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杂交种金岛1号是由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以JD864为母本,以JD877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审定编号:鹗审玉[2007]014号。几年来,经湖北恩施州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年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已成为当地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其制种关键技术如下:
一、选地、隔离、整地、施肥
1.选地
制种田最好选择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盐碱较轻,制种面积集中连片,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块。
2.隔离
空间隔离应在300m以上,在隔离区内严禁种植其他玉米。
3.整地
秋整地采取隔年翻地、年年耙压,春整地要注意适时、早整、细整,保足底墒。
4.施肥
为了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必须有足够的肥料作基础。一般底肥需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kg/亩,口肥用二氨8~10kg/亩,另增施5kg/亩,施口肥时注意种肥隔离,以防烧种。追施尿素25~30 kg/亩,最好以两次施入,第一次在拔节期,施总施肥量1/4~1/3,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施余下部分。追肥要注意增施鳞钾肥。
二、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1.播种期
当土壤5~10cm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有墒抢墒、无墒抗旱,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在辽西地区最佳播种期正常年份为4月15~4月25日。
2.确定行比
父母本行比1:5为宜。
3.错期播种
先播亩本JD864,待3d再播一期父本JD8778,待4d播二期父本(一期父本占父本总量的2/3)。
4.合理密植
母本3500株/亩为宜,即行距50cm,株距36 cm;父本3300株/亩为宜,即行距50cm,株距40cm。
三、田间管理
1.去杂去劣
播前选种,剔除杂粒、病粒、小瘪粒,留健康、整齐、典型一致的籽粒;5叶期定苗时根据父母本芽鞘色、叶色、叶形等苗期的特征特性,对母本行去大小,留中等典型一致的壮苗,对父本行去掉特征不一致的杂株,保留典型一致的大中小苗,以延长花期;拔节起除杂,拔除植株高大粗壮,叶片肥厚与父母本特征不一致的杂株、变异株;在母本抽雄前,要把杂株干净、彻底的全部去掉;在收获期要按品种 穗形、大小、籽粒颜色、粒型、穗轴色等特征除去杂穗。
2.花期预测与调节
(1)花期预测:尽管按花期预测调整了父母本的播种期,但因父母本的生育条件不同,双亲对气候条件的反映程度不同,还会造成父母本花期失调,所以必须进行花期预测,掌握双亲的生育进程,以求花期相遇良好,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和质量。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花期预测:
叶片观察法:在制种田里,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情况设计个点(点数依据面积大小而定),每点选有代表性的父母本各10株,从苗期开始,随着植株生长,在第5、10、15片叶上涂上铅油作标记,观察双亲叶片数。由于现在都采用了含苞带叶去雄技术(带1~2叶),因此,通常以父本未长出叶比母本多1片叶作为花期相遇良好的标志。
幼穗观察法:拔节期过后,选有代表性植株,细心拨开外部叶片,观察幼穗的大小,若母本幼穗比父本幼穗大1/4~1/3,则花期相遇良好。
(2)花期调节:拔节前,对于生育偏晚的亲本采取偏肥、偏水,增加产趟次数,促进快速生产;拔节后(13~17叶),对于生育偏晚的亲本采取20mg/kg赤霉素或增产灵喷洒叶片或灌心叶方法促进生育;开花期,可采取母本早了剪花丝,母本晚了剪苞叶的方法,协调花期。
3.及时防治病虫害
采取种子包衣,可防治苗期地上地下害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应往玉米心中投3911颗粒剂治玉米螟虫;父本抽出雄穗后,应及时防治蚜虫,常用药剂:40%氧化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数。
4.摸苞带叶,超前去雄
去雄必须做到“及时、干净、彻底”。即母本还有1~2片叶未抽出时,将此叶连同雄穗一同抽出,母本行中的三类苗和地头两边的小苗可带2~3片叶连同雄穗拔出,将抽下的雄穗就地掩埋或带出隔离区以外处理,应做到大苗雌雄不见面、三类苗不见苞、田间不见蓼,杜绝自花授粉,确保种子纯度。
5.人工辅助授粉
在母本吐丝盛期,父本盛花期,上午10~11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能够增加授粉机会,提高母本的结实率,提高制种产量。
6.及时割除父本
当母本授粉期结束后10d要及时割除父本,果穗带出田外,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机械混杂,防止父本再利用,提高种子质量,同时可以节水、节肥、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母本植株养分吸收,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能,母本光合作用效率高,种穗灌浆充足,粒重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
