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还没有死……”,这是汶川地震中一个感人的画面,央视直播中,主持人帮助在卧龙工作的丈夫联系到他妻子时,妻子泣不成声地说出了这句话,“他还没有死”这句话,没有人把它当作什么“黑色幽默”。如果不是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中,我们对这句话可能发生异议,是希望丈夫死吗?显然不是,一个牵挂丈夫的妻子,对这个喜讯到来的惊喜,我们都听明白了她所表达的意思,由此可见,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总目标这样规定:“中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须能力……是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中学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这个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能力,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倾听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只有听懂对方的话,才能理解对方表达什么,才可以和对方交流,所有交际要从听话开始,听是说的基础,只有在听懂话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然而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听话能力呢?
  一、听懂对方说话的重音
  重音实际上就是对方要表达的意图,明白这一点,对方说的话就好理解了,如:我说你偷了我的钱。简单的八个字却有六种意思,看说话人的重音在什么字上:A.重音在“我”上,则就有强调“谁”说的意思;B.重音在“说”上就表明我“干什么”了;C.重音在“你”上,就强调是“谁”偷钱的;D.重音在“偷”上就表明你“干了什么”;E.重音在第二个“我”上,就有强调偷的是“谁”的钱的意思;F.重音在“钱”上就说明你偷了“什么”。不同的重音有不同的意思,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听出重音。这样一句话的意思就好理解了。因此,一句话书面表达,让人会产生多种歧义,但口语表达就不一样了,可以根据说话的重音来判断他说的内容,所以学会听说话重音是关键了。
  二、要理解说话人的说话环境
  理解了说话人的说话环境便于我们理解他的说话内容。如文开头,在日常生活中“他还没有死……”很显然,是希望他死,甚至有恨他怎么不死的意思。然而在地震中,一个妻子说出这样的话,是对丈夫活着的惊喜,高兴,特定的语境要特定地理解,这样才能听明白一句话的意思。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说话人的说话环境都能像这个例子那样容易理解的,要多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多观察生活才好理解具体的说话环境。所以要想明白具体的说话环境,就要从日常生活中多积累生活经验,走到生活中去,真正体验生活,才可以在听话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差错。
  三、注意说话人的身份
  只有注意说话人的身份,才能使我们听明白他要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汶川地震中,我们的总理,站在废墟上,佝偻着背拣起学生的一只鞋子,又看到学生遗失的书包,此刻他是一位老人,还是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爱民如子的总理,他用沙哑而有震撼力的声音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努力”。这是一个共和国的总理发出的号召,这感人肺腑的话语,让世人对共和国的领导人刮目相看,也让所有华人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因为那是一个国家对其人民的承诺,怎么能不使我们动容呢?“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一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起了钢筋水泥,用死救出自己的孩子的母亲临终的遗言,我们怎么能不动容?“让我再去救一个……”这是人民子弟兵的呼声,在余震来临时发出的吼声,“加油中国!加油四川!”5月19日下午天安门广场回荡了四个小时的话语,国人的空前团结,震撼人心呀,国家领导人的话,母亲的话,子弟兵的话,中国十三亿老百姓的话,我们都能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不同身份的人的话都能表达出一个心声,让我们听明白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呀!不同身份的人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血浓于水的情感。
  四、注意说话的场合
  “难言之隐”这个词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所以就有了含蓄,含糊,听话要注意说话人的场合,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话适合什么场合,场合在听话中很重要。
  又如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试题: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这是一道别具匠心的口语交际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听”的能力,要理解言外之意,解答这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意思。不用武器,意味着不要战争,要和平。可这样回答:“和平”应成为今后政治对话的主旋律。(或“和平对话,远离战争”;“要和平,不要战争”)所以要注意说话人所处的场合很重要。这样就便于理解说话者的意思了。
  五、听话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听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说:“听他怎么说。”反而常常告诫我们自己:“看他怎么说。”所以在听话的同时,我们要多用心考虑,如:有一次,一个新闻记者访问了两个摊贩,记者问:“如果政府把大家集中起来,你愿意接受政府的安排吗?”甲摊贩回答:“政府早该这么做,我们也不愿意这样流动啊,很辛苦的。”乙摊贩答道:“很好呀,只要有合理的地方,我一定去。”甲乙两人的话含义很深,甲摊贩丝毫没有承诺什么,他在抱怨政府步调太慢,像这样一类的事情早该做了,怎么拖到现在?他又坦诚自己喜欢安定下来,不愿意一辈子流动,然而情非得已,不得不流动时候他还是要流动的,看政府怎样安排,能不能真的让他安定,否则他会继续流动的。乙摊贩说得更妙,政府要有合理的地方,他才肯去。如果将来依然流动,责任在政府不在他。表面看甲乙二人似乎拥护政策,但实际上,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我们常说:“赶快去看,看他怎么说。”
  另外,《增广贤文》还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当然还有一种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者是对交情不深的人而言,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当然,要话到嘴边留三分了。后者专指对交情很深,关系密切的人而言,既然亲如一家就不要有所隐瞒。所以听话人要时刻明白自己与说话人的关系,这样即使对方说话留七分也能听明白了。
