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给我哀和乐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七八年底,我收到从上海某大学寄来的“平反说明”和三十余万字的“罪证材料”。我静心翻阅着这些材料,准备看后付之一炬,发现最有意思的是我的“语录”:有的从日记本上挖下来贴在材料纸上,有的是“专案组”整理的。上面画满了圈圈点点,条条杠杠,眉批尾批,不知象个什么怪物。应该谢谢那些精心制作的人们,竟象孔夫子的学生为他编辑《论语》那样,甚至还要详尽,对我的“微言大义”解释得何等“透彻”!“语录”的题目其实叫“反动言论汇编”,按照当时的编排体式,分成“恶毒攻击”“疯狂反对”“猖狂炮打”“无耻宣扬”等几大类。我撇开“前言”和“第一部分”,直接翻到“第二部分”,即“利用杂感,疯狂反党反社会主义”。这部分的按语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些杂感,奇就奇在以革命的名义说出了反革命的心声,奇就奇在一个二十一岁的小爬虫竟有那样多的封、资、修黑货。他借古讽今,含沙射影……。”
  是呀,无名小卒,竟敢对林彪、江青这样的大人物有不恭之词;“甜水里泡大的”人,偏偏要借古讽今,这确实不好理解!读到这按语,我也会心地笑了。“编者”的提问,把我不愿触及的往事赶到我的心头……
  “文化革命”爆发了,一个远没成熟的青年大学生,自然要求自己在政治上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在那“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日子里,我也曾以“小将”的身份监督“反动学术权威”“劳动改造”,在那“一个夜晚用一万张大字报盖满校园”的“攻势”中,我也曾挥笔写了三、五张,无非是跟大家一起批“教授治校”、“高教六十条”。谁料到,在批判中,我的头脑里杀出了一支新军,一支逆潮流而动的新军,一支由弱变强的新军。当时姚文元的“两评”(评《海瑞罢官》、评“三家村”)是批判文章的“典范”,大批判“战士”言必称姚文,都说他如何“击中要害”。我象看射击的人一样,事后总要去看一看靶子才放心,于是借来“供批判用”的《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不看犹可,一看可就思想动摇了。我本是一个只爱分数而不读杂文的“标准”学生,不多久却身不由己地成了如姚文元所说的“三家村”的“赞赏者和追随者”。有什么可批呀?那些知识丰富、寓意深刻、短小泼辣、趣味横生而又击中时弊的作品,讲出了我的心里话,尤其是被姚文元竭力诅咒的《伟大的空话》《堵塞不如开导》诸篇,更引起我强烈的共鸣。我这个来自农村的青年,看到过农村不少怪事,尤其是一九五八年的“共产风”中,强迫命令,打人骂人斗人,强行拆掉民房,毁坏农家锅灶;瞎指挥,深耕一文五,密植“无名寸”;吹大牛,亩产一万五;搞平调,连我们这些三尺稚童也调到异乡“修公园”,“筑水库”,晚上一片喊爹叫娘的啼哭声;以至后来三年困难时期“勒紧裤带”过日子……这些阴暗面使我百思不得其解,而三家村独具慧眼,象显微镜一样“也照秽水,也看脓汁”,娓娓而谈,痛下针砭,启发我思考许多问题。随着“文革”的“深入发展”,各种古怪现象展示在我眼前:卓著功勋的老前辈斗的斗,死的死;政治骗子平步青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处武斗、流血、死人;停工停产停课,全国混乱,恐怖,交通瘫痪……这算什么革命呀?于是我经常嘲讽林彪“成绩最大最大最大”的说教,时而说它不合文法,时而说它自欺欺人。
  “革命”使我想不通,我决心研究一下“政治”了。我把《燕山夜话》介绍的东林党的那副对联抄下来贴在床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吗?姚文元之流不会抡起那根“金棍子”把你打成“反革命”吗?我可没意识到这危险。一个清白的新中国的青年,难道竟会进入罗网?