7.扒皮晾晒,适时收获
在种子田收获前7~10d站杆扒苞叶,以果穗全部裸露为宜,促进早降水,待籽粒坚硬且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基部形成黑色层,表明种子已成熟,应适时收获。收获,要注意及早将种子降到安全水分,防止种子机械混杂、受冻、霉变,确保种子纯度和发芽率。
一、选地、隔离、整地、施肥
1.选地
制种田最好选择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盐碱较轻,制种面积集中连片,旱能灌,涝能排的地块。
2.隔离
空间隔离应在300m以上,在隔离区内严禁种植其他玉米。
3.整地
秋整地采取隔年翻地、年年耙压,春整地要注意适时、早整、细整,保足底墒。
4.施肥
为了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必须有足够的肥料作基础。一般底肥需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kg/亩,口肥用二氨8~10kg/亩,另增施5kg/亩,施口肥时注意种肥隔离,以防烧种。追施尿素25~30 kg/亩,最好以两次施入,第一次在拔节期,施总施肥量1/4~1/3,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施余下部分。追肥要注意增施鳞钾肥。
二、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1.播种期
当土壤5~10cm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有墒抢墒、无墒抗旱,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在辽西地区最佳播种期正常年份为4月15~4月25日。
2.确定行比
父母本行比1:5为宜。
3.错期播种
先播亩本JD864,待3d再播一期父本JD8778,待4d播二期父本(一期父本占父本总量的2/3)。
4.合理密植
母本3500株/亩为宜,即行距50cm,株距36 cm;父本3300株/亩为宜,即行距50cm,株距40cm。
三、田间管理
1.去杂去劣
播前选种,剔除杂粒、病粒、小瘪粒,留健康、整齐、典型一致的籽粒;5叶期定苗时根据父母本芽鞘色、叶色、叶形等苗期的特征特性,对母本行去大小,留中等典型一致的壮苗,对父本行去掉特征不一致的杂株,保留典型一致的大中小苗,以延长花期;拔节起除杂,拔除植株高大粗壮,叶片肥厚与父母本特征不一致的杂株、变异株;在母本抽雄前,要把杂株干净、彻底的全部去掉;在收获期要按品种 穗形、大小、籽粒颜色、粒型、穗轴色等特征除去杂穗。
2.花期预测与调节
(1)花期预测:尽管按花期预测调整了父母本的播种期,但因父母本的生育条件不同,双亲对气候条件的反映程度不同,还会造成父母本花期失调,所以必须进行花期预测,掌握双亲的生育进程,以求花期相遇良好,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和质量。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花期预测:
叶片观察法:在制种田里,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情况设计个点(点数依据面积大小而定),每点选有代表性的父母本各10株,从苗期开始,随着植株生长,在第5、10、15片叶上涂上铅油作标记,观察双亲叶片数。由于现在都采用了含苞带叶去雄技术(带1~2叶),因此,通常以父本未长出叶比母本多1片叶作为花期相遇良好的标志。
幼穗观察法:拔节期过后,选有代表性植株,细心拨开外部叶片,观察幼穗的大小,若母本幼穗比父本幼穗大1/4~1/3,则花期相遇良好。
(2)花期调节:拔节前,对于生育偏晚的亲本采取偏肥、偏水,增加产趟次数,促进快速生产;拔节后(13~17叶),对于生育偏晚的亲本采取20mg/kg赤霉素或增产灵喷洒叶片或灌心叶方法促进生育;开花期,可采取母本早了剪花丝,母本晚了剪苞叶的方法,协调花期。
3.及时防治病虫害
采取种子包衣,可防治苗期地上地下害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应往玉米心中投3911颗粒剂治玉米螟虫;父本抽出雄穗后,应及时防治蚜虫,常用药剂:40%氧化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数。
4.摸苞带叶,超前去雄
去雄必须做到“及时、干净、彻底”。即母本还有1~2片叶未抽出时,将此叶连同雄穗一同抽出,母本行中的三类苗和地头两边的小苗可带2~3片叶连同雄穗拔出,将抽下的雄穗就地掩埋或带出隔离区以外处理,应做到大苗雌雄不见面、三类苗不见苞、田间不见蓼,杜绝自花授粉,确保种子纯度。
5.人工辅助授粉
在母本吐丝盛期,父本盛花期,上午10~11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能够增加授粉机会,提高母本的结实率,提高制种产量。
6.及时割除父本
当母本授粉期结束后10d要及时割除父本,果穗带出田外,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机械混杂,防止父本再利用,提高种子质量,同时可以节水、节肥、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母本植株养分吸收,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能,母本光合作用效率高,种穗灌浆充足,粒重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
7.扒皮晾晒,适时收获
在种子田收获前7~10d站杆扒苞叶,以果穗全部裸露为宜,促进早降水,待籽粒坚硬且呈现本品种固有色泽、基部形成黑色层,表明种子已成熟,应适时收获。收获,要注意及早将种子降到安全水分,防止种子机械混杂、受冻、霉变,确保种子纯度和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