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与托吡酯单药治疗初诊儿童癫痫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re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卡马西平与托吡酯单药治疗初诊儿童癫痫的效果。

方法

选择100例初诊儿童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托吡酯单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对照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40例,中度不良反应8例,重度不良反应2例;观察组出现轻度反应44例,中度不良反应6例,重度不良反应0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卡马西平与托吡酯单药治疗初诊儿童癫痫患儿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托吡酯单药效果优于卡马西平,且托吡酯单药的安全性高于卡马西平,但都需适量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手术的50例患者为囊肿组,输卵管梗阻所致的不孕患者50例为梗阻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结果囊肿组AMH水平为(0.99±0.33)ng/ml,梗阻组为(1.60±0.21)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血清AM
目的比较调Q开关激光与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92例门诊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激光治疗组和果酸治疗组,每组46例,分别给予调Q开关激光治疗和果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调Q开关激光组总有效率为56.52%,果酸组总有效率为58.7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202,P=0.646)。结论调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与果酸治疗相比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Th1/Th2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腹部手术患者64例,依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开始10 min内,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5 min(T3)、拔管2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以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与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每晚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治疗组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疗程6个月。每例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空腹静脉血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
目的比较持续声门下吸引(CASS)与间断声门下吸引(IASS)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CASS组、IASS组及对照组,每组120例,记录并比较各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导管气囊上分泌物引流量、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IASS组、CASS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7%、34.2%比62.5%, P均<0.0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甲状腺癌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评估,并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中淋巴结呈现血流丰富、融合、边界模糊、L/S<2、皮质增厚等征象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淋巴结节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肋骨隐匿性骨折疑似患者90例,经数字X线摄影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分别采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RP)、最大密度投影(MIP)四种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图像重建后,共计发现肋骨骨折132处,包括16处完全线性骨折,1
目的通过对临床科室使用成分血情况进行分析,积极推行以成分血品种、血型按一定比例备血,提高备血计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指导临床科室制定输血方案,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回顾性收集2 500例患者使用4 695 U成分血的相关资料,对其所输成分血品种及血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临床科室实际工作中使用成分血品种及血型的分布情况。结果共使用红细胞1 915 U,占40.8%;血浆2 780 U,
目的研究观察痛点阻滞联合膝关节短期制动对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关节疼痛、运动功能的改变效果。方法收集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77例,依据患者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治疗A组39例,采取痛点阻滞联合膝关节短期制动方式治疗,治疗B组38例,仅进行常规用药联合局部热敷物理疗法处置。结合VAS疼痛评分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关节痛改善情况,应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观察膝关节运动功能状况,对比治疗效
目的评价不同深度隐裂牙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隐裂牙患者根据牙裂纹分为A组(Ⅰ度)、B组(Ⅱ度)和C组(Ⅲ度),每组20例,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发生率、手术成功率。结果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10%,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均高于C组(分别为25%、7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管治疗前对隐裂牙患者进行分类,确定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