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分的影响——Ⅰ.对粒重、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5种玉米胚乳突变基因(o_2,su_1,sh_2,bt_2,wx)及其互作对籽粒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影响,并观察了蛋白质组分在突变体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型相比,o_2,su_1,sh_2,bt_2单突变体和各种双突变体均不同程度降低百粒重和增加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中,醇溶蛋白含量严重降低,其它组分含量相应增加。籽粒发育过程中突变体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是:盐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早期含量较高,后期持续下降;醇溶蛋白早期含量较低,后期上升缓慢;谷蛋白后期增加量较多。研究分析了各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成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掌握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是中职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但是,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职校的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很多教师感叹道: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面对这些基础和素质相对比较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目前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现代计算机技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期刊
职中计算机教学如何定位,事实上就是职中计算机课程如何设置,因为课程的设置决定了教学的定位。不少计算机教师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不论看法如何,在一浪接一浪的计算机热后,人们终于懂得了冷静、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在理智与热情之间的平衡。  大家争论的焦点是:职中计算机专业要不要开设计算机语言课,如C语言;要不要讲授计算机最底层的技术原理,如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数据结构、算法等。如果开,应该
期刊
用X射线衍射、倾动晶体选区电子衍射等方法,配合衍射强度的系数计算,研究了Cu—18.4at℅Zn—13.5at℅Al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结构,证实了它是单斜晶体的18R型,点阵参数为a=0.445nm、b=0.5
研究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中一个与记忆衰减有关的现象,即所谓错误记忆现象,该现象发生时所产生的形变与原始变形的方向相同。X射线衍射、高温金相动态观察及电阻分析表明,
一、问题的背景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法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而不是评教师上课演技的优劣。鉴于此,本人认为应从学生的学习状
期刊
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为了能很好地适应这些要求,我们的教师不光要能“授受知识”,还应能够“启迪智慧”,最终达到“润泽生命”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