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的选材之道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z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生活性; 趣味性; 代表性;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02-001
  材料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必要条件,但因条件限制造成的材料不充分、针对性不强、结构性不足、组织不合理、出示和运用欠缜密等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去优化实验材料结构,既要体现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形成完整形象,进而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一、生活性
  调查发现,材料的选择脱离学生的生活,既会分散学生探究的注意力,又可能会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如在一次评课活动中,课题是《溶解》,有一个教师提前半天为学生准备食盐、高锰酸钾等十多种实验物品,逐一分包、标上号码,最后还要准备标上号码的试管和水。一切准备就绪,学生来上课了,教师向学生逐一介绍纸包中的物品名称、性质,说到小苏打时教师虽然费了一番口舌,然而学生依旧表情漠然,因为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结果可想而知。而另一个教师做溶解实验的物品都是教师和学生从家里或学校里搜集的,都是他们熟悉的,连菜油、醋之类也进了课堂,每人还带了水杯。这些带有生活性的材料,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好心地剥夺学生的权力,独立完成搜集材料的任务,而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实验材料。因为收集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
  二、趣味性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
  在探究型教学中,教师对材料进行设计和加工,增加在形式上的趣味性,学生在接触材料时,便能使他们探究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增强在内容上的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那些富有童趣的、更容易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材料。
  如《观察水的特点》一课,考虑到水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事物,如果我们直接把一杯水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科学观察方法来概括出水的特征,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浓,势必会影响探究的效率。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适度设置一点悬念:用干净的深色瓶子把要观察的水“包装”起来,让学生对瓶中的液体感到神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可以这样设计:先依次出示酸奶、油、雪碧、可乐这些学生熟悉的液体,让他们很容易根据包装认出来,然后出示装在深色啤酒瓶里的纯净水,这时有的学生说是啤酒,但马上就引来了其他学生质疑,是酒?是醋?是酱油?是油?还是水?学生们争论不休,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瓶不明物质上。学生迫切地需要去研究它!这样就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卷入”到了科学探究中。
  只有保持探究的欲望,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走向高效。
  三、代表性
  科学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材料大多是具有普遍性的,不一定能满足每一个实验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实验材料,更多地根据实验教学活动的需要选择和使用。
  一次随堂听课,课题是《一杯水的观察》,新教师采用的是这样的设计方案:圆形透明塑料杯5个、方形透明塑料盒1个、木筷5支、一瓶浑水和一瓶清水。对于小学生来讲,很难想象出5支筷子有什么用,只好把它扔在水里看它像船一样地漂。实际上,作为新教师,他在上课前,可以把材料给其他教师看一下,看他们能否在短时间内看出它们的结构。如果成人都不能看出,就肯定不能给孩子们做了。事后了解这位教师的原意是用筷子放在水中反映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这明显偏离了本科的探究主题,难免导致在这位老师再三提醒大家“看看桌上准备的材料”后,孩子们仍然一意孤行地要研究筷子会不会在水里沉下去、水的用处等问题,结果可想而知。
  作为教师,应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看待所提供的材料是否会影响到课堂中的学习。上述案例中为学生提供的筷子明显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思维逻辑,因此,材料应尽量避免引起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行为,提供的材料要立足提示科学概念,体现探究材料的引导性和暗示性。
  四、艺术性
  材料的运用也很有学问。劳伦斯说过,准备好最精炼的上课材料,并且思考材料出示的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在课堂这个认识的环境里,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他们的认识就不会产生。而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组具有典型结构的材料,他们就会对材料产生兴趣,那么这些材料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在琢磨材料与材料之间会存在什么关系的时候,认识就产生了。
  章鼎儿老师《液体之间的溶解》一课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他事先准备好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液体,在讲清了实验的相关步骤与注意事项后,将三种颜色的液体同时发给了学生,期望让学生通过不同颜色液体的勾兑和不同量的勾兑,观察会出现哪些不同的颜色的液体。章老师满以为学生会很理性地勾兑,但事实是,学生们把三种颜色的液体全混在一起了。他们一直在不停地勾兑,只注意倒液体,却忘了量的多少并及时停下来观察。第二次上课,章老师没有把三种颜色的液体一起发下去,而是先发两种颜色的液体,让学生操作完并汇报后,再发另一种颜色的液体。结果学生都能按教师的设想进行操作、观察,课堂走向了理想的境界。这就是控制材料的艺术!一样的材料,一起发放就混浊一团,分开发放则精彩纷呈。材料出示的时机、次序、步骤,材料的位置、发放、控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探索的课题。
  教师在选材上的做法反映了教师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师应以一个平等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学生探究活动的前后,让每一个学生经历探究历程,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陈华彬,梁玲编著.小学科学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
  [4]郁波主编.科学教师参考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5]卫光平主编.科学课,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出版
  [6]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三~六年级)
其他文献
基于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提出一种针对机组降功率过程中汽机旁路系统蒸汽阀反馈波动的紧急干预方案,该方案能够保证机组降功率及停机解列按照计划及外部要求顺利
介绍了原地破碎浸出爆破粒度控制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功能、特点和开发环境.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内容全面、功能较强、信息量大,在实践中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高职会计专业推广和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校企合作,开展双主体育人,还可为学生就业实践及自主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指导。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能推动和促进
介绍了在高层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坑围护系统拆除爆破工程中,采用预先埋设炮孔的方法取代传统的钻眼法,并对预先埋设炮孔法的工艺流程以及施工中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智能车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基于视觉的车辆检测与识别技术是智能车辆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国内外路面车辆检测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根据检测的不同方法,以视觉传感器为主,从特征和运动的角度论述目标检测的方法;从模板、外观和分类的角度论述目标识别的方法。介绍立体视觉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对智能车辆障碍物检测和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自1995年开课以来,思维科学与智慧增殖这门课程已经在北京理工大学开设十余年。二千多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并从中受益。与十几年前相比,今天的社会形势、教学环境、学生素质都有
太阳光在大气层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就形成了包含重要导航信息的大气偏振模式,很多昆虫能够利用大气偏振模式来获取罗盘方向。根据昆虫检测天空偏振光和译码偏振信息
思维素质,包括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两个主要部分。2000年2月15日,《光明日报》刊载了张晨的《关注思维素质的培育》一文,此处摘录了原文的第三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时代、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是当代各行业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挑战,传统媒体的
卡尔·威特,生于18世纪中期,生卒年不详,是19世纪德国一个名叫洛赫的小村庄的一个牧师。虽然卡尔·威特只是一个牧师,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他还是颇有心得。本文对卡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