  校园内,乱七八糟,只有大字报在寒风中象纸钱一样到处飞滚。我成了众人非议的“逍遥派”,专门读书,主要读杂文,也读历史,目的仍在读通古代杂文。古代《邵公谏厉王弭谤》《邹忌讽齐王纳谏》《庄辛说楚庄王》《说难》《狱中上梁王书》《刺世疾邪赋》《原毁》《原谤》《读“司马法”》等风格不同锋芒锐利的杂文,让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痈疽,也联想到封建专制的亡灵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显圣”。杂文使我空泛的头脑充实了,我能有理有据地嘲笑乱世,讥刺奸臣,议论时局,述说民情,不仅溢于言表,还写成随感。这就是后来所谓“白纸黑字,铁证如山”。
  然而,不知世故的年轻人,你太天真了,岂不知“天有不测风云”?一九六八年的“春风桃李花开日”,一个深夜,几条壮汉把我叫醒,带进了“隔离室”。一个盖了大红印章的什么证在我眼前一晃,宣告我已不属于“人民”了。一个月以后,审查完毕,我就和那些被自己监督过的年过花甲或年逾古稀的知名教授关到了一个“牛棚”里。“不给新生反革命分子半点自由”,“文攻武卫”的头头这样说。每天只能在凶神恶煞的“鹰眼”下行动,连唱《东方红》的自由也没有,据说是不许玷污这神圣的歌;连唱《国际歌》的自由也没有,因为里面有“这是最后的斗争”这样带煽动性的词句;唱“样板戏”也不够资格,有一次我极低地哼了几句杨子荣的“战斗在敌人心脏”,就挨了一通狠斗。于是只剩下有严格限制的读书的“自由”了:马、列、毛和鲁迅的书都可以读。读毛主席的书只带耳朵就行了,因为常有人来厉声朗读。尤其是《南京政府向何处去?》《敦促杜幸明投降书》那两篇威震敌胆之文,每逢抓出一个“新”的“反革命”,校园里就要用高音喇叭连播几遍。
  我暗自庆幸,好在鲁迅先生三十多年前就离开了这变故多端的人世,不然,碰上这“史无前例”的年代,也会变为牛鬼蛇神而使我们少一种读物的。
  我从来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来钻研鲁迅杂文,这一回,搭帮历史赐予我特殊的生活处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虽无“大任”降临,却逼我读书。我有时一天只读一篇,甚至一小段,读原文,翻注释,参考其他章节,读了多想,甚至一小时两小时地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下真的办得到。觉得读通了,我便把重点用各种符号标明,然后抄录下来。体会是不能写的,要写,也只准写“读了某文,又认识到某罪”。但鲁迅何尝叫我认罪啊?标符号,作记录,都只有读者的在囚之心与作者的在天之灵相契合,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卫兵”们也无从抓着把柄。牛棚一年,我读了五百多篇鲁迅杂文,作了十五万字的记录。
  鲁迅说:“我疑心吃苦的人们中,或不免有看了我的文章,受了刺戟,于是挺出而革命的青年。”这话足见他有知人之明。鲁迅杂文以深邃的思想给我以活下去的勇气,给我以看世事的眼力,给我以光明必胜的信念,它那意味深长的典故,巧妙神奇的比喻,发人深省的幽默,尖锐辛辣的讽刺,不仅激励我的斗志,而且“给人愉快和休息”,使我坚韧地“磨”过了这人生最黑暗的一年。
  记得读的第一篇是鲁迅控诉三·一八惨案的《纪念刘和珍君》。我也是三月十八日被关起来的,痛感当今的惨案算得上“前无古人”。我亲见: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头颅着地,被倒拖数里而死,满脸稚气的学生跳楼殒命、脑浆进裂……死了,还被诬为“戴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物伤其类”,这血肉模糊的惨象甚至使我闪出一个念头:就在一瞬间结束自己的苦痛罢,免得再在人家的棍棒、手掌、吼斥声中丧尽自己的人格。可是,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换来“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的盖棺论定。鲁迅给了我一付镇静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呀,我应置身于人民的沃土中不去“升天”,为人民活着,宁可有朝一日在战场上焚身,也不能不明不白地一死了之,来给几条恶狗助威。
  其实,人生多难,在社会动乱时并不奇怪。鲁迅说,走人生的长途最容易遇到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其二是“穷途”。他勉励我们遇到歧路“不哭也不返”,如果遇见老虎,即使万不得已而被虎吃,也不妨先咬它一口;遇到穷途,“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这一段警辟的人生哲理如同神矢一样射到了我的心坎上。鲁迅走的“歧路”和“穷途”,其实是从敌人的重围中为革命者“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我自然不能以此类比,但是,无论遭遇如何,要自信并未走入歧路或穷途,照自己的路走下去,象鲁迅希望青年的那样:“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样来将“无声的中国”变成“有声的中国”。要这样,就要勇敢地活下去,千万不能相信“谁不投降就叫谁灭亡”的恫吓。试想一想,如果连我这样平凡如草芥的人也要“灭亡”,全国不知该灭亡几千万?那几个英雄未必有这样大的能耐!沙滩上未必能垒起偌大一个监狱!
