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479786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
  二、师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完美实现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基于以上观点,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要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要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三、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强发展;教师不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個性,督促其自我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不再是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让学生走出校门,感受社会和整个教育的文化。可以说,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观是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积累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的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发展各种能力。教师应时时刻刻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训练,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的目的。
  四、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这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才能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期刊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领略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然而一部分老师没有正确认识朗读的功能和作用。朗读教学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朗读的作用,努力优化朗读教学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朗读训练 重视    《新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语文的默读以及
期刊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它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符合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动手动手动脑,开发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给学生创造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激发学习动机,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自己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包括动手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形成语文基础的重要环节。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论文通过结合中外作文教学经验对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实践分析,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作文 理论指导 教学实践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语
期刊
摘 要:搞好科学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农村小学和城里的學校相比就会显得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没有少年宫或科学馆等科学展馆,这些因素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的高效开展。但农村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注重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农村的地理优势,是优化科学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 资源 优化 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
期刊
唱歌本身是一门艺术,然而多年的音乐教学使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所学歌曲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有明显的走调、忘词、吐字不清晰、歌声缺乏气息的支持等现象。究其原因:他们并不十分喜欢上音乐课,有的在课上则经常走神。如何让所有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则是艺术的艺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虽然他们的经历少,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愿望,也有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那么,如何让这些学生尽情歌唱?在歌唱教学中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圍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规范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但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定势,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因此,学生会永远体会不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将其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并按照“问题情境——数学建模——解释与应用”的模式,使学生意识到在他
期刊
当前,变革课堂教学观念,挖掘课堂教学潜力,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认为,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入手去探讨课堂潜力的开发,是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一条捷径。  一、更新观念是良好师生情感互动的前提。  有调查显示,现时期小学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仍然盛行。课堂中的交往仍多为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交往,即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交往、教师与少数学生个体的交往,方式大
期刊
小学科技活动课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活动类课程之一。小学科技活动课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科技意识、创造意识,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管理自我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途径。科技活动课有别于学科类课程,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参与的主体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和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