  总之,要想使中学语文教学真正走进生活,体现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人,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要让他们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能把握对方说话的要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得体的回答,说话得体、简明、连贯,就要走进生活中去,因为“生活就是学语文的大课堂”。
  (作者单位 河南省栾川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那么如何抓好教学的管理,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我们的主抓业务的领导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年来我一直主抓学校的教学工作,根据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并在深入学习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探索并实施了“2、3、1教学管理模式”,即“完善两种体系,建立三个系统,强化一种意识”。   一、完善两种体系   1.完善全员参与教学管理的人本体系。 抓
摘 要:生命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基本要务之一,但在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面临着多项难题。从教学系统设计角度看,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一致性,在授课目标方面具有相似性,在授课内容方面拥有相通性。在探讨和分析了如何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提供了相关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生命化;生命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
摘 要: 殷健灵的心灵成长小说《纸人》深受读者青睐,她笔下的少女形象丰满生动,秋子这一充满成长疼痛的少女形象便是典型代表。殷健灵在作品中细致展现了秋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身心的疼痛以及疼痛中的蜕变成长,为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少年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丰富的成长经验。  关键词:殷健灵 成长疼痛 少女形象  加斯东·巴拉什说过:“童年深藏在我们的心中,仍在我心中,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它是一种心灵状态。”a殷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實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无时不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阐释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梳理了阐释学思想的历时演变并对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阐释学思想进行了评论。本文认为,对文本的阐释应该区分文本类型,注意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需要思考跨文化语境中的阐释复杂性问题。  关键词:阐释学 伽达默尔 文本类型 意识形态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阐释学是关于人类的理解行为的探索。《哲学小词典》对阐释学的定义:“诠释学(即阐释学,笔者加)是一种历史的理
看起来很严肃的东西,未必经得起推敲。   有个地方整治办理群众投诉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搞了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就是一个很严肃的说法,带有特事特办的意思,态度上就不同于寻常,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寻常的做法,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专班。   正常的社会治理机制,原本是无须“工作专班”的。经常要用工作专班来做事,可见正常的治理机制不敷使用。工作专班作为一种不寻常的措施,渐渐而成为一种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的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些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信息应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所迫,在教育领域中,一方面,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知
摘 要: 作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中蕴含着丰富而多元的审美观念,“病态美”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分析“病态美”在塑造人物内在精神、表现人物至真至情和揭示全书悲剧主旨三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 病态美 《庄子》 悲剧  “病态美”作为一种审美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病西施”就是这种审美观念的典型代表。到了唐宋时期,“病态美”的人
摘 要:萧红和林海音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才女作家,虽然二人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但就《呼兰河传》和《城南旧事》两部作品来说,皆描写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印象,并以儿童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具有自传色彩。文章试图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解读,更加深入地了解萧红和林海音作品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呼兰河传》 《城南旧事》 故乡 记忆 自传色彩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
文史哲不分家,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性道理。讲好历史,就得像易中天那样用文学家的语言、哲学家的思维解剖历史事件,分析其发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造成的结果,研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作为我们引以借鉴的典型经验或反面教训。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的思维形式,广泛直用于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之中,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的历史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