  注定灭亡的倒正是“英雄”们自己,因为他们逆乎民意,是腐朽黑暗的化身,是靠阴谋手段发迹、登台的“暴发户”。这种识别力是《夜颂》等篇教给我的。依实而论,我原先对那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仅有一种不理解。可那个“司令部”硬要把我推到对立面,认为我犯了“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可恶罪”。既然如此,平常的“不理解”就升华为难解的“敌意”,我便拿起鲁迅当年用过的那面照妖镜看暗夜中的“鬼气”:原来“超然、混然、恍然、勃然、粲然的文章”,掩盖着“乞怜、讨好、撒谎、骗人、吹牛、捣鬼”的丑行;“金盖”下面遮掩着“人肉酱缸”,“雪花膏”下敷盖着“鬼脸”。我虽然很少知道那帮风云人物的丑史,但看他们为自己、为同伙涂脂抹粉“最高最高”的劲头,看他们摆人肉筵席的“最大最大”的场面,便知他们不是美人善人,而是丑鬼、厉鬼。他们是政客,是市侩,是赌棍,是骗子,是吹牛家,是豺狼,是美女蛇,是刽子手。相形之下,我原先的“炮打”就显得非常软弱无力了。
  然而他们毕竟是黑暗中的动物,黑暗不会长久,他们也不会长久。光明一定要代替黑暗,“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读到这里,我如同在黑夜的迷途看见一点笑着跳着的灯火,如同在严酷的冰雪中看见一朵耀眼的红梅,如同在萧瑟的枯草中看见几丝鹅黄的萌芽。这就是希望。于是我在笔记的最后一页,用扩大的字体记下了:“不远总有一个大时代要来到!”
  十年浩劫中,消磨了我二十岁到三十岁这段黄金时代,我有过狂热,有过冷气,有过泪水,有过失望;然而我也有过怒火,有过静定,有过深思,有过毅力:这关键是因为我有着良师益友,就是那些精辟、深刻,锋利如投枪匕首的杂文。今天,我更爱杂文。读了《螃蟹及其他》《鬣狗的风格》《想起了娄阿鼠》这些十分精彩的杂文后,真觉痛快淋漓,道尽心中无限事。
  愿杂文这朵带刺的玫瑰花开得更旺吧!
