入手,认清当前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形势和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创新设计思想,突出红河州博物馆展览的功能性与趣味性,为红河州博物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注入新的活力。
  3.1 转变服饰陈展方式
  相关人员应深入了解红河州地区各民族每套服饰的材质及制作工艺,并找寻出更为适宜的服饰陈展方式。同时,在原有裸露展示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的服饰展示柜,严格控制展示柜内温度及湿度,以切实保证服饰类展品不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3.2 深挖展品文化主体
  相关人员要深挖文物内涵,突出主题性,明确主题思想和主题范围,找出陈列的目标,拟定陈列的主题。例如,在改进陶瓷器展厅的过程中,可突出红河州特有的建水紫陶,通过展览展现出建水紫陶“无釉磨光、阴刻阳填、残贴镶嵌”的工艺特征,充分突显红河州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
  3.3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
  积极借鉴其他博物馆的先进经验,在经费满足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引进先进技术,如声、光、电、沙盘、模型、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只有充分合理应用这些数字技术,才能改变红河州博物馆展览乏善可陈、无吸引力的弊端,让参观者在实际参观过程中对展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同时,所引进的先进技术也应包括温度及湿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给文物展品提供最好的保管条件。
  3.4 提升陈展互动性
  转变原有陈展观念,打破陈旧的陈列方式,积极策划动态陈列,可在原有基础上开发一些可供参观者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动手项目,向参观者更加形象、直观地传播红河州地区文化知识。同时,也可配置多媒体演示设备,将红河州地区重要的、有趣的知识点制作成视频滚动播放,丰富观众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文物的认识。
  4 结语
  总而言之,红河州博物馆的陈展人员在展览策划设计时,要最大化地突显出展品自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价值,从而帮助红河州博物馆塑造出更具有历史感与文化感的氛围。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陈列展览的服务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现阶段红河州博物馆应将当前的工作重点放在对陈列展览的进一步优化上,将以观众为核心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改进工作中,转变原有的展览重心,切实提升参观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绚丽.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J].中国博物馆,2015(2).
  [2]陆建松.博物馆展示需要更新和突破的几个理念[J].东南文化,2014(3).
  [3]周婧景.具身認知理论:深化博物馆展览阐释的新探索——以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17(2).
  [4]杨志强.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地域文化之重要性探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5]孙艳萍.国内博物馆常用陈列方法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许昌市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部分文物所反映的内容与胡汉战争、丝绸之路有关。尤其是自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原王朝对外政治联系、通商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反映了中华文化在中国人宽容理念中与异域文化不断交流、互鉴,在发展中形成了强大的融合力,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关键词:胡汉战争;丝绸之路;中华文化;融合力  在许昌市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部分文物所反映的内容与胡汉战争、丝绸
期刊
摘 要:最美人间四月天的浪漫春景带给历代文人墨客以无穷的诗意。在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笔下,也不乏对春的摹写。在她的绘画题材中,人体、花卉、自画像作品都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其实她也极爱描绘春景,并赋予了特别的内涵。在安徽博物院收藏的4000余件作品中,有潘玉良的《春之歌》系列画作,并在油画和彩墨中皆有涉猎。她为何如此爱作春之主题?画作背后的意蕴和内涵是什么?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春之歌
期刊
摘 要:“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油画展览于2013年3月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此次共展出英国300年间的80幅油画珍品。作品所折射出的西方油画艺术技巧的成熟和艺术观念的变化与表达,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视觉盛宴。文章以此次展览展出的英国代表性油画作品为例,根据当时英国的环境特点和创作者的创作习惯,对英国18—20世纪油画作品的色彩和创作特色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英国油画;博物馆;展览;赏析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博物馆馆际之间的巡展交流日益频繁,这对博物馆巡展的展陈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据自身展厅条件继承与发展巡展的个性与特色,是一个困扰博物馆展陈设计人员的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设计;巡展;地域风格元素;织物图案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宗旨就是借助视觉和形象的手段来传播有关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见证物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因此,从根本上说,陈列展览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展览客观地向观众传播
期刊
摘 要:杨柳枝观音是中国本土常见的观音变相之一,以手持杨柳枝和净瓶为基本标志。文章主要探讨铜像形制的杨柳枝观音立像的起源,及其自北朝诞生,隋代过渡成型,盛唐达到高潮,至晚唐走向衰灭各个阶段在风格和铸造工艺方面的演变历程。  关键词:杨柳枝观音铜像;风格;工艺;演变  “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1]《西游记》中白衣飘飘、手持杨柳枝、遍洒甘露的观音形象深入人心,是当下中国人对观世音菩萨最普
期刊
摘 要: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保存有较多的近代古建筑。文章以惠宇楼修缮工程为切入点,阐述了惠宇楼的修缮方案,探讨了惠宇楼各部位具体的修缮方法。  关键词:近代;古建筑;修缮;惠宇楼;重庆  重庆市于1891年开埠以后,西方建筑形式开始逐步传播开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建筑理念开始和重庆本土建筑特色结合,兴建了大量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中国西部科学院惠宇楼就是其中的代表。因其丰富的历史价值
期刊
摘 要:何碧溪(1907—1984)与洪三和、南陀并称“广东舞美三杰”,何碧溪曾任广州东山区政协委员、广东省舞台美术学会会长等职。2017年,首都博物馆曾举办“护行天下——华侨护照展”,这是首次以华侨护照作为展品举办的专题展览。在一百余件展品中有三件文物与何碧溪先生有关,这三件珍贵的民国证件是何碧溪先生生平的三段剪影,也是变乱年代华侨生活的写照。  关键词:何碧溪;民国证件;华侨  何碧溪先生是广
期刊
2016年8月首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甘肃省敦煌召开。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这一国际文化博览会落地甘肃,是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崭新契机,也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大事和喜事。博览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以丝绸之路精神为纽带,以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以实现民心相通为目标,着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国家级文化博览会,成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越发重视,博物馆文创产业迅速发展。国内许多博物馆纷纷围绕自己的馆藏产品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销售,故宫博物院的不少文创产品更是一直热销。但这些成功事例都是从大型博物馆的角度出发的,对中小型博物馆来说并不一定适合。因此,文章以桂林博物馆为研究對象,以其文创产品销售发展现状为参考,尝试着提出几点针对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的想法。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品
期刊
摘 要:图像题跋主要是以人物画像、刻像、雕像和塑像作品和相关活动为题材而创作的诗文作品,属广义题画文学范畴。虽自南朝时期尤其是宋代就陆续有人以屈原及其作品创作图画作品,但就图像题跋整理研究而言,却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文章仅以具有贬谪文化范式意义的宋人《屈原像》、元张渥《楚屈原像》、明末陈洪绶《屈子行吟图》、清代《屈原遗像》,以及现当代傅抱石《屈子行吟图》、朱乃正《国魂·屈原颂》六幅屈原画像传播为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