其他文献
我最初认识其芳,大约是在一九三二年。他当时已经用“何其芳”这个名字在《现代》上发表诗作,为世所知了。他比我晚一年从上海到北平,时在一九三○年。他进清华大学才半年,因毕业证书出问题被除名。次年秋季改上原是同时录取的北京大学。他当时告诉我,他曾经学过《新月》派写诗,只是从没有给我看过。我直到前几年才从《诗刊》编辑部交我辨认的其芳寄给他一位朋友的几首早年诗作中见到他当时所写的诗,确有《新月》派诗风。  
上海有位魏绍昌君,独好他人少顾之学,不赶热门。此君用心近代文学掌故,多年来辑有近代文学资料若干部,向为世人所里,有功字术。近得《石挥谈艺录》一书(上海文艺版),亦魏君所辑。石挥之名,当年威震南北艺坛,然而知其台上丰姿者多,知其台下能理论并通译事者少。石挥笔下常发他人所不能言,其艺事成就自有其根基也。《石挥谈艺录》一书不出自艺海影坛,而由局外人魏君成全,实亦发人感慨。岂魏君多事乎,抑艺海中少此多事者
2015年11月16日总第301期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当时海内外媒体云集新加坡,《环球人物》特派记者也从现场发回了报道。5年一晃而过,两岸关系也发生了新变化。今天,我们回望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再看看近几年两岸面临的复杂严峻挑战,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但历史终将证明:无
《读书》一九八五年第三期载姜云生同志《“我们认为……”》一文,批评一些论著自称“我们”而署名者却只有一人的现象,问道:“只要言之成理,单数的‘我’与猜不透单复数的‘我们’有何不同?!”  其实,二者的不同倒的确是存在的。其差异并不象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樣:作者用复数乃是在“自壮声势”。恰恰相反,用“我们”实较用“我”语气为谦。倘为“我们”的这个用法寻“根”,其源乃在西方:在英美人看来,一篇文章,如果老
近读邓云乡《鲁迅与北京风土》,几不释手,颇有饱食一顿美餐之感。我觉得,从事文学艺术的同志,尤其是年轻的同志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或许有些人认为这些细微琐碎之物不足挂齿,但是谁又敢担保自己就不在这上面出漏洞闹笑话呢?略举一例,某画报的一幅连环画上,一八九八年的前门箭楼竟与当代的箭楼别无二致。殊不知,当时正阳门瓮城还与箭楼相接,而东西两面的三角形水泥装饰则是一九一三年重修箭楼时才添加上去的。进而想到:我们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画家介绍丛书》是一套二十开本的小画册。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西欧艺术家及其作品介绍甚少。不必说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等有识之士向中国美术界译介的书刊多么稀如珍宝了;就是解放后,也由于偏重古典主义和俄国巡回画派的介绍,使巴比松画派以后的西欧诸流派遭到冷遇。诚然,古典主义大师们有过历史贡献;巡回画派用当时较先进的思想和纯熟的写实技巧,在十九世纪艺术史上达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但
朱东润先生从三十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传记文学的研究、著述和教学。先后发表了《中国传叙文学底进展》、《传叙文学之前途》、《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述论》、《传叙文学与人性》以及《八代传叙文学述论》等论著,出版了《张居正大传》、《王守仁传》、《陆游传》、《梅尧臣传》等五六部作品。他取得了累累硕果,开拓了传记文学的新局面,真不愧是位“斩伐荆棘”的传记文学大家。六十年代初期,我听过朱先生的传记文学专题课。他那寓庄
我和颉刚都是苏州人,但不是同学,圣陶则两兼之。我俩虽不同学,但我的心头却早已深深地打上了他的印象。当时苏州有四个小学,有时一起开会,我见到他学校里,有个学生在黑板上作作文测验,由来宾临时出题,而此人在黑板上用粉笔作文,写得很快,好象默写宿构,一些也不停顿。我奇其才,后来听人家说,这即是顾涌坤——当时颉刚的学名。后来我在《新潮》中读到颉刚的文章,常是一气读完,不作停顿。此后再在《古史辨》第一册读他写
《光明日报》副刊《文学遗产》第五九一期(一九八三年六月十四日)上有一篇《花蕊夫人宫词作者是谁?》,署名樊一。里边说:  《宫词》百首,历代相传均谓后蜀花蕊夫人作。直到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之《唐诗选注》(一九八二年修订本)和中华书局《文史知识》一九八二年第十期《唐代的马戏》一文等仍持此说。可是,早在六十年代初,《辞海》(未定稿)便曾说《宫词》的作者非是后蜀花蕊夫人,而是前蜀花蕊夫人即小
近年出版了好几部值得注意的现代诗歌总集,其中《九叶集》和《倾盖集》是我所特别重视的。这不但因为诗人们各自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所表达的特定时代感打动了我的心灵,而且是因为他们的成就同时引起了我对于诗歌发展史上一些问题的思考。《九叶集》的诗人们早在四十年代就在新诗的表现方式上作了非常可贵的尝试,他们的确显示了一些为前此新诗苑中所无的特色;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特色似乎没有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发展,以